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鼻蛇饲养指南详细篇

正值六月出壳季,猪鼻蛇饲养玩家也涌入了一大批刚开始养蛇的新人。很多人都说猪鼻蛇不好养,对于新手来说不是很好的入门蛇种。我认为说的挺有道理的,众所周知猪鼻蛇爱拒食,因此特别考验饲养者的耐心。大部分新人养蛇都喜欢拿出来拍照、把玩,这就造成了猪鼻蛇的拒食更加容易发生。在此我推荐猪鼻蛇在饲养稳定半年之前别把玩,喂食后未排泄前切勿把玩!!这很可能造成猪鼻蛇吐食,试想一下你刚吃的饱饱的,就开车去秋名山180迈玩漂移甩尾。毕竟猪鼻不是藤原拓海,你也不是AE86,吐食是很正常的。言归正传,我们收到猪猪蛇该怎么办呢?
物种介绍
一般猪鼻蛇是泛指游蛇科猪鼻蛇属(Heterodon)动物的统称,我们爬宠爱好者口中的猪鼻蛇是特指西部猪鼻蛇。西部猪鼻蛇(H. nasicus)是北美洲的一种无毒蛇。蛇体粗壮,长约84厘米。吻端朝上,可用于拱土。颜色多样,大多褐色、灰色、黄色或桔黄色,有斑点。受惊后发出嘶嘶声,颈部膨胀,或干脆装死。卵生,通常在地下产卵10-20枚。目前西部猪鼻蛇是猪鼻蛇属里变异基因最多、花色最多、颜色最多的一种,是最受饲养者喜好的一种猪鼻蛇。西部猪鼻蛇是日型性的地栖蛇类,善于钻土捕食藏在地下的蟾蜍类,约有三成的个体必须经过适当的诱食才能习惯 吃小鼠,所以最好在买的时候就先试过会吃小鼠才买,以免买到拒食的个体。虽然猪鼻蛇有后槽牙,但它们的毒性很温和,只足够瘫痪蟾蜍,不足以影响人类。除西部猪鼻外,作为宠物蛇的还有三色猪鼻蛇(南美猪鼻蛇属,Lystrophis)、东部猪鼻蛇(H.n. platyrhinos)和马岛猪鼻蛇(马达加斯加Leioheterodon属)等。




被猪鼻蛇咬后并不一定会手肿,因个人体质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我也被咬过几次,但每次都没有任何肿胀。因此,不要轻信所谓的猪鼻蛇有毒这种说法,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除非你认可我是百毒不侵的金刚不坏之躯(手动滑稽),这么一对比你还觉得猪鼻有毒的说法科学吗。


饲养设备
一个饲养盒、一个水盆、些许垫料、一个加热垫和一个测温器/温控,只需要这些就能养好一条健健康康的猪鼻蛇。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明明是大几百上千块的东西,饲养设备却如此简易、如此廉价。但养好猪鼻真的不需要多高大上的饲养设备,不用灯具更不要造景,唯一不可缺少的是你细心的照顾和耐心的等待。一般刚出生不到20g的小苗子用小号人渣饲养盒即可(19cm*12.5cm*7.5cm),20g~50g的大苗可用大号饲养盒(32cm*22cm*15cm),50g以上的猪鼻蛇推荐用长60cm~80cm宽30cm~45cm的环境中饲养,即不会拥挤又不会过大而导致缺乏安全感。如果不差钱也可以定制蛇柜进行饲养,尺寸参考上方数据。水盆不需要很大,可以使用人渣盒配套水盆,水盆最大直径推荐别超过一个手掌。猪鼻是偏好干燥的宠物蛇,不需要特别高的湿度,蜕皮时可适当增湿。温控可以选择西法温控,测温枪买个几十块的工业测温枪即可。加热垫推荐买可调节加热垫,这样可以通过调节控温,省下一个温控的钱(个人推荐还是使用温控最好);也可用电热膜或其他加热设备配合温控进行加热。

关于食物
关于食物是猪鼻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了,猪鼻作为一个挑食的主,时不时就突然不吃小鼠这是很常见的。猪鼻蛇偏好带腥味的食物,如三文鱼、饲料小鱼等鱼类食物、蟾蜍、壁虎、麻蜥等。但我极不推荐以这些食物为主食!!!极不!!!鱼类水产的肉质相对疏松且并没有小鼠营养丰富,长期喂食不仅会挑食,甚至可能会变成僵苗长不大。麻蜥、壁虎等体型较小,如果作为主食将会增加成体、亚成体的饲养成本(翻几倍的成本可不是开玩笑的,分分钟吃穷你),而且壁虎、麻蜥携带寄生虫和病菌的概率远大于人工繁殖的小白鼠。这时候你可别小机灵一动,说那我喂蟾蜍当主食吧,他们野外也是吃蟾蜍的啊。蟾蜍虽然开食简单,但麻烦也会接踵而至。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寄生虫裂头蚴,这种寄生虫在潜伏期你几乎无法发现,当蛇出现摇头晃脑等症状时基本就是死刑了。裂头蚴学名为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是蛙类。如果蛇不幸吃了携带裂头蚴的蛙类而未能发现,裂头蚴会穿过肠壁、腹腔,在身体其他部位移动,甚至进入脑内吸取脑细胞营养发育长大。这也是为什么感染裂头蚴的蛇会摇头晃脑的原因之一。如果猪鼻蛇不吃小鼠,可以尝试用三文鱼、壁虎等刮蹭小鼠后在猪鼻蛇面前轻缓的晃动,吸引猪鼻蛇进食。猪鼻蛇一天两天不吃不用着急,爬行类不是哺乳动物,几天不吃是很常见的。如果一个多月不吃那么可尝试进行诱食,只有你投入足够的耐心,没有猪鼻蛇会因为拒食在你手上死去的。


关于垫料
垫料目前有玉米芯、木屑、纸巾以及赤玉土比较多人用,那就来说一下这四个的利弊吧。玉米芯吸水性强,适合给猪鼻蛇制造相对干燥的生活环境,猪鼻蛇原产地就是相对干燥的。但去味一般,而且容易发霉。在北方等干燥地区会相对适用,南方遇到回南天基本就两三天一换,不然湿度很大而且很容易长霉菌。木屑的储热能力比玉米芯要强,这也意味着温度的起伏会比玉米芯小。但木屑存在刚开袋时味道重的缺点(仅拿本人使用的chipsi木屑说事,切勿使用养仓鼠的木屑等粉尘严重的木屑,会造成猪鼻蛇呼吸道堵塞),推荐用之前在通风处晾半天左右散味。虽然这个味道说是原木的味道,但是个人感觉气味太大会影响蛇收集气味分子的能力。木屑的吸水能力较一般,但吸味能力良好。纸巾适用于饲养苗子的时候使用,方便更换而且不会误食(那种发起疯来吃纸巾的猪鼻是例外…)。但没任何储热能力,导热也直接跟饲养盒的导热挂钩,需要控制好加热垫温度才能防止突然的降温导致吐食。赤玉土的吸味能力很强,粪便的包裹能力相对比木屑好,遇水会成团。较干燥,适合猪鼻。但重量会比前三种重很多,需要考虑饲养设备的称重能力是否可以承担。赤玉土的储热相较木屑要差,导热比木屑好(三厘米以上厚度可能造成底部跟表面温差过大)。总结:玉米芯能在北方地区代替木屑(有些地方有供暖,不用考虑加热问题,直接考虑湿度方面),玉米芯在南方不推荐使用,;木屑用前需要通风散味,尽量选用粉尘小的木屑;纸巾适用于相对小的容器内使用,推荐带苗子时使用;赤玉土使用时别铺太厚(整体加热可忽略此条),如果是爬柜需使用承重能力较好的架子。




温度与躲避
猪鼻是饲养温度是28~31℃最佳,但也有喜欢“高温”饲养的饲养者,他们是常年热区31~33℃。我本人是热区恒定30℃,喂食后一到两天会升温到31℃促进消化。饲养时切勿突然降温或者突然升温到35℃以上,突然的降温会导致猪鼻蛇吐食,突然的高温也可能造成猪鼻蛇的暴毙。猪鼻蛇拒食往往跟温度不稳定有关。当温度是高是低时猪鼻蛇会拒食以防进食后无法消化,保证好温度的稳定性是养好猪鼻蛇的要素之一。关于躲避物,我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躲避物能让猪鼻蛇在大环境中更有安全感,但我不会给过大的饲养环境。当猪鼻间歇性出现拒食时,可以提供躲避物后静养,再尝试开食。养好一条猪鼻跟有无躲避物是没什么关系的,主要是饲养温度是否能稳定。猪鼻蛇会出现季节性拒食,常见于公蛇。每到秋末冬初,部分猪鼻蛇就会胃口大减。遇到这种情况不用过于担心,如果是成蛇可以进行冬化,如果是苗子则不需要降温,等待开食即可。猪鼻蛇拒食不拒食并不能反映健康状况,分辨是否健康的关键在于拒食后体重是否会迅速下降。如果拒食一个月体重才下降1g左右,那绝对是正常的拒食,不需要担心是否生病或染上寄生虫;如果拒食后几天之内体重几克甚至十几克的下降,而且背部出现明显的竖向褶皱,则需要考虑是否饲养不当导致猪鼻蛇患病。如果猪鼻蛇身体出现异常情况,请立刻询问有经验的饲养者如何应对,如果条件允许推荐送至宠物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