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发力原理

以肘关节的相对运动来说,反手发力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肘关节前后运动为主的,按照一般的说法,这是推拨,快拨,此种发力方式会拓展出反手弹击技术,反手贴挡技术。还有一种是肘关节相对不动的,以小臂往前发力为主的,此发力方式会拓展处反手撕,反手拉球技术。需要注意的时候,业余还有“第三种”发力方式,那就是靠手腕发力,这种肯定是错的。任何时候手腕发力都是从动的,是肘前后运动的辅助,或者是小臂发力的辅助;任何时候,都不能以手腕发力为主,就算是拧拉也需要小臂去带动。
以身体发力的多少来说,反手发力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顶胯较少的,这种情况下身体发力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控不住,尤其是中近台反手技术。业余的最大毛病就是太想发力反而发不出力,引拍幅度太大,中近台很容易被来球顶住的,这就反而没法发力了。另外一种就需要身体多发力,引拍幅度要充分,尤其是冲下旋,还有就是退台拉球,这个时候业余的往往引拍幅度不够,这就肯定发不出力。要想发力,不能只是想,你得引拍,还得靠身体去引拍,引拍幅度不够,根本发不出力的。这就像张弓搭箭,你不拉开弓,出去的箭肯定没劲的。
业余反手之所以不稳定,或者说发不出力,主要还是发力原理不清楚。该怎么发力,该哪个部位发力,如果搞不清,反手技术肯定很难提高的。
为什么要练基本功,这其实就是让你搞清楚发力原理的,通过实践去搞清楚原理,同时学会身体的控制。理论和实践,一个都不能少。切忌,反手盲目的甩手发力,因为这是不规范的,就算偶尔能打上一板高质量,但长期如此,技术是没法进步的。
乒乓球技术不是一开始就很完善的,尤其是反手技术,基本上是到波尔和王皓这代人才完善的。何谓乒乓球技术?实际上它就是一种发力动作的规范化 ,规范的作用,一是稳定的上台,二是能打出高质量。业余的有些球友喜欢“瞎练”,这是不对的,乒乓球1890年发明的,一百多年后反手技术才发展完善到如今的水平,你自己瞎练,那是浪费时间的,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首先要尊重“技术”,你才能提升技术,乒乓球技术的规范化是极其重要的。不要想着自己随便摸索,那必然是绕弯路。当然了,这倒不是说你要练得和张继科樊振东一模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生理构造不同。但即便如此,规范化依然是学习乒乓球技术的最重要环节,总不能每个人都去创造一套新的技术规范,那显然是无意义的绕弯路。
总而言之,反手发力有两种“形态”,一是肘关节有前后推送的推拨,二是肘关节相对固定的小臂发力模式。另外,身体发力有两种模式,一是身体带动为辅助,手臂主要发力的中近台技术;二是引拍充分,身体大幅度发力,手臂随动。手腕,小臂,肘关节,身体,这些是关键的控制部分,一定要搞清楚原理,这样学技术就是事半功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