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好题?最新模拟!武汉二调?深圳一模!【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啊哈哈哈,笔记来喽!在这里只做优秀的笔记!
今日主题:模拟好题?练习应考?找到方向!看懂趋势!
在这个视频中我总共做了两篇笔记,第一篇笔记比较细致,删除了在评论区显示,你可以在笔记这一栏中找到我;而这一篇笔记只记重点东西,只有知识点。
1️⃣信息类
- 已知关键词“审美”,回到原文+概括
去找关键词,定位原文,可以先看材料来源,毕竟标题能总结
走红原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找“慢生活”有什么审美体验,把主语改为这部片子
以审美为关键词就能检索到答案
- 态度
找:原文中支持、反对、中立
2️⃣现代文
- 多次写什么有什么用
结合原文,分布说明
- 有什么效果→作用题
从题目给的方向入手,找人物情节环境主旨方面
- 含义题→概括题
定位+概括
举例:

- 视角→情节手法
视角是一种叙事角度,是情节手法考法中的叙事特征
举例:

- 小说、散文、诗歌
- 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主旨(往往为了揭露现实、反映现实)
-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有象征性)、语言(优美)、表达技巧、思想情感(丰富)
- 散文:对象、结构、背景、情感(聚)
小说→散文
淡化了人物形象、情节: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可以答他情节和情节之间关系不大,但是从头至尾有一个凝聚着的的主旨,明确的主旨就是神
延伸
比如答散文哪里体现小说化,能说出来他有小说的人物,他有小说的情节,他有小说的环境;
同理,小说散文化,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可以答他情节和情节之间关系不大,但是从头至尾有一个凝聚着的的主旨,明确的主旨就是神
同理,小说诗歌化,诗歌特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就可以说小说有各种各样的意象,运用了很多诗歌中的手法,情景关系很诗歌化,着重于去抒情,语言非常的优美,辞藻华丽
3️⃣文言文
- 寿春
地名
- 檄文
诏书
- 中外
中央和地方
4️⃣古诗
- 千万别记套路
内容曲折:不直说
结构精微:细致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 苏 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旷达
对此无情的人生,词人的态度却很乐观,“不用思量今古”,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
①参寥子:即诗僧道潜,常与苏轼相酬和。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道潜。②谢公:指谢安。《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沿水路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恸哭而去。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词的开头,以风向多变以及潮水涨退等景象暗指世事的无常,表意比较含蓄。
B.“几度斜晖”以转瞬即逝的黄昏,表达诗人对相聚美好却无比短暂的伤感之情。结合全文
C.共赏西湖、访春山之雅事,“空翠烟霏”之妙趣,都强化“诗人相得”的意味。
D.诗中的情景涉及古代、往昔、眼前、来年等时间维度,气度恢弘,情感深挚。
16.古人常以“进”“退”代指官职的升、降。苏轼的这首词与另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反映“进”和“退”之忧。请结合这两首词分析。(6分)
概括情感:忧、旷达在何处、怎么写
世事无常、身不由己、友人、担心不能隐退
周瑜 事业 情场 自己 贬谪 壮志
①这首词:诗人升任京官,却希望自己不要像谢安那样无法归隐、更不要让朋友像羊昙那样痛哭故人,隐含世事难料、身不由己的担忧。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人被贬黄州,以周瑜情场和战场的得意来反衬自身的失意,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闷。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victory!!
对了,统一一下意见,各位有没有对笔记原文件的需求,最近两个月把“2023高考系统课”的笔记做完前后,可能会像奇哥一样把笔记文件放到云盘中供大家免费食用,如有需求可以私信、评论来告诉我 (笔记格式是PDF格式,使之不漏标记,并且我还进行了精简,还把整体颜色加深满足打印的需求)
效果实例,方便的话可以去看看:https://www.aliyundrive.com/s/HJCW7ef9f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