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与心的问答丨志青春

2022-12-22 13:13 作者:中国青年志愿者  | 我要投稿


本期导读: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胡月玲,西南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

 “支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问题的答案本身没有定数

我知道的莫过于冰山一角

与其一次次发问

与其等待完美答案

我应该起身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回答


凉山彝族自治州

会东县

是我这次旅程的目的地

在此之前

我已然为此准备了半年

为了那些等待着我们的孩子

为期两周的课程就这样反复练着

练习次数多到记不清了

那些日子里

让我坚持下来的原因

是寻求答案的迫切

我很清楚

这次旅程对我来说

不仅是老师与学生知识和视野交集

更是心与心的问答

心中的洁白圣地缺少一个答案

而这里

将是答案的来源


8月15日

是出发的日子

路边草丛中的蟋蟀悄然为此行奏乐

天边的一丝光亮指着前行的方向

答案就在前方

此次旅行后

绿皮火车

无疑成了我最害怕的交通工具

十余个小时的火车行程

在下车接触地面的那一刻

大家都松了口气

肿胀的腿得到了片刻缓歇


接下来

我第一次和这么多同伴

一起从三更等到黎明

在路边熬夜等待公交车的时间里

大家说说笑笑

像是多年的挚友

无所不谈

这段原本难熬的时间

不经意间飞速起来

还没到达会东

从会东赶来的村主任便告诉我们

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那时我还不懂他们为何如此迫切

不过

有人等的感觉着实不错

仿若回家一般


终于来到了这里

会东县

沿途遇到的人们十分热情

打招呼,搬行李

 欢迎之道,样样不少

一眼看去

陌生又贫瘠的土地

着实让志愿者们错愕

此行的目的第一次有了切身的体会

不巧的是果真计划赶不上变化

住宿成了授课前最大的问题

最坏的情况

便是只能将多余的课桌

拼在一块儿凑合着睡

所幸在村主任的帮助下

我们得以住进村民家里

家里的老奶奶不会说话

只牵起志愿者的手

示意让我们赶忙进屋

奶奶一家人待我们极好


正值盛夏

为了让志愿者更方便

叔叔连夜装好了淋浴

夜晚的柴火饭不是一般的香


凉山昼夜温差大

白天穿短袖

夜晚盖棉被

当晚

七八个志愿者

挤在一个房间里笑着相拥而睡

更值得期待的是明早和孩子们的初次见面

会东县的条件比想象中艰苦

上课第一天是最烦琐

也是最消耗精气神的一天

来学校的孩子

大多数的脸是花的

像小花猫似的

志愿者帮孩子们

一个个擦去脸上的污渍


上课的时候

孩子们笑嘻嘻的

整齐坐在教室里

渴望的大眼睛望着讲台上的教师


这时

我真切体会到

一切都在说

“你们终于来了。”

和孩子们简单认识后

我问了第一个问题

“你想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吗?”

这是个绝对老套

重复的问题

可孩子们却孜孜不倦地回答着

我听明白了

与其说他们想看外面的世界

不如说是想去体验

是想离开大山

去感受外面的世界


这些回答中

最让我揪心的

是一个名为小夏的女孩儿说的

她否定的答案

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看看就好

不去

    就在这里就好。”


我问她为什么?

小夏抠着自己的手掌心

“我只有爷爷奶奶了

爷爷奶奶在这里

所以我要留在这里。”


我忍不住抱了下小夏

轻轻抚摸她的脑袋

“那小夏要努力

这样去远方的时候

就可以带上爷爷奶奶一起了。”

孩子们和我预估的完全不同

这里的孩子没有意料之中的小霸王

个个倒是出奇地听话懂事

乖到让人心疼


这里

会有五岁的姐姐背着三岁的弟弟上学

会有缺少自来水洗脸的孩子

还会有一天吃两顿食的孩子

由于没有食堂的缘故

学校里不提供午餐

每到这个时候

部分孩子会跑到平地上玩儿

这些孩子没有吃食

一天只吃早餐和晚餐


第二天

志愿者们商量

让孩子们和我们

像野餐一样分享自己的午餐

在分享的时候

每个孩子的脸庞都洋溢着快乐
在这里支教的第五天

不巧遇上了暴雨

河水突然上涨

阻断了我们住所通向学校的桥

绕路的志愿者们

要连翻三座山才能到达

孩子们知道桥被水淹

怕志愿者们在山里找不着北

纷纷跑来为我们带路

沿途还不断提醒

“老师,你们当心脚下

这里陡、这里滑。”

翻山的时候

我们更像孩子

而孩子们的表现更像老师


对于支教

在大众的惯性思维中

是为这些孩子们带去知识

弥补或是改善教育区域不平衡

然而亲身经历后

你会发现志愿者们真正带去的是理解和希望


逝者如斯夫

临别的日子里

孩子们少了昔日里的蹦蹦跳跳

安静地听完志愿者的最后一堂课
孩子们泪眼婆娑

将写着自己心意的信件

交到了志愿者手里

“记得要回来看我们。”
放学的时候

志愿者们在校门目送孩子们离开

把替孩子们准备的礼物交到孩子们手里

有的孩子在志愿者怀里泣不成声

有的孩子笑着说再见

还有的擦着鼻涕说

“明年再见。”

小夏的奶奶来接小夏

回家的路上小夏回头看着我

示意让我记得她画在我手背上的小红花

我点点头

“我会记得的。”

我知道

这朵小红花不是画在手背上的

是画在心里的
我想要的答案有了

这些孩子就是属于我的答案

图片

End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2022年01月11日12版)

编辑:王品皓(浙江工业大学)、赵祥宇(菲律宾亚洲圣三一大学)

插画:千库网

朗读者:宁   静(复旦大学)

责编:王倩倩

校审:盖奕洁

心与心的问答丨志青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