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吹爆的IMX989大底传感器,如今为什么不被看好?
早在2022年7月,小米12S Ultra发布时,首发搭载了索尼IMX989一英寸传感器,而且是完整无裁切版本,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手机摄像头传感器。后续众多厂商的旗舰机也开始跟进,都开始把IMX989作为主摄传感器的首选。随着IMX989的影像旗舰大面积上市,不少用户也都觉得手机普及一英寸的传感器之后,或许单反相机的地位会受到威胁。
时至今日,在越来越多消费者使用过IMX989的影像旗舰之后,这颗一英寸的传感器反倒是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群起而攻之的首要对象。其中不少用户都觉得IMX989并没有存在的必要,反倒是认为超长焦镜头的存在感,以及使用频率其实是更高的。那为什么广大消费者要群起讨伐IMX989呢?本期我就为大家分析一下。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信息,其实网上对于IMX989传感器不满的点,主要在以下这些三大方面:
第一:感知不强
说实话,IMX989传感器一英寸的感光面积,并没有在拍照上带来质的变化。手机摄影圈近年流传一句话:低端机靠优化,中端机靠底子,高端机靠光学。这句话说明高端旗舰手机的底子差异已经微乎其微,更多的取决于厂商的算法优化。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就目前而言,普通人拿两部不同的影像旗舰随手拍摄的照片,很难看出1英寸大底和1/1.56英寸的差别。此外,IMX989在工艺和技术方面也没有特别优势,如12位的色彩深度、二代堆栈技术和四合一像素合并技术,这些都影响了它的拍摄表现。
第二:焦段设置过于尴尬
因为IMX989传感器用来做主摄时,拍摄角度会过广,不好构图,拿它来当超广角,拍摄的角度又太小。也就是说,除了技术和工艺问题,IMX989存在一个明显的尴尬之处,即其焦段设置。IMX989的等效焦距为23mm,虽然可以捕捉较广阔的视野,但并不适合手机主摄使用。使用IMX989作为主摄拍摄人像、风景和建筑等场景时,23mm的焦距会使画面变形和拉伸,如此一来,便不能带来更好的构图和美感。
另一方面,使用IMX989作为超广角镜头时,23mm的焦距则显得太短,无法展现更广阔而震撼的视野。因此,实际使用中,IMX989的表现并不理想,许多消费者认为其焦距设置十分尴尬,既无法满足主摄的需求,也无法充分展现超广角的优势。
第三:更占用机身体积
IMX989传感器的最后一个缺点,是其占用的机身体积较大。这颗传感器拥有一英寸的大底和23mm的焦距,因此需要更大的镜头组和更厚的模组来保障成像质量。这直接导致了手机厚度和重量的增加,并且会造成相机凸起。
例如,小米12S Ultra搭载IMX989传感器,机身厚度达到9.06mm,重量达225g,不可避免地影响握持手感和日常携带的舒适度。此外,相机模组凸起过高,会影响手机的稳定性和美观性。放在桌面触控时容易晃动,横向握持玩游戏时也会感到明显的割裂感。
总结:
整体而言,IMX989这颗传感器,凭借着一英寸的大底,确实带来让整个国产手机的拍照素质带来了显著的提升,但是较为落后的技术以及工艺、23mm的等效焦距,已经偏离目前用户的使用需求。现如今,手机厂商已意识到了摄像头的相关弊端。例如,苹果计划在全新iPhone 15 Pro Max中放弃盲目追求1英寸IMX989大底传感器的做法,转而采用索尼最新的4800万像素IMX903传感器。
此外,努比亚也在不久前发布了Z50S Pro,该手机配备了独家定制的35mm焦段镜头,该焦距最接近人眼视角,同时搭载1/1.49英寸传感器,35mm主摄通光孔径5.21mm,实现超越1英寸IMX989传感器,更好好地突显出不同的使用体验。
就目前来看,各大手机品牌的旗舰相机大多采用了IMX989传感器作为主摄像头。然而,我认为这更多是一种营销手段,旨在创造出一种极大的硬件升级感,以促进消费者的换机欲望。尤其对于那些注重拍摄体验的用户而言,仅仅依靠“大底论”已无法满足需求。此外,现阶段主摄像头的提升边际效应逐渐变小,未来手机厂商将更加注重提高长焦、更合理的焦段和色调等方面的素质。因此,我们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