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蛊真人》读后感5 之 众生看透

2020-10-11 10:06 作者:小诺乃够翘  | 我要投稿

这次我是直接写自己的理解,那就开门见山地写吧

众所周知一句话:一念成佛 一念成魔。不过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为什么佛与魔都在一念之间?

《蛊真人》中有一章就是讲的这个佛教问题——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相的意思是,人人平等,本质上不存在区别。不把自己看得太重,也不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不管在某些方面上你是低于别人还是高于别人,实际上“总量”都一样,可以把每个人都看作一个“宇宙”,这个宇宙中的任何物质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所以说总量一样。这样想的话,就不存在自傲和自卑了。


无人相。人类是当前的地球主宰,这一点每人都知道。可是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事实,并不能代表人类本身就一定比其他生物更高等,现在说人是高等动物,其实只是在某些方面上发挥了极大地优势,才能脱颖而出,成就霸主地位。但不管人类的地位有多高,我们始终也是生物,只不过是依靠了“外力”。用脑子和双手建立起了一层层的围墙才能保护自己,而本身是非常脆弱的。从远古时期人类开始群居就能看出来,面对各种各样的生物和环境,人只能在一起,使用简单的工具勉强应对外在威胁。人类本身脆弱,依靠外力,这一点在现在依然没变,在猛兽面前,我们依靠的永远都是外力。想想,万一有一天,人类的围墙倒塌了,面对其他大大小小的动物,成群的虫子,狼狮虎豹该如何生存?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人不如动物。毕竟这些围墙也是人智慧的产物,虽然无法将其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但它的作用早已经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凭这两点,也就说明了人和动物的平等。


无众生相说的是,没有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其实在我个人看来,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生命,包括山川河流,电火气光,只不过这些跟我们定义的生命特征不同,它们依旧是生命,只是以不同的形态“活”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万物有灵,万物都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万物都在动,只有真正的死物才是绝对静止的,然而宇宙中还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东西,所以说万物都是活的。就用水来说。水往低处流,我们定义的生物也是这样,处在越是高的位置就越容易失去。水遇到高温变成水蒸气,遇到低温变成冰,动物遇到大的危险缩成一团保护自己,遇上顺境则奋勇前行。

再换一种说法——生物和山川河流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三观会有不同的回答,物质,大道,神灵,精神等等。但不管是什么回答,有一点是不变的:把任何事物放大到极限,本质都相同。这便是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即是 不管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都是平等,皆无区别。

对这个,我结合个人世界观的理解是,宇宙分为两个世界:物质世界,也就是“现实世界”

看得见摸得着,毫无疑问的真实存在。另一个是精神世界,也叫“意识世界”,只能凭精神感觉到的世界,相当于大众说的不存在的东西。但我觉得,所谓的不存在,并不是真的不存在,只不过是不存在于物质世界。比如说神佛妖魔,这些在物质世界是找不到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它们不存在。而实际上,它们是存在于精神世界的,它们依然是有意义的,比方说神佛可以作为精神依靠,妖魔撒旦什么的可以作为一种警示,让人不要堕落成为它们。

精神世界(所谓的不存在)跟物质世界(所谓的真实存在)是同源的,在高度方面上应当一同看待。


看破了这些相,能对一切都一视同仁,心中不再存在绝对的高低强弱,就有了神性。在此基础上——往光明处踏出微微一步,选择了爱万物,就是佛。往黑暗迈出半步,选择了视万物为刍狗,就是魔。

这就是为什么说,佛与魔同源,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蛊真人》读后感5 之 众生看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