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之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超越”达尔文主义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将“环境调控基因的表达机制”和“突变基因的形成机制”几乎画上了等号。为了解释达尔文主义不能在概率学层面上形成复杂的生命系统。但达尔文主义之所以能够在解释适应性进化上具有普适性,是建立在这种“不定向突变被选择造成(适应性)进化”几乎不需要其他分子基础。但现代进化理论则不然。调控与形成的区别在于。调控是建立在已经形成的酶系统和生理基础(含蛋白质结构)上进行的。以经典的大肠杆菌在低糖胁迫下操纵子合成半乳糖苷酶为例,乳糖从进入细胞膜,到转化、酵解、放能,表面上看是环境信号在促使基因转录、翻译,实际上这种遗传信息想要发挥作用,是不可能离开细胞内原有的酶系统和生理结构的,换句话说,如果细胞缺少这种环境信号的特异性受体,缺少信号通路,缺少解除抑制的蛋白质等等等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完成在低糖胁迫下完成这个生理过程。
似乎这就是只有少部分细胞保留“超突变”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