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不经意间入镜的老双巴们
都是实体扫描和拍摄,画质欠佳。
第一张:1995年11月,我站在斯大林广场上,15路JLY6121S在对面本色入镜,其它车辆:对面半截红车708BK6141铰接、我身后蓝白涂装是702WK141单机。

第二张:1997年10月,斯大林广场改名人民广场后不久,我与母亲在广场上,身后入镜两辆双巴:前车15路JLY6121S,后车老709JLY6122S(此照片即我的头像),两条现已合并的线路同框了。其它:对面老533(与老709重合)或534的6米小巴,型号不详。

第三张:1996年1月,我与父亲在傅家庄,身后为401(现5路)车场,圆顶丹拿珍宝、方顶丹尼斯/珍宝均有入镜。(此照片被我用作QQ头像)该张照片后续:我们一家沿滨海中路走到老虎滩坐102(现2路)。

第四张:大约02年,父亲的老同学来连游玩,在人民广场留影,对面16路CFAC6100SGO入镜(19路同型号双巴我记得没有盼盼木门的广告),此车是老双巴中唯一在中山路跑到报废,没有中途退出的。

最为遗憾的是我爷爷,他在90年代末曾来连暂住,我几乎天天缠着他出去坐车玩,所以15、22、老709、408、409都是承载着沉甸甸回忆的线路,而他第二次来连是在2008年,正好赶上大连双巴空窗期,没等到新双巴上线就去了,前几天又是老人家的祭日,令我无限伤感。当时我和爷爷都不会用相机,所以没有留下任何影像,只能凭记忆用文字来记述,详见我以此为原型润色而成的上一篇专栏。
第二个遗憾是家母的大姑,也就是我的姑姥姥,她也是在90年代末来连暂住,我曾与她也一同坐过22、408,还在22星海三站(现医大二院)由家母留过影,入镜的JLY6101S我清楚记得车体广告标语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惜该张照片疑似在搬家时丢失了,至今没有找到,甚是可惜,如今她老人家也已故去多年,曾经的回忆已不复存在。
作为公交迷,真正的初心难道不是童年的回忆吗?有时候藏在每一辆公交车背后的故事才是最精彩的,欢迎与我年齿相当的车迷提供老照片和埋藏心底的好故事。
接下来讲哪段回忆,原611(现35)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