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Battlebots第7届世界锦标赛 第1集 赛后分析总结

2023-01-11 11:22 作者:炮灰Denver  | 我要投稿

首先补充一些上一期不是太明确的。上一期发布几小时之后,BB就放开了所有正赛队伍的比赛列表,可以看到Double Tap、Terrortops、Rusty Jr.、Slammo!四个队伍并不在正赛之中,目前安排还不清晰。

Double Tap实际上在三周前就在某条评论里提到他们没能参加正赛,原因是——所有测试都通过了,但是最后的安全测试时,他们的武器满速设置理论上可以达到规则上限的两倍的速度。测试员检查时要求队伍提到满速,于是Double Tap的武器在提速过程中崩飞了一个轴承。此时离整个正赛的安全检查死线只有15分钟了,所以Double Tap没能及时换上备用的轴承……最后结果就是,Double Tap后来还是在当天通过了安全检查,但是错过了正赛,后来在原定的第一场比赛的时间和另一个对手打了一场。

来源:r/battlebots/comments/zljskj/comment/j093214/?utm_source=reddit&utm_medium=web2x&context=3


说到武器测试……

1 Witch Doctor vs Ribbot

Witch Doctor队伍发布的后台视频里提到,Ribbot在测试时出了某种故障,因此本场只能选择竖转配置。Ribbot没有解释前铲背后的设计。

抬下场之后赶紧摸摸热不热

Witch Doctor的武器在对刀之后遭受了一些钝击,被打掉几块,不过视频里没有说这个武器后来的安排……同时前铲的固定螺丝被打掉了一些。

武器和前铲在这个镜头里都能看到
挺大的一块……
一些别的损伤图,武器安装部位也丢掉了一个螺丝脑袋

上面的图片里展示了被打掉部分螺丝的右前铲,而左前铲则有点弯了(下图)。不过队伍在视频里说这些伤害不妨碍修补之后重复使用。

不过好像只是稍微有一点点弯

视频里还介绍了队伍在赛后如何准备下一场。下图里队员Kurtis在用手感受轮子旋转是否顺滑。

队伍需要检查每一个部件是否看上去完好,这可能需要拆掉整个机器,然后再组装起来一遍。和武器相关的部件尤其需要注意,因为它们会承受更大的作用力。

一根电线似乎和框架有了过多的摩擦,下一场应该会得到一些额外的保护

Ribbot队一般不怎么发总结,所以我们只能看到Witch Doctor晒出的“奖杯”——似乎是Ribbot被打烂的一块护甲。

来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qc-ZPhlG8


2 Captain Shrederator vs Quantum

比赛一开始时,Quantum似乎并没有直接咬穿对方。队伍的解释是因为不知道塑料外壳底下是什么。如果底下垫的是AR钢的话,那么结局很可能就像第四季和Blacksmith那场一样,咬进去拔不出来,最后比赛提前叫停。

Captain Shrederator方可能还有另一个不在底下垫钢板的理由:虽然钢板可能可以防止机身被咬穿,但Quantum的压力会导致机身变形。竖直方向的变形很可能会极大影响到机身中心的轴承。

Quantum说自己护甲比较弱,但后来补充说本意是护甲可以在变形时吸收能量,这样被打中后至少不会立即伤害到内部元件

在试探性咬几下之后,Quantum的下一口一下就废掉了对方的武器,后来又废掉了电调(或许可以解释那次冒烟)。

Captain Shrederator没怎么发赛后贴,不过在讨论楼里提到电调的60安培电流不够把外壳转起来,以及他们的机器几乎一直都比重量上限低30磅。最后Captain Shrederator在依然可以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装死,躲过了更多昂贵的伤害。

不过Quantum还是很小心的,因为他们只带了一台Quantum。Quantum的主要部件应该都是是队伍自己用机器打造的,而且艺术性的代价是比较脆弱的防护。

来源:

Quantum图贴: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85103729973023&set=pcb.685103876639675

两队都参与了的讨论贴:r/battlebots/comments/1054tiv/captain_shrederator_vs_quantum_aftermath/

电调导致无法起转来源:r/battlebots/comments/104eyb2/comment/j34v9bt/

Quantum队伍访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i72oVwCJE


3 Gruff vs RIPperoni

如果你没能看到Discovery的全集的话,下面是两个截图,其中可以看到对飞轮技术的图解:蓝色的小飞轮转速比黄色的主武器更快,但重量更轻。旋转方向互逆,以便抵消旋转动量。

武器特写里可以看到中间的金属两侧都夹了塑料。武器的设计思路是击飞对方,而不是伤害为主。

不过本场比赛也是RIPperoni第一次整机测试。此前队伍单独测试过每个部件,也在不火力全开的前提下测试过整机,但并不知道把武器拉满后会怎么样。机器刚开始时工作完好,但是在武器下面的承重前铲弯掉之后,武器开始刮地。队伍心知这种情况下驾驶比不过Gruff,所以依然把武器动能拉满,希望能趁乱打中Gruff造成KO。为了减小电量损耗以备复位之需,队伍关掉了转起来应该也很耗能的飞轮,因此行驶也开始极大地受到陀螺仪效应的影响。不过武器电机一直在工作,因此队伍也很欣慰。

来源:

BB官方社媒发布的节目之中关于RIPperoni飞轮技术的视频片段:https://www.facebook.com/battlebots/videos/716131050119813/

RIPperoni赛后分析:https://www.facebook.com/ripperonirobot/posts/pfbid037EEfuwjwG4VmuQtjhJYKEsGCGLLnit4qZx5N7Hg6vrhSEgqGwpWhnqFDZxxqj7HSl


4 Shatter! vs HUGE

这个对决对于Shatter!来讲是很不利的,因为像HUGE这样高个子的竖转可以绕过大部分装甲、直接击打机身中间,而且Shatter!的锤子会在半空中就碰到HUGE,并因此损失过半的蓄力里程。更何况HUGE的机身是AR500钢板做的,更难做出实际性的伤害。

好吧,其实还是有一点伤害的……手指的地方
打皮带的代价

Shatter!最可能获胜的方法大概是用造型充满了钩子的武器去攻击HUGE的皮带,不过这冒着被武器打中的风险。Shatter!的供电系统从6S电压升到了8S,这带来了更快的速度,但也意味着转向更快,队长兼操作手并没有太适应,于是HUGE抓住了好几次侧面攻击的机会。最后Shatter!在被KO之前只打掉了4个皮带中的一个……

掉了一个皮带,外加一些滑轮损伤

Shatter!的另一个算盘比较剑走偏锋:HUGE第六季和Riptide那场里因为轮子外面的棍子太短而正好卡在了螺丝机关里面出不来,导致KO。如果Shatter!能砍断那些杆子的话,那也有让HUGE因为卡住场地而被KO的可能性。实际上这也是Shatter!在乱晃锤子时的目标,而且他们也真的打断了一侧的杆子。

注意上图地上的金属棍,以及HUGE轮胎里突然比较秃的中心轴。

能打断这种轴其实也挺强势的了。HUGE知道这个是自身设计的缺点,不过出这种事不频繁,而且更换起来比较贵,所以暂时还没改。

HUGE方被打掉的杆子

有那么一刻,HUGE在场地机关槽附近侧面着地,如果断掉杆子的地方正好卡进去的话,会是一个很神奇的KO,不过可惜并没有发生。之后Shatter!的侧面又立刻挨了一刀。此时Shatter!的顶板被掀开,里面摆放的电调开始脱位(放置时电调周边有缓冲垫,因此只凭借顶板固定位置),只能靠电线保持连接。同时机身也开始弯曲,一定程度上导致行驶更不听使唤。(不过队伍评估是还可以修复)

肉眼可见的弯曲,不过三角结构似乎巩固了这个材料的强度

事后检查时,队伍又发现,没有被HUGE直接打中的一侧的电调里有一处连接断开了(下图中间),同时武器电机也和变速箱脱位。这些都导致了武器无法正常运作。

脱位的马达

最后HUGE一个轻便的转身把Shatter!推到了场地护栏上,Shatter!因为无法挥锤而没法复位,不过被KO的时候应该至少还开得动。但是就算开得动,应该也赢不了了。HUGE这场的武器稳定性非常好,而且行驶很到位,给Shatter!造成了Deep Six、Witch Doctor等都没能打出来的伤害。比如队伍带的框架就没法下一场接着用了,不得不直接换上了唯二的备用框架。

非常大的豁口……

HUGE的能量甚至打弯了下图所示的钛板……

不过万劫不复之中稍微比较幸运的是,HUGE选了长刀,因此没有直接打中Shatter!的武器轴。

武器的护甲暂时幸存……

来源:

Shatter!赛前和赛后分析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fpbeW15V0;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NtcGSsnBo

Shatter!博客:https://www.botsfc.com/home/battlebots-vii-post-fight-report-1-shatter-vs-huge-a-big-fight

其余截图来自于OOTA交流群。


5 Glitch vs Riptide

双方都没有发总结,不过我最近发现有个叫OOTA的交流群,里面有时候会有队员透露的消息。很幸运,比赛双方的主力队员都发了许多幕后消息。Glitch的行驶系统不适合加速,一个轮子卡住了(最后被掀翻时可以看到只有部分轮子在转动),而且这场的遥控还出现了明显的延迟。

群聊截图

不过搞笑的是,虽然节目显示Glitch队在深夜赶着通过安全检测,但实际上Riptide通过的比Glitch还晚。更搞笑的是,Riptide本场其实武器有问题。队伍在之前测试时发现,在武器起转后,产生的巨大能量会融化系统里的铝制垫圈,于是在武器停下并冷却时,垫圈就会变形,导致武器无法再次起转。Riptide直到第二场之前才拿到铁制的垫圈来替换,所以本场Riptide不敢停转武器。

赛后

在比赛最后,Riptide尝试把武器转速提到满格,以便趁机测试效果。比赛结束后,垫圈已经没了,而且内部的柱状滚轮也歪得到处都是……不过好在这些滚轮也无处可逃,因此武器还是可以勉强转动,不过可以看到轴承在武器主支撑柱上留下的印痕。

至于最后Glitch翻面不动时的那一击,Riptide方的解释是他们在尝试帮Glitch复位,因为他们相信一个更长更精彩的比赛对两个队伍都有好处。Glitch队长其实也在叫Riptide再打一下,不过Riptide可能没有听见。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不过,最后那一击反而把Riptide的武器打了一个大窟窿。

对于Riptide,他们带了4把武器,其中三把完全相同,另一把形状相同但稍微软一点,所以这些不妨碍他们准备下一场。

对于Glitch,他们其实翻面了的时候是可以行驶的(队伍上传了测试视频),不过比赛最后可能有别的问题吧。

这个视频里Glitch全程都在走动……笑着笑着就哭了

来源:OOTA交流群


6 Gigabyte vs Free Shipping

Gigabyte本次的驾驶员兼队长是大学年纪的Derek,上一届负责发赛后总结的也一直是他。这场应该是他头一次正式开Gigabyte(测试箱太小,而且队伍在比赛当天早上才赶上通过安全测试),所以不是很习惯Gigabyte的转向,没有提前给遥控器限制旋转信号大小。于是开场就在撞墙的同时把屁股交给了Free Shipping……

电弧穿过了这个板,留下了这个痕迹

神奇的事就这样发生了。Free Shipping的某一击使得Gigabyte内部的金属板切进了一些电线(队伍没来得及给处于机身和外壳之间的电线留一些位置),导致Gigabyte框架带电。框架和电机之间产生了电弧(?),于是这时候Gigabyte的旋转无法停止了。

赛后电机化掉的内部

于是机器在疯狂旋转的时候把复位杆怼向了地板,导致断裂,同时持续的能量把电机化成了两半(下图)。

不知道这是不是自造的电调的锅?

不过Gigabyte还是对Free Shipping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的。下图是铰接铲结构遭到的破坏,可以看到中间连用来放置铲子的铁柱都弯了。

好消息是,之后几场比赛里Gigabyte的驾驶应该会更好一些……

来源:Gigabyte赛后总结贴;r/battlebots/comments/1057761/gigabyte_vs_free_shipping_post_fight/


7 Minotaur vs Tantrum

(都没发贴)


另:本届的三位裁判是Lisa、Derek和Fon,其中曾在ABC时期当过裁判的Fon替换了之前的Jason。BB发起人之一的Greg在访谈里提到,实际上Fon是原定的第三位裁判,而Jason是替补未能成行的Fon的。这届Fon终于可以参加Discovery时期的录制了,于是Jason自己卸任了,不是因为有任何争议。

Battlebots第7届世界锦标赛 第1集 赛后分析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