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到卫生院工作,有什么样的期待?
乡镇卫生院是乡镇唯一的公立综合性医院。得益于最近几年基层医改政策的稳步推进,各地的乡镇卫生院在软硬件建设中发展迅速,医疗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待遇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由于政府培养的免费定向医学生逐渐走上工作岗位,近年来在乡镇卫生院看到许多年轻的新面孔,他们就如一股新鲜的血液,为卫生院注入了不断发展与壮大的源泉与动力!

他们有一部分人在基层受到政策的呵护与青睐,受到领导的重视与厚待。笔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长期工作,通过与他们私下沟通,也得知有一部分人感觉迷茫。那么,他们有什么样的职业诉求呢?
希望在科室发挥专业特长
有些卫生院的重要岗位,还是由退休返聘的医生占着。这些老职工有经验、高薪水,但在业务上已经不思进取了,甚至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理论水平。他们对新知识比较排斥,但经过几十年的基层工作,有着复杂的人脉关系,或者与院长沾亲带故,在上班期间一杯茶一根烟把诊间当作了聊天的茶室。笔者还听说一位返聘的老中医,甚至中医证候都不懂,但也长期占着中医科的诊间。
正是这种现象的存在,让年轻人在乡镇工作无形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就连院长也不敢和这些老医生撕破脸,这些年轻人又能做什么呢?他们最渴望顺利地、正常地、有序地开展工作,发挥自己的新知识和专长,希望自己有一个较好的提升空间。但一部分人目前确实存在着一些委屈。
提升医疗技术的欲望强烈
在卫生院坐门诊,在内科每天面对的工作,有很大的比重是不停地为慢病患者配药;外科的一部分比例工作是为上级医院手术后出院的患者换块敷料;妇儿医生则把一大部分精力放到了配的维生素AD胶丸、开几张超声B超筛查一下节育环是否正常或配的妇科洗液。
每天排着日、午、夜班,守在电脑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渴望进修,去上级医学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为的是静下心做临床,发挥自己的医学技能,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救治患者。但是在卫生院,不太容易通过参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以提升医疗技术,时间久了他们还把规培时学来的丰富经验都荒芜了。

现在的很多卫生院为了全额拿到政府的公卫补助及在全县公卫考核中排名靠前,把医院内大部分医护人员都用在如何在线上线下做实做优公共卫生项目。特别是刚进卫生院的年轻医生,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及坐门诊时病人粘性差,除了替补日常的排班外,都被院长指派要兼做各个公卫项目,天天围绕着慢病的达标率、管理率、控制率等数据填表造册。还要时常下乡参与每月与每季开展的健康咨询与健康讲座,要定期巡诊各个行政村设立的家庭病床,要对每个贫困户进行入户履行健康扶贫,在高血压、糖尿病、艾滋病日时在乡镇街道上拉上横幅摆上血压计、血糖仪、科普册页等开展义诊之类的惠民服务……
在卫生院的年轻医生们,投入到临床上的时间和投入到公卫的时间严重失衡,甚至已经失去了科学性。如何让他们把掌握的医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更好地发光发热,是管理者要思考的课题。
渴望解决身份尴尬
在本地,新进的年轻医生大多是事业编制,他们已经优于很多老职工、老村医。
但是,有很多新入职的医生,不断被迫轮换岗位,甚至一身兼多职,如门诊处要新建科室腾地方,化验室的配置液入库,放射科农民体检要登记,住院部收治病人时的前期评估,每天线上填写的住院病历……
其实年轻人多锻炼锻炼也挺好,但是把活都干了,就应该在绩效上得到体现。如果长期做这些免费劳动,如此的工作氛围与环境,如何让他们在基层发光发热,如何让他们在基层实现白衣天使的夙愿,如何让他们履行在走上岗位时的医学誓言?

近日有一位在卫生院临床工作了二年的定向生,分配到本人科室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在工作间隙聊起待遇,他说一季度绩效工资只有二千元,在卫生院职工收入中垫底,不过平时有预发的绩效每月二千余,加上基本工资每月仅三千余元左右,而且还要在卫生院值夜班,平时还要下村卫生室替补村医缺岗,每个月抛去伙食与车子耗油等开支,结巴的很,只有勉强自己养活自己,所以想学会中医适宜技术后在临床中开展起来,能够多份绩效收入。待遇低,是基层医疗机构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卫生院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如何提升待遇才是激发他们安心工作的关健。
综上所述,这些刚进入卫生院工作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在执业空间中,在薪资待遇上,如何让他们看到希望与盼头?
着力打造大全科小专科
卫生院的年轻医生基本执全科资质,但是全科不是万金油,而是应在大全科的基础上,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某一专科中发挥特色与特长,如妇科、儿科、内分泌科、中医科、康复科等,以专科专长建设为方向,为他们打造起乡镇名医品牌,既造福一方百姓,又提升他们的荣誉感与成就感。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只有在临床接诊中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地积累及充实临床知识与经验,才能会看病及看好病。故卫生院应动员资深医生的临床中发挥传帮带精神,立足做年轻医生的垫脚石,着力扶携他们在熟练处理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同时,提升临床经验与发展空间。
着力保障体面的薪资与待遇
保障卫生院职工特别是年轻人的待遇,是确保卫生院良好发展的基础。应该破除卫生院内干活的少而闲人多,行政岗位多而临床医生少,人浮于事的陋习,着力确保年轻医生的待遇与保障,让他们在基层医疗的工作吃上定心丸,才能让他们很好地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卫生院发展奉献青春与激情,贡献力量与担当。
本文转载自:医学界www.yx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