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资料精讲

2023-02-18 22:24 作者:凌锋200310  | 我要投稿

以下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资料精讲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资料全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注:本资料查找使用方法见文末!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资料精讲部分摘录:

1均衡[中山大学2002研]

答:均衡是在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的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进一步地,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变化最终趋于静止之点的均衡状态。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2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中国地质大学2005研;西安交大2009研;中央财大2010研;北邮2011研;华中科大2003、2016研]

答: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阿罗分析市场一般均衡时得出的一个定理。阿罗认为:用投票的方式不可能把个人的偏好集中起来,形成合乎理性的社会偏好。即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资料精讲

3帕累托改进[对外经贸大学2008研;首都经贸大学2008]

答:帕累托改进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一个社会的某种既定状态,可以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的情况。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4谈谈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社科院研究生院2003研]

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经济学的三种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均衡状态,所以可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角度来区别和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三种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给定的情况下,二者的交点即为均衡点,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此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均衡点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静态分析。

(2)比较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均衡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3)动态分析是指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例如,蛛网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分析。

5补偿预算线[人大2004研;华中科大2006研;西安交大2009研;西南大学2012研]

答: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用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具体来说,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可以取走消费者的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相反,在商品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假设可以对消费者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货币收入补偿,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到得以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

6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华中科大2005研;人大2005研;西安交大2008研;中央财大2004、2009研]

答: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或者说,隐性成本是指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隐性成本包括:①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设备的折旧费等;②厂商自己投入的资金的利息、企业主为该厂提供的劳务应得的报酬等。其中第二部分又被称为正常利润。

经济分析中,把正常利润作为成本项目记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之内。正常利润之所以作为产品的一项成本,是因为从长期来看,这笔报酬是使得企业主继续留在该行业(从而该产品得以被提供出来)的必要条件。否则,假如厂商产品的售价仅能补偿工资、原料和固定资本的折旧费,企业主将会把他的资金转移到别的行业,该产品将不会被提供给市场。所以包括正常利润在内的成本,具有产品得以被提供出来所必须支付的代价的含义。总之,所谓的隐性成本,就是固定设备的折旧费和称之为正常利润的总和。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资料精讲

6有人说:“由于长期内经济利润为0,厂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没有利益驱动去生产产品为什么还有人在不赢利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生产和销售?”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中山大学2003研]

答:不赞同这种说法。分析如下: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在长期内,单个厂商经济利润为零,即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在长期内,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可以获得经济利润,则会吸引其他新的厂商加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随着新厂商的加入,行业的厂商数目增加,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增加,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市场价格会一直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经济利润消失为止。相反,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的生产是亏损的,则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部分就会自动退出生产。随着原有厂商的退出,行业内厂商的数目就会减少,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减少,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市场价格会一直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为止。

但是,在长期内,厂商只是没有获得经济利润,或者说没有获得超过其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在长期内,厂商仍然获得了自有资本应得利息、经营者自身的才能及风险的代价,这些代价在会计中表现为会计利润,在经济学中表现为隐成本。

所以,长期内厂商没有获得经济利润,但其资本投入、经营者才能、承担风险等都获得了补偿,即获得了会计利润,所以厂商在经济利润等于0的时候仍然会继续进行生产和销售。

........

>>>本文为多资料汇编>>>完整版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

>>>资料查找>>>同名网站/公众号【攻关学习网】>>>查找>>>

>>>或直接点击/复制/搜一搜/下方网址查找  

 http://ggw.100xuexi.com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资料精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