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问题成A娃家长的“老大难”!想学会控制,先学会认识!
“爱发脾气、喜欢顶嘴”
“说几句就哭闹个不停”“把别的孩子惹生气了,还很开心,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错。”
多动症儿童,不仅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对于识别他人的情绪也会存在困难,因此在社交上更容易导致冲突,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比如在学校交不到朋友等等。
为什么多动症孩子的情绪处理能力会出现问题?怎么才能帮他们改善?今天就和家长分享一些情绪有关的科学知识。
一.处理情绪的前提是识别情绪
处理情绪首先要能够识别情绪,包括别人的和自己的。但是多动症孩子不能很好地识别他人的情绪并解读这个情绪所代表的的含义。
国外研究人员曾各招募了27名5~15岁的ADHD儿童和健康儿童,将需要识别对象的面部表情模糊化,再让儿童依据情境判断这个人的情绪。
研究结果发现ADHD儿童提取环境线索的能力也比较弱,依据环境判断他人情绪的精确性低于健康儿童。(Fonseca et al., 2008)
除了对他人的情绪识别能力比较弱之外,ADHD儿童对于自身情绪的识别能力也比较弱,这个现象在ADHD儿童身上发现,特别是患有ADHD的男孩子身上该现象更为普遍(Corbett, Glidden, 2000; Katz-gold, Besser, & Priel, 2007)。
例如:把别人弄生气了,孩子自己毫无所觉,不是孩子“坏”,而是A娃可能真的感觉不到。

二 .情绪控制和大脑有什么关系?
孩子的情绪是从哪来的?又是如何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这还是和我们的大脑息息相关。关于情绪,大脑各项区域是这样分工的:
1、大脑皮层额叶区域:情绪的调控与整合
人体的冲动情绪以及思考、判断和洞察力,与前额叶的活动相关,如果前额叶活动不足,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考缺乏条理,自控能力弱。
2、杏仁核:恐惧的缺失通常都会被认为是杏仁核的基底外侧核损毁的结果。杏仁核不仅与恐惧情绪有关,也可能涉及到喜悦等情绪的加工中。
3、下丘脑:“快乐中枢”和“疼苦中枢”,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4、大脑深层边缘系统:悲观、消极及抑郁等情绪,与区域相关。
5、大脑的带状前回:使人更加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加地合群,头脑灵活并做出反应。

简单来说,大脑不同的区域负责产生和传递不同的情绪,但最终由大脑皮层的额叶区域帮助我们理性思考和行动。
如果额叶区域的功能失衡、落后,孩子的情绪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调整和控制,就会反应出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
这也是很多A娃情绪调控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三.那么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改善情绪控制认知、提升情绪管理?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生理:训练大脑额叶区域
良好的情绪力,能够让孩子在遇到问题遇到困难时,积极思考、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逃避退缩。
从生理上,我们可以选择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来帮助孩子合理训练大脑皮层的额叶区域,情绪问题可以通过情绪点位来针对性训练和提升。
同理我们想要训练注意力的话,就可以针对注意力点位,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效果会更好。
2.心理:增强情绪的认知
第一步,是识别情绪(recognize)
问问孩子:“现在的感受到底是什么?”
让孩子识别情绪的出现,也就是注意到自己的思想、能量、或者身体上发生的变化,同时也要学会注意到别人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声音中的变化。
了解这些变化,是最后控制情绪所需要的重要线索。
第二步,是理解情绪(understand)
问问孩子:“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情绪?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情绪会影响你的想法和行为吗?”
了解这些,可以帮助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做出更好的预测。
第三步,是贴标签(label)
用准确语言描述情绪,这是情绪智力的关键技能。不仅仅是笼统的用“高兴”、“难过”来形容,而是挖掘的更深,理解情绪的微妙之处。

第四步,表达情绪(express)
根据当下的情境和文化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五步,调节情绪(regulate)
调节不是压抑或者忽略那些令人不安的情绪,而是学会接纳这些情绪,学会明智的利用这些情绪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