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量之一二三闪过

2023-12-06 11:49 作者:VincenT61  | 我要投稿

一、“成本合算”与“成本核算”

1、过程合算与账面核算的根本影响。

      对合算/核算,有意或无意的理解不同,决定了成本之上的成果走向。(为什么明明投入的比别人多,却没把弹射放在一个重要拓展的位置上时,立刻让人警觉,这大概率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个成本合算问题。而这,单靠成本核算往往是难以察觉的。)

2、看过往的案例,ABM、微软、苹果,往往被其技术领先蒙蔽了另一重重要因素,成本合算和成本核算。而且配以“堆系统”和“挂系统”问题,成本合算和成本核算也长长发生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成本合算往往发生在系统前期的堆系统中,而成本核算往往发生在系统后期的挂系统中。


二、“堆系统”与“挂系统”

1、从堆到挂是一个过程,堆在前期,挂在后期。反观堆挂,可知系统处于何期。

      系统多体现出由堆到挂,就像葡萄,生藤上堆,挂子下垂。迦太基北扩、罗马东扩、波斯崛起、蒙古大汗西进,总能归结为文明弱化、气候变迁、融与斥的绞推等等,但其中都存在一个系统迭代的问题。以蒙古大汗为例,当系统由堆向挂的切换中,也基本止住了扩张步伐,但由于切换的不成功,由引出后续历史。这是一个切换问题,是另一个问题。

2、幸存者偏差,容易忽视堆挂关系。

      从堆到挂的必然中,幸存者偏差遮蔽了,十之堆者九死一生,生者可挂,挂不足一。而现代经济中,在市场化中,堆系统和挂系统的容错率是不同的。将挂系统投入市场中时也是有很多奇怪现象的。这会让很多分析变的不太好理解。


三、意识与载体的协同

       生命的5个本质特征

1、吞没与融合

      看起来的物质上的吞没与融合,背后都有意识的探索与兼容。生命的有限性,是物质载体的有限性,而非意识的有限性。

2、非本体的意识传播(书、岩画、戏剧),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

     一般生物中,存在工具使用、制造工具、信息传递、学习传授、自我认知、群体协作与利用、跨种群合作等,但最大的不同,在一般生物中难以见到有哪一个物种对后代留下过岩画、戏剧诗歌、文字书籍这种脱离本体载具的意识流传。

3、对未知领域的感知力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始终隐现一种或主动或被动的对未知的探索,它不时时存在,却总在恰时出现,即使经历了二叠纪白垩纪或是什么其他纪,载具更替,意识流转。

4、成本合算,以最小的能效获取最大的力(算力)

      意识中始终存在一个算力与成本合算的动态平衡问题,所以人类的脑袋没突破性的放大,也是有道理的。但有时放在社会活动中和经济活动中,又有时会被忽视。

5、关系匹配机制,意识与载体的匹配机制,意识与意识的匹配机制,载体的协同匹配机制

      看历史,生物演化也罢、人类文明演进也罢,在意识之外,存在着环境调节,当然也有被认为的意识作用环境的问题,但那种作用应该也是有边界的。人从能影响土地中长什么,到水里可以养什么,再到空气里可以掺杂什么,已经比可知的生物多了不少的作用环境的能力和更广的对环境的作用范围,但这也是透过物质由意识对意识的认知,本质上依然是意识依托非本体载具的跨越对未知探索的延续。这其间,外观上,是物质的协调匹配,剖开看,是意识的协调匹配过程。

(PS:

1、关于生产力,力的方向是前提,力的大小是必要非充分。力的方向即“生产的来源”和“与需求的对接”,二者形成力的方向。在经济学中的供给与需求,放在社会生命中,即是“呼与吸”。呼与吸存在两重问题,呼与吸自身承载边界以及呼与吸的协调。对于全球化和债市及衍生品市场,现代医学的理解深度可能比现代经济学要更领先。对于一些经济问题的看法,所谓的一些经济、金融模型的作用和认知局限性,经济学人恐怕不如呼吸科的医生。

2、债市的三重循环支撑与底层基础,一撑需求对接生产力,二撑全球化的物差循环,三撑会计资产负债表持续平衡【一个扁担两头沉,等号两头同时跑】。三个支撑自身存在循环递进,彼此存在协同递进,自身与彼此之间存在跷跷板关系【例如,倚重别人的需求/或生产多一些时自身的需求/或生产倚重少,进出口、内外债、内外资产。另外,货币也是一种债务凭证。债务的最本质是一种合同契约,合同契约的底层逻辑是信用兑付】。底层基础,不论需求与供给的对接、物差循环、资产负债表的等号平衡,中间的等号,那根扁担,到目前为止都是人。人是现有的扛起扁担托住等号的唯一基础。

3、全球化的本质是伴随经济活动力(经济活动复杂程度的累积)的提高,不断匹配的经济活动范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二叠纪后恐龙不断变大,白垩纪中恐龙不断变小。所以,始终面临的三个问题,大小程度、复杂程度、匹配程度,三者之间既关联又非绝对关联。

量之一二三闪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