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刘成华|水墨之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22-06-11 11:16 作者:丹青追梦  | 我要投稿



【艺术家简介】


刘成华,别暑龙山主人,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书法家协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考官,全国教师书法展評委。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营口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大石桥市文联副主席、秘书长,大石桥市书画院副院长,山西太行山国画研究院高级顾问,共青团中央中高级人才培训中心教授。刘成华篆、隶、楷、行、草五体兼备,20余次入展全国展,并多次获奖。作品被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全国高铁展播。书法论文、美术評论在《美术报》、《书法导报》、《亚洲美术》、《羲之书画报》、《辽河》、《鸭綠江》等报刊发表,其中论文获全国铜奖。书法教育获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宋庆龄基金会伯乐奖。


【作品鉴赏】

论美术界的“实验艺术”对书法艺术的冲击

作者:刘成华

一、 引论

2007年5月,《墨痕》美术导刊第37、38期连续刊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钱海源《解读巫鸿》的文章。该文以国际政治形式、文化全球化为大背景,用铁的事实,严密的逻辑,雄辩的语言披露了巫鸿神秘的面纱,揭穿了巫鸿在中国美术界致力于推行美国对华文化战略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实验艺术”的政治图谋,警示了中国美术界乃至中国文化艺术界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要想打胜这场反思想颠覆、反文化侵略、保卫中华文化的伟大战争,就要像在20世纪30和40年代,动员全民族参加抗日战争那样,去激发和调动全国人民参加这场保卫中华文化的伟大战争。

二、“实验艺术”的实质

要解读“实验艺术”,首先要了解巫鸿其人。巫鸿,美籍华人。196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年至1978年在故宫博物馆古画组和金石组工作。

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年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巫鸿主业是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论,后期转向研究当代艺术。1998年,他成为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成员,同时他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巨额研究经费。2001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搞了一个被中国政府禁止展出的“前卫美术作品展”,并获得美国巨额经济效益,国内追随者和吹捧者赐封为“国际知名的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和实验艺术的学者”。

其次,通过巫鸿于2002年11月在广州策划的《三年展》的作品中,可窥见一斑。

作品名称:《再造董存瑞》(图略)

作    者:外籍华人 杨诘苍

作品出处:《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年-2000年》,广东美术馆编印同名画册。

《再造董存瑞》的寓意,就是“将作为国家宣传工具所造就的英雄理想造型”,“再造得使他消失和化为乌有”。

作品名称:《十二平方米》(图略)

作    者:张恒

作品出处:《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年—2000年》,广东美术馆编印同名画册。

作品寓意:全身涂满了蜂蜜的当代艺术家张恒裸体坐在厕所中,让苍蝇叮着“文化”和“艺术”。

2006年5月21日,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实验空间”的当代艺术作品展》中,展出了四川成都美术音乐学院20多位学生的作品,其中展示了该学院一位22岁的大二女生自拍隐私部位的一组摄影照片。

作品名称:大红门(图略)

作    者:张宏图

作品出处:《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

作品寓意:利用故宫一扇大红门样式,采用男性隐私部位的形象作为门钉进行排列。其目的是“改变门在中国传统中有关权利的象征性含义,以一种政治讥讽的视角方式消解门的封闭性概念”。门的含义很多,国门、家门、都是门,没有门的概念是否意味着不要国的界限和家的概念?消除了“权力”,那还能成为一个国家吗?此件作品所指的是要社会主义中国消除国门的“权力”,成为某大国的附庸。

通过以上一组“政治波普”和恶俗“行为艺术”作品表明,这些画作者思想的阴暗与心灵的恶毒,他们的自由与民主已越出了社会良知和公德的底线,他们的艺术已成为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的宣传工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巫鸿为代表的“实验艺术”的本质是反政府、反社会、反人类、反文化、反艺术、颂扬假恶丑的行为艺术。这种艺术敢于与中国的官方艺术发起挑战,敢于与政府所坚持的“传统艺术”,即“二为”艺术分道扬镳,赤裸裸地暴露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开展的一场文化思想和精神的侵略战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三、“实验艺术”对书法艺术的冲击

巫鸿在中国推行的“实验艺术”决不是偶然的、孤立的,他是美国对中国文化、思想和精神侵略的先行者和马前卒。无独有偶,2001年7月,《参考消息》和香港《广角镜》月刊几乎同时披露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泡制的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其险恶内容如下: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接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信条。给他们制造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的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4、时常制造一些无风三尺浪的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因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的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略的策略。

5、不断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词来攻击他们自己。

6、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传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就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一定要不折手段。

7、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的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了。

8、要以我们经济和技术的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来,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

9、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于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观。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10、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一切的敌人,和可能成为他们的敌人的人们。

2000年5月10日,《参考消息》转载同年4月9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的题为《间谍与文人副标题为中情局是怎样迷上文化的》一文,文章作者刘易斯拉帕姆,揭露美国政府中央情报局变成“文化部”,不折手段地与世界上各个国家进行文化战,用金钱从世界各国收买和招募一些思想和文化界的名人,成为美国宣传机器的传声筒。

   通过以上文字,有助于我们弄清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是怎样在“文化全球化”的美妙动听的词语掩盖下,向中国推销“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对我们国家开展一场隐蔽的文化、思想和精神的侵略战争。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生命的艺术,是一种对东方式的艺术生存状态的反思和审视。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艺术中的艺术”!他的审美基础是文学、哲学、思想学、历史学以及东方的审美学。因此说,书法作为艺术中的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巫鸿推行的“实验艺术”以及美国向中国推销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冲击,其表现为:

1、中国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侵蚀 ,使生命的修为变得有些陌生,中国文化中诸多生命情趣、文化精神在“实验艺术”、“现代性”中大面积丧失。部分人向往的是西方的价值观,甚至用低劣粗俗的书法作品去讨好洋人,丢掉了人格、国格。

2、国际书法的审美共识尚未建立,加之一些人全盘否定 “五四”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艺术,致使东亚国家之间甚至出现了对于书法文化话语权的争夺,日本对于本国现代“书道”的西方宣传攻势,使中国书法国际性空间在缩小。

3、“实验艺术”导致了书法的世俗化,不少书家只局限于书法技法,沉醉于“书法与金钱”的关系网中,使书法沦为“书法卡拉OK”,有的一夜之间成为书法家,有的被西方炒红,成为国际书法家,但作品却是粗制滥造,低级庸俗。

4、美术中的把吃死婴、展览死尸、当众表演性行为和杀虐动物等一类颂扬假恶丑的极端的“行为艺术”,感染了书法也趋于“行为书法”,用女人的身体和毛发写字,制造了女体书法,特意把汉字丑化,把汉字写得七扭八拐,对书法的本质和人文精神进行颠覆。

5、西方的抽象艺术、日本的现代书道,使某些书家也用西方眼光看中国书法,从而将中国书法“非中国化”,诸如非文字书法、后现代行为主义书法、新英文书法、使中国书法进入一个尴尬的非文化境地。

以上五点,是以巫鸿为代表的推行“实验艺术”、“后现代主义”、对中国书法造成的严重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书法界的有识之士高度关注和警惕。

四、构筑反文化侵略、反思想渗透的防线

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艺术,他的发展是伴随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说,中国书法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殊艺术门类,必须保持他的纯洁性、民族性、文化性,必须固守他特有的精神家园。为此,在这场反文化侵略、反思想渗透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二为”方向是反文化侵略、反思想渗透的坚固防线。

早在1979年第四次全国文化大会上,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 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又说:“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发展文学艺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为生活而艺术,为发展而艺术,为人民而艺术。文学艺术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激励人们向上的斗志,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说:“要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确保书法事业发展的正确导向。”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这是繁荣发展书法事业的先决条件,也是反文化侵略、反思想渗透的坚固防线。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是反文化侵略、反思想渗透的坚固堡垒。

中华民族是崇尚道德的民族,道德观、人生观、人文精神的提升对于艺术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价值。崇高的道德,完美的人格从何而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还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通过学习,能达到“仁”就是最崇高的人格。有了崇高的人格,才可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我们的人生观应该是与国家、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价值观应该是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创造出丰富多彩、具有感染力、震撼力的艺术精品;我们艺术观应该是不以功利为目的,而是应该继承、发扬、光大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通过心灵、通过艺术作品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我们的艺术成为世界最优秀的艺术,我们的民族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3、读书、临帖、悟道,创作是反文化侵略、反思想渗透的锐利武器。

读书,一要读中国传统经典的书;二要读文化史、文学史、艺术史、书法史;三要读现代美学、现代审判心理学的书。读书的目的,一是提升人文精神,培养人格理想,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二是增加传统文化积累,涵养气质和字外功夫。

临帖,是书法家终身的修炼,也是学好书法的不二法门。要从“实验艺术”、“行为艺术”中取得捷径,获得名利,只能对书法传统的破坏。中国书法的经典,给后人留下了永远都有重新阐释的空间,永远跟随时代前行,这是毋庸置疑的。

悟道,是消化读书,临帖的过程,是整合、提升、转化已有积累的过程,是培养对文学、哲学、美学和姊妹艺术通感能力的过程,是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过程。悟道,要悟出宇宙之道,悟出社会之道,悟出人生之道,悟出艺术之道,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守得住精神。

创作,将个人的理想、抱负、精神、才情融入作品中,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具有震撼力、感召力的精品力作。

读书、临帖、悟道、创作是学好书法艺术的终南捷径,也是反文化侵略、反思想渗透的锐利武器。

综上所述,虽然巫鸿在中国推行的“实验艺术”对书法艺术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中国有良知的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对真善美的人类文明和艺术珍品,对假恶丑的精神垃圾,是有很高的鉴别能力,对于美国人民创造的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艺术的优秀成果,中国人民和中国的文艺家都会以开阔的胸怀,认真加以了解、学习、研究、借鉴和吸收,作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营养。中国书法艺术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后,以其伟岸的雄姿一定会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此文  2008年获《书法导报》全国论文大赛三等奖)



刘成华|水墨之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