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早期发现儿童孤独症?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著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不良预后。

一.如何进行早期识别呢?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提出了“五不"行为识别原则:即不看,不应,不指,不语,不当。
1. 不(少)看
指目光接触异常,孤独症患儿早期即开始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
2. 不(少)应
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家长较早发现孤独症的表现之一。
3. 不(少)指
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4. 不(少)语
多数孤独症患儿存在语言出现延迟。
5. 不当
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二.两岁前儿童出现以下表现,请家长高度重视
3-4个月
不笑或对外界逗引没有反应,不认识父母,不会自己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5-6个月
他们的眼睛还不会追随物体,不能辨别熟悉的人和陌生人的面孔;对外界的一切缺乏好奇心,表现得漠不关心。
7-8个月
对玩具不感兴趣,别人要抱他时,不伸出手臂。举高时身体僵硬或松弛无力,不喜欢将头依偎在成人身上,没有喃喃自语。
9-10个月
不会爬行,不会用手支撑,不会双手交替拿东西,饮食单调,拒绝改变饮食习惯,不愿咀嚼食物,拒绝吃硬的东西。
10-12个月
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独处时呈满足状。长时间哭叫,常刻板行为(摇晃身体、敲打物品、玩手等)。拿着玩具不会玩,只是重复某一固定动作。与母亲缺乏目光对视,对声音刺激缺乏反应(常常被疑为耳聋),不会用手指人或物品,不会大人顺手指去看,不模仿动作,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单调,或莫名其妙的声音,不模仿发音,更没有有意义发声)。
21-24个月
睡觉不稳,有时甚至通宵不眠。喜欢看固定不变的东西,有刻板的手部动作(如;旋转、翻动、敲打、抓挠等)。肌肉松弛,常摔倒。缺乏目光对视,或对视时间短暂。没有好奇感,对环境的变化感到不安或害怕。常随心所欲不停地跑,对父母的斥责与召唤充耳不闻,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非常难带。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