心理咨询案例 | 文静与士明,当理想与现实冲突
很多朋友都好奇文静与士明是谁,通过这个心理咨询案例,想必大家会对up主、文静、士明都有进一步的了解。考虑到隐私,up主就用杰克这个假名,咨询师是我的心理学老师,我也非常感谢老师在大学期间对我的帮助!

杰克:老师,这是我的一个心病,所以我想跟你聊聊——我喜欢上我自己创造出来的虚拟人物。她是我初中的时候创造出来的,女神的形象在我高中的时候发展完善。我感觉我现在完全离不开她和他,感觉他和她对我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女神是外人看来是一个沉稳可靠、美丽、负责、出类拔萃、天生丽质、冰雪聪明、善解人意的完美女孩。她的弟弟则是个帅气、才华横溢的梦幻男孩,但患有自闭症,与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人脱节。只能和姐姐接触交流。所以我为虚拟人物投入这么多,我还算是正常人么?
咨询师:也就是说目前你创造出来两个虚拟的人物,他们对你有哪些影响呢?能具体说说吗?
杰克:女神是我最早创造出来的角色。我初中很不合群,不喜欢团体活动。女神是在那个时期创造出来。我把最好的美貌和品德都给予了她,但女神和她的弟弟是孤儿,两人相依为命。后来我开始慢慢不断去完善这个角色,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却乐此不疲。
咨询师:女神的存在只有你知道?也只有你才能和她交流?
杰克:高中虽然和同学们相处很好,可我觉得他们都不了解我。只有女神了解我,也只有我了解女神。有些关系和我极好的朋友知道我有内心创造了一个伊娃,但也就只是知道我心中有这个虚拟的人而已。
咨询师:那你觉得现在她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杰克:影响就是老是控制不住想她,有时候会干预我做事,比如上课不自觉走神,八成就是想女神了。女神的名字叫苏文静,她的弟弟叫苏士明。
咨询师:她会和你对话么?
杰克:对话是指?
咨询师:就是说和女神对话是你想出来的?还是你只是在模拟你和女神两个人的交流?
杰克:老师的对话是指女神有独立意识么?
咨询师:那倒不是,就是你们平时沟通的方式和内容都是你设计出来的?
杰克:虽然不想承认,但我和女神的互动的确都是我构想的,我也挺希望女神真实存在。
咨询师:我个人觉得这个形象是你个人对于交往对象的一个意象具化产物。她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你对于交往尤其是异性交往的需要,让你现实中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有一定的缓解。而她的弟弟身上的特质有没有你希望自己成为的那种人物的影子?
杰克:有,但是……说句实话,我不知道苏士明是怎么出现的。他帅气,才华横溢,多才多艺。但我设计他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让他患有自闭症。
咨询师:突然就出现了?什么时候出现的?自闭症……可能是你潜意识中只想让士明只会跟特定的人交流,比如文静和你。
杰克:我称他为梦幻男孩是因为见到他自带一种让人忍不住去关心他爱他的感觉。即使知道他有自闭症。他不像女神那样是一点一点勾勒完善出来的,甚至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出现的。只记得他是在高中出现的。但为什么出现我不知道,也不知道他的角色定位。但他的出现就是让人难以忘记。好像自然而然成为女神的弟弟,原本最早的女神是孤儿。苏士明只出现一次就在我心里记住了。他现在和女神一样重要。女神也非常喜欢这个弟弟,女神为她的弟弟而努力,竭力保护他。
咨询师:大脑不可能平白无故创造,能引起你的共鸣,士明会不会是你的化身?或士明承载着一些对你很重要的东西。除了你创造的这两个人物之外,头脑中还有没有其他的人物和你交流?或者说有没有别的声音和你交流?
杰克:没有,我创造出来的人物很多,但只有这两个永世不忘。
咨询师:现在他们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有点不受你控制的趋势吗?
杰克:出现的频率的确很高,上大学之后更严重了。我甚至有时候都控制不住想两人。
咨询师:你有没有把这两个任务画出来,或者设计一点情节,像做成动漫或绘本那样?目前你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怎么样?
杰克:我有写他们的小说,初衷是——我希望女神和她的弟弟能出现在这个世界,哪怕是在纸上也好。我和同学之间挺好的,但是就没法深入了解他们,能成为朋友,但不是很知心那种。当然,也有我自身的原因,我也不想主动了解和走近他们。
咨询师:女神对你很重要吗?
杰克: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过是个虚拟人物,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我可以为文静与士明献出一切,包括生命。
咨询师:看来她和他的确对你很重要。你和你的家人关系如何?
杰克:我和妈妈关系还好,和我爸爸的关系不是很好,但我觉得他们都不了解我。我和弟弟的关系不是很深入,感觉有说不出的隔阂,但还是很好。
咨询师:要想让别人了解你,首先得给他们了解你得机会。要学会开放自己的想法。你理解的关系好是什么概念?
杰克:很复杂,举例一条我现在认为比较重要的——能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当然你可以不理解不知道,但希望你能尊重我的选择。
咨询师:你表达过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家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并没有理解你,这个事情你能理解吗?
杰克:我知道,但我不敢说,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反对。习惯了。
咨询师:是不是你觉得你一直也没有能够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
杰克:是的,我感觉我没能活出真正的自己。说句实话,我现在有点想哭,很久没有和他人深入聊天了。
咨询师:如果特别想哭,也可以哭出来,让自己的情绪稍微缓解一下,平复一下。所以说,她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帮你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像一个大姐姐,那么照顾你。当你受到伤害之后,她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如社交需求等等),被人关心和关爱的需求。甚至说你和她还有点谈恋爱的感觉。她是一个完美女孩,那么关心照顾你,你肯定非常享受这种关系和被人关心的感觉,这会导致拿更不想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因为你的心理需求都在她身上得到满足。想象的功能就是替代和满足的功能。她满足了你的交流和沟通需要。想象的她满足了你对日常生活等等的需求,所以你会沉迷其中。你在高中的时候和同学关系很好,这个好是什么概念?你有没有特别能理解和支持你的知心朋友。
杰克:有一个女孩,但我们也只是朋友,也可以说我是她的男闺蜜。但是我感觉我和她发展不了。
咨询师:因为你心理有人了。看吧,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关心你,只是你总是下意识地苏文静比较。而且你还把你和你同学的互动,用来勾勒苏文静,让她趋于完美。
杰克:我高中有一个待我很好的心理老师。我将老师教我的心理学知识和给一些同学的心理咨询再次用来雕刻苏文静,让她趋于完美。开始,我觉得学习心理学可以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但是,我发现这些学到的知识都用来雕刻她,这让我很困惑,我为谁而活。也许我也强大了,但我还是困惑。
咨询师:你雕刻这个形象,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满足你的需求。所以这个形象是完美的,也许有些不足——但那些不足是你认为“不算不足的不足”,这些你认为的不是缺点的缺点甚至会让你更爱这个形象。
杰克:是的,为的是让女神更真实,即使重来,我也会十分坚定保留女神的缺点。就像士明患有自闭症一样,我是不会更改这些设定的。
咨询师:这说明女神也是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的,我个人觉得女神的变化其实是为了满足你那个时期的心理需求,女神身上有你自己对自身美好部分的想象,也有你对未来自己的要求和设定。我们再具体分析一下,女神身上是不是有你特别渴望得到的能力等等呢?
杰克:的确有。
咨询师:所以说,女神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满足你的需求而诞生的。她终究是不能出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的,那你创造她是为了证明想你自己的什么呢?所以你要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创造她,为什么不断精心雕刻、修改她,你甚至这么多具体描述女神形象的内容,竟可以让不知情者以为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完美女孩。可见她对你的重要性。这一切为的是什么呢?是不由自主的吗?
杰克:现在想想,我真的想让她和他在我的现实生活中出现,我所勾勒的应该是她和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证明……如果非要说的话,我应该是希望我身边能有像她和他那么优秀的人,毕竟能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的人一定不会差。
咨询师:我估计你就是通过文静与士明来证明自己并不差,因为文静与士明在你心中本身就非常优秀,对吧?还有你会逃避一些问题,所以就让文静与士明来承担,减轻你的心理压力,通过对两人的幻想,就好像三人一起分担了现实的压力……你觉得你会具备“她和他”身上的特点和优点吗?
杰克:会,努力变成女神心中的我。
咨询师:那你是非常清楚地知道女神是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对么?
杰克:对的。
咨询师:你的现实生活中有真正的人,你身边的朋友和同学是不是都或多或少会有文静与士明的一些特征?
杰克:当然,人和人是会有共通的地方。
咨询师:所以说,文静和士明那些身上具有的特质,性格特点和能力特点,你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也会或多或少的具备。只不过是没你想象的那么完美。起码没有苏文静那么完美,将那些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觉得你现在真正需要的是——停止对文静与士明的雕琢!因为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所以,你的眼光和思绪要转到现实生活中来。过去不可挽回,未来不可知,当下是你可以把握住的。你要为你自己而活。你该清楚你现在要做什么。
杰克:是的,我现在还记得我和文静的一段对话——文静问我,准确来说是理想化加虚构的一个我,不能说是我本人,这个我从某种意义上跟文静与士明是差不多一样存在。因为我当时隐隐约约觉得文静在利用她的完美特质让世界依照她的想法转动——我在她身边是活不出真正的自己。即使这样,还是改变不了我对她的喜欢。
咨询师:从你构造的虚拟世界来说,她是那么完美的女孩,还对你这么好,你当然会喜欢。从现实世界来说,文静与士明是你的心血,你当然会珍惜——甚至你会觉得只有文静与士明才是真正完全属于我的东西,因为别人抢不走。事实上,文静与士明存在着你很多期待——对自己,对家人,对同学,对世界。当你发现同学、家人、甚至自己都没能活得像文静与士明一样,世界没有文静与士明所在的世界那么美好,所以你会觉得自己离不开他们,因为你不够强大。简而言之,文静与士明满足你对这个世界和人的美好想法,只是你觉得现实世界没有文静与士明会很无聊。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你的为人处世会很像文静与士明?甚至是文静与士明让你去做这些事情,而你也按照文静与士明的指示去做了。
杰克:其实文静与士明对我而言有区别。对我下命令的从来只有文静,士明大部分是听从我的指令。有时候我处理事情的时候会参考文静的处事风格。
咨询师:这个我倒觉得没什么,千人千面,每个人的处事方式方法不同,所以说我们会参考他人的处理方式来面对未知的事情,这很正常。只不过文静是你脑海中的一个形象。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会和同学朋友讨论,但现在的你其实在和你自己交流,只不过是你将脑海中的自己转换成了文静与士明而已。这我倒是觉得不是太大的问题,主要问题是文静与士明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了干扰。
杰克:对。所以这让我十分困惑——我在为谁而活?
咨询师:你要知道——你是为自己而活!文静与士明是你为了满足你自己的需求而诞生的!所以说,你可以让文静与士明不存在,当你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不在需要他们时,文静与士明就不会存在。因为文静与士明是为你而活的,他们出现的原因就是为了满足你的心理需求。文静与士明是为你服务的,而不是你为他们服务,这点你要清楚。你在文静与士明身上花了这么多心血,就是因为你对你自己有一个更高的期待,起码,那个和文静与士明在一起生活的虚拟的你是在不断进步的吧?
杰克:是的,所以我要努力进步。
咨询师:所以你要转到现实生活中,不断努力充实自己,获得成就感。不能在继续沉迷于你脑海中那个虚拟世界了。当你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就,文静与士明的存在价值就越低,你也就能更好的掌控自己。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和身边的人沟通,这个沟通不能流于形式,而是你要真心走出来你内心的封闭世界。要跟现实生活中的人接触,你要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完美,有缺点,但你也要学会接纳和包容,因为作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你也并不完美。你可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怎么接纳自己的缺点的,然后你学习,尝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身边不完美的人。当然,你也要了解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克服,让自己越来越好。如果幸运的话,你还可以和身边的人一起进步。当你优点越来越突出,缺点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会有满足感。你现在很多满足感都是文静与士明给予你的,这是你当下该做的事情。这样做,慢慢的,你的视角就会从内在交流转向外在生活。所以现在的你内心是封闭的,你要慢慢开放才行。
杰克:教授你讲得很有道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听到文静与士明将会不存在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很害怕的。我觉得我不太能接受他们的消失。
咨询师:正常,原因有很多。一是你存在对文静与士明的依恋,毕竟他们陪了你这么多年。二是现在的你不够强大,没法离开他们。三是文静与士明是你多年的心血,心血说没就没,谁都痛心。但你要明白,脑海中消失的东西一定会留下痕迹,所以说只有你正常,文静与士明是不可能根除的。只是说当外在的你获得感得到满足后,文静与士明的存在感会降低,不容易干预你的现实生活。但文静与士明还会出现吗?会,当你再次遇到挫折而外界又无法帮助你的时候,文静与士明很可能会再次出现,帮助你走过这段黑色时光,从这个角度来说,文静与士明是积极的存在。但现在的你已经是没办法控制文静与士明的出现和频率了。所以你要明白是你在掌控一切,而不是文静与士明掌控一切。当你被文静掌控左右的时候,那么文静与士明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他们最初就是为了帮助你支持你而诞生的,现在反而成为你进步的阻碍。所以你要拿好分寸,你是主,她是仆。
杰克:我试试。
咨询师:你现在一定要限制文静与士明的活动范围,不能再这么干预你了。说得恐怖一点,你要是再不加约束和限制,你的人格稳定性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到时候你可就真的分不清主次了。你一定要把当下的生活处理好,敢于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充实和强大自己。这应该也是目前状态的文静与士明对你的期待。
杰克:明白。
咨询师:以后你尽量少表达文静觉得或文静说,尽量多说我说。你要明白文静就是你理想化的化身,她的观点就是你的观点!所以你要以自我为中心才行。不要说我配音是为了有朝一日配出士明的声音,改成——我学配音是为了表达自己。现在的你要强大自己,文静与士明不过是你生活中的一种点缀,有时候甚至说是一种支持和帮助。更多时候可能是你一个休息和寻找慰藉的港湾。你要明确文静与士明在你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当你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那时候你可能才会真的感激和了解文静这么多年来对你的帮助和支持,那时候的文静,会成为你生命中特别美好的记忆。毕竟文静与士明真的可以陪伴你一生的存在。
杰克:我还是有困惑,就是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文静与士明互动,就是脑中互动,但现实生活中会做出一些反应。
咨询师:是不是脑海里在举办野餐,文静要求你坐过去一些,然后现实生活中的你有时候会真的会调整位置或走动?甚至有时候会自言自语。
杰克:对对,每当我想起他们的时候,我就像走动,尤其是和他们互动的时候。
咨询师:这些行为多么?你自己意识到吗?自己能控制住吗?
杰克:多,但我能调整和控制下来,尤其是在正式场合和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也很清楚的反应过来自己在做什么,像自言自语之类,并压制这些行为。
咨询师:嗯嗯,那应该不严重,还是刚才的话。你现在很多活动都是内在的,在心里进行的。你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
杰克:我会努力的,并付出行动。
咨询师:我们之前都是在聊文静,那我们现在聊聊士明。士明真的出现得没有任何征兆吗?
杰克:和教授谈了这么久,我大概猜到士明存在的价值了。士明存在的意义就是——他是纯洁的,不可亵渎的!在大部分人看来一个正常人长大还喜欢堆沙堡,玩雪球,喜欢收集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是不成熟的表现。但只要士明是自闭症就能解释这一切。正常人不会批评嘲笑他的行为,因为士明患有自闭症,而且又是一个帅气、多才多艺的梦幻男孩。反而会情不自禁想要爱他,关心他。所以无所不能的文静才会为他操碎了心,为他而活。士明所喜欢的也是我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放弃的喜好。同时,他的存在可以缓解文静的痛苦与悲伤。这解释他为什么会在高中阶段出现,因为那时候为了学业你不得放弃很多,而士明会代替你喜欢这些。
咨询师:那就好,你要明白——你也是半个心理学专业的,你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掌控自己的人生。那你觉得你与人交流有什么困扰吗?
杰克:我有朋友和同学,部分朋友和同学可以聊天和交心,就是……怎么说呢,我感觉他们始终和我有距离,就像我和弟弟,我和弟弟很好。但是我感觉要是硬拿士明和我弟硬比的话,我觉得我会更喜欢士明。额,怎么说呢……就是……
咨询师:你有没有发现你的一个特点,就是你想东西的时候你一定要想明白这个东西,不然不敢轻易表达出来,一定要穷尽思维来想将这个东西表达出来,不然你会感到痛苦和难受。
杰克:是的是的,尤其是在写作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剧情、词语、句子的时候。有时候宁愿搁笔,也不继续写下去。遇到让我好奇的东西和新闻,即使知道这东西接下来和我八辈子关系都没有,我会是会了解一下,起码让心里过得去,要是找不到想要的答案,我可能还会难受一小段时间。
咨询师:我觉得你应该要把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目标理清楚。每天做好计划,当你没有完成这些计划之前,你可能没有过多的精力来想文静与士明。而且,你听课的时候不能只听,也可以做做笔记,长时间单一的听会导致感官疲劳,感官疲劳相应的无端刺激就出现(文静与士明)。你可以让任务具体一点,明确你任务要做什么,几点开始和结束,具体化一点,从而减少文静与士明对你的干扰。如果这么做一段时间后还是不行,那我们就得再重新聊聊,看看文静与士明的产生是不是另有原因。你最近睡眠有什么问题?
杰克:还行,有时候还会熬夜……额,说句实话,我睡前还是会想文静与士明,会用今天学到的专业知识勾勒他们……总之,文静与士明的存在让我感到很安心。
咨询师:尝试一下不熬夜,看看一周后有什么变化。另外,你一定要坚定地相信文静与士明在现实生活不存在!如果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尤其是你发生了想象与现实的认知障碍,一定要及时找我沟通。
杰克:我还有一个最困惑的问题,我很喜欢女神,喜欢她的方方面面,各种表情……尤其是笑和泪,尤其是女神的哭……
咨询师:这是你对她的怜爱的表现,你之前说过,女神最开始就是以大姐姐的形式出现在你的初中,她很关心你,照顾你,给你很多支持,对吧?
杰克:是的……与其看她魅力四射的表现,我反而更喜欢她的眼泪,她的无助与迷茫……
咨询师:对啊,这也是一种心理映射,我们最喜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是最合适你的。当他人把自己的软弱、无助呈现给你时,你可能会或多或少感到高兴——因为他不把你当外人。文静敢在你面前表现她的无助与脆弱,这就是你的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你希望两人能亲密无间,你也希望自己有能力成为她的依靠,呵护她,保护她。她的眼泪让你希望自己更加强大,有可以遮风避雨的肩膀给她依靠。这也是一种对男性力量的展示,只是你不能展示在现实生活身上。如果现实生活有不少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如果你的男性力量能得到充分展示,也行这样,文静对你的影响会减少很多。归根到底,你自信心不是很足,需要文静与士明给你相应的底气。所以,你接下来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自信心。所以你一定要敢于表达,你不表达,别人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杰克:是的,我也感觉自己自信心不足,需要文静与士明的肯定。
咨询师:所以说文静对你而言更多是社会性的支持,你需要别人的认可,但你又很少得到别人的认可,又或者说别人认可的强化度不够或认可不多,也可能是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人的认可……当然你目前可能是没有遇到一个让你足够信任的人,但你又渴望这种认可——文静,你足够信任,你也希望得到她的认可。你只是把现实生活的需求内化于头脑之中。所以,老师、同学、朋友、家人对你的肯定怎么样呢?你有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你感觉自己很多想法与行动缺乏支持,尤其是特来自定的人的支持。但文静与士明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你会觉得其他人的支持不重要,文静支持就好。
杰克:我想起了我的高中心理老师,她说我很多时候明明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明明可以自洽。
咨询师:你这种行为也是很多人会有的,因为有时候我自己有一个答案,但我不确定这个答案行不行,可不可以这么做。要是有我信任的人告诉我可以这么做,我就会更加坚定地去这么做。对吧?所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杰克:我发现我跟文静与文明关系越密切之后,我的注意力一直下降,甚至走动次数也多了起来,偶尔会自言自语,也会做一些互动表情。这些表情是与两人互动,在正常人眼里可能就是傻笑吧。但是,这些行为我都能控制,只会在确保安全无人放松的环境下进行,上课之类的公共场地我可能有类似冲动,但很快就会得到我的理性控制。所以……我是不是存在认知障碍?我必须回归正轨生活。
咨询师:我觉得你不用那么着急,要有一个过程。为什么,你想想,文静从初中就开始陪伴你,士明高中出现陪伴你。两人已经陪伴了你这么多年,你现在也不要着急我现在要怎样怎样。只需要你有意识地把你的注意力逐步转移到手上的事情来,通过安排每天的计划进行活动,我觉得你会得到很大的改变,我们可以初步尝试一下。一天两天三天,甚至一周一个月,你自己记录一下,做了什么,有什么变化。如果你发现有变化,那就是可行的。可行就继续坚持,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工作量。你还要做一个文静与士明的记录,两人出现一次你就记录一次,时间地点,看看频率是多少。这是你没有做出改变的基准线,从明天开始你就记录,看看一个月后有什么改变。因为你需要处理其他事情,精力有限,就没办法一直把精力放在文静与士明身上。
杰克:好的,老师。
咨询师: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因为分散精力,没有关注到文静与士明,两人出现的频率降低后。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文静她对此有意见?觉得你在刻意忽略她?没有照顾她的感受。
杰克:有有有!
咨询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要坚定地告诉自己——只有我变得更好,才能更好地照顾到你们,现在请先让我变得强大!
杰克:我曾经也试着引导文静与士明,让两人帮助我学习。但很艰难,与其说注意力是转移在学习身上,更不如说是转移到文静与士明身上。
咨询师:你是主导。
杰克:是的。
咨询师:你在现实生活找一个伴,一个学习生活节奏都比较契合你的伙伴,可以让他来监督你,跟你一起做一些事情。这样有人监督,而且你也有了现实的支撑和榜样。就时候,你对文静与士明的需求是不高的,这也是这一种方法。
杰克:如果说苏文静是我最想活出的人,士明是苏文静活下去的支柱……那士明……士明代表什么呢?他为什么出现?
咨询师:士明其实是你的化身,他实际上是你自己。他不仅是你创造出来的,士明既有你身心具有的缺点与优点,也有你目前现实生活中不具有的特点和优点。他也是你,更是理想化的你。你把那些你想要却不具有的优点放在他身上。你想让文静与士明相依为命,对吗?
杰克:嗯。
咨询师:所以说我觉得实际上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士明就是你啊!他是你多年塑造的心血,他身上也有你的影子,也是你对你自己完美形象的一个期待,只是你把这些需求投射到士明身上。而且姐姐对士明无微不至地关照,这其实就是你渴求的一种状态。这虽然只是你头脑中理想化的存在。文静与士明虽然是你想象的,但你想把两人具象化,所以你可能会写小说记录你和两人的故事,会画画来勾勒两人的形象,甚至模仿两人的声音和语气。其实我觉得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你现在你要找到你现实生活中的定位,你要想清楚自己最想成为怎样的人。你有什么特点和能力?特点和能力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实践让你具备的,别光想象,光在脑海中刻画,要付出实际行动。你要相信你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能力,也能成为这样的人,把你的目光放在未来上来。要让自己真正去做,去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越来越接近理想中的自己。我觉得这是比较合理的,而不是逃避,逃避自己的不足。文静与士明某种程度也是方便你逃避和将你逃避合理化的存在。假如你也是逃避,文静与士明就越是完美,那你就越来越配不上两人,理想与现实产生巨大落差,只会让你更难受。
杰克:嗯……
咨询师:而且你有时候是要穷尽一个问题答案的人,这说是优点也算优点,说是缺点也是缺点。因为吧,很多东西它不是现有水平和认知能力上就能解释和自我顿悟的。所以你不要老是纠结一个问题,因为当你找不到答案或者是对答案不满意的时候,那时候你得多痛苦?所以我们有时候可以存疑,第一次解决不了,我们可以记下来,然后找老师或相关书籍解决,甚至通过时间磨平或等待顿悟。不要刻意去记得这个问题,多累啊。有时候,很多问题都能自然而然得到答案的。而不是像你这样留着原地摸索答案,因为有时候答案不在原地,你必须走出第一步。当你走到一定位置回头时,很多问题都会变得简单。就像小学知识,你上初中之后就会很好理解,为什么?因为你水平和能力提高了。所以说,你在现有水平遇上的问题,可能会随着你的能力提高而迎刃而解,没必要过于执着纠结某个点。不能一叶障目,从而失去更多视野。
杰克:嗯,感谢老师!
咨询师:没事,那我们今天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