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4个步骤讲透阅读理解刷题绝技
1:我是少明老师,专注语文阅读理解提分;
2:已经帮助10787位家长;
3:学员阅读理解普遍高分,甚至满分;
si信我发你
1:《阅读理解100篇》电子版;
2:100页小初高阅读理解技巧;
有一位来自河南的家长向我提问:“少明老师,我一直看到你分享阅读理解习题,但是我一直觉得孩子刷语文的阅读题,实在太耗时了。有时候甚至在想,这些阅读理解真的有效吗?”
我深刻理解这位家长的疑虑,也明白为什么孩子做了那么多题,却未能见到成绩上的提升。
这就好比是在用错误的导航前进,越走越远,却不自知。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如果你选择了错误的星座作为导航点,你将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最终可能迷失方向。
在阅读理解中,这个错误的思路表现在:先练习中考真题题或者模拟题,然后试图从中找到通用的“套路”,再将这个“套路”应用于其他题型。
这个方法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你是否也曾暗自担忧,因为你的孩子可能也在这样做题,而且越做心越虚。
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从一个特定题目中提炼出的“套路”很难顺利应用到下一次的考试中。
那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
其实
问题在于做题的顺序不正确
今天,少明老师将分享一个正确的思路,这也是一个迄今为止鲜有人传授的方法:正如一句至理名言所说:“人无法思考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因此,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坚实的知识体系和题型意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做题时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有效地反思,最终形成有力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
你可能会说:“少明老师,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太困难了!”好的,让我为你举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方法的运用:就像在探索未知的星空中,你必须先了解各个星座的位置,才能在夜晚的黑暗中找到正确的导航点。这个方法不仅能让孩子更加自信地面对阅读理解题,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最终取得成功。
第一步:了解题型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阅读理解题型的基本分类。尽管每次阅读理解的选文和问题都不尽相同,但背后的考核要点和视角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我们致力于深入研究阅读理解,分析各种考点和题型,从中推导出阅读理解的常见考核角度。最终,我们总结出了八大题型,以及包括21个具体小题型在内的分类。这八大题型分别是:
1、内容概括题2、内容理解题
3、核心要点题4、人物描写题
5、环境描写题6、句子赏析题
7、标题解析题8、词语理解题。
可以说,在中考的阅读理解部分,大约有90%的题目都可以归结为这八大题型和它们的不同组合。
第二步:查漏补缺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举例来说,以2017年陕西中考题《莎拉的夏天》为例,其中有一道问题是:“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这一步骤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选文中的关键信息,确定特定句子或短语的作用,从而更准确地回答问题。
第三步:答题思维模式
第四步:分析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和文章分析的能力 前面所述的方法和技巧虽然至关重要,但仅仅涉及了技术层面。
要真正在阅读理解中取得显著进展,必须深刻领悟阅读的本质——理解。而且,你需要能够将对一篇文章的理解迁移到其他文章中。因此,真正的理解是阅读理解的核心要点。让我们从“理解”这个关键点开始。
为了真正理解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这非常重要。请牢记以下要点:
1. 读完文章后,要对其内容有清晰的了解:谁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who),故事发生在哪个地方(where),故事中发生了什么(what)。
2. 必须明确作者写作的目的:为什么作者要写这篇文章(why)?
3. 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文章传达了什么核心信息,教给我们了什么道理(注意,要超越表面现象,深刻理解文章的本质)。
4.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看看他们是否在故事中扮演了主要或次要的角色,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
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用个人主观情感代替对文章的客观认知。具体来说,不要陷入自己的主观解读,只凭一些片段或细节来判断文章,而要依靠文本的明确信息进行分析。
2. 理解并非简单的读后感。不要简单地就文章表达的意义发表主观意见,而是要确切地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人物和中心思想。通过培养这些能力,你的孩子将能够更自信地面对阅读理解题,更好地理解文章,最终取得成功。
3、要明确文章的中心主旨,即它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道理(注意:要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此外,要分清文章中的人物主次,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
强调几点重要事项
1. 不要用个人主观认知代替对文章的客观分析。具体来说,比如我们看到一篇文章《最后的黄豆》中,我们可能认为其中的爷爷是一个性格坚强而倔强的人。
然而,有些同学只看到了爷爷最后留下了一把金子打成的黄豆,却没有告诉孙子。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爷爷很有心机。实际上,文章所要表达的是爷爷嚼黄豆的细节,而不仅仅是金子打成的黄豆。
因此,我们在分析文章时必须依据文本,不要凭个人想法去猜测。
2. “理解”和“读后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理解绝不仅仅是发表个人主观看法,而是要非常明确地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人物和中心思想。理解要有事实依据、有情感依托。
3. 忠于文本,忠实于原文,不要臆想、不要捏造。我们不能随意在文章中增加不存在的情节。以2017年高考题《天嚣》为例,问到为什么结局被称为“美丽的谜”。许多学生给出了各种答案。实际上,之所以被称为“美丽的谜”,是因为我们不知道那个人是如何来到那个地方的(这正是一个谜啊)。然而,许多人都加入了自己的臆想,反而不能得分。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解题小技巧,掌握它们可以大大提高你的阅读理解准确性。
1. 在理解文章时,学会定位:核心人物、次要人物、场景以及提示语的位置。
2. 在阅读问题时,特别注意选项与原文句子有何不同之处。如果选项本身存在逻辑错误,可以依靠逻辑思维和常识来排除选项。
3. 在推理题中,一定要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推理,切忌想得太多。同样,也不要简单地认为与原文不一致的概括选项就是错误的。你需要通过理解的方式来验证该选项是否是原文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4. 正确答案经常会出现同义替换的情况,因此请记住这八个字:形同义异,形异义同。
最后,我希望通过阅读少明老师的回答,你对阅读理解有了全新的认识。相信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习语文一定会变得轻松愉快。
如果语文阅读理解丢分多,我将与你分享阅读理解提分核心秘籍!
第一步:专注语文阅读理解,集中攻破题型,迅速获取分数。将语文学习的70%的时间用于阅读理解。快速建立知识体系,也就是5大核心34组专业术语!(不知道是哪些,微信老师:534领取)
第二步:不要一起混合不同的题型,把所有的阅读理解题型归纳整理好,按照题型分类进行刷题,只专注于特定的题型。共有8大题型21种小题型,需要了解具体的题型介绍,请私信我获取(821题型)。
通过彻底刷题,你会发现别人看到的阅读理解习题都是新题,而你看到的阅读理解习题都是旧题(万变不离其宗,都在821题型里)。
第三步:把我们配套的200多专项习题拿出来,学完一节课,就复习配套的习题,一个题型回了,背后的几百道题就会了。
一定要记住,考试不考原题,但是题型会反复考,一个题型就是一个新的台阶,成绩自然就慢慢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