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年后
做了个学生时期的梦。
梦里那些不切实际到过家家般的场景,确实存在过。
便形成了割裂感。
像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经常忘记过去的人。
不做梦都找不到回忆的契机。
你我犹如隔镜视物,所见无非虚幻迷蒙。
书上说人的意识即是记忆。
记得的事物便是实,记不住的则为虚。
所以会对曾经情同手足的某人感到陌生,也只是关于他的记忆变淡薄了。
当认知发生极大变化后,我便以为,过去的自己已经死了。
那段记忆依旧存在,可我主观地否定了它,强制让它变得淡薄。
人与人的关系因此而复杂。

售价105元的是阿宵上声乐课的一段录音。
听者却仿佛声临其境。
少女的情绪随着声线的起伏传达过来。
才意识到记忆也能用这种方式存储。
仙子蒙尘,意在何方?
破而后立?
破不了局该如何?
大道岂能一帆风顺?
阿宵的嗓子若真落了隐疾,莫不是知音断弦?
呵,人生可不止是唱歌啊。
他先前那般热爱运动,可脚腕伤及根本,现在又如何。
我虽身无长处,却也有幸邂逅于阿宵,于身边的人。
悠哉乐哉。

“我没什么文学素养。
......我也不知道。”
渐入平庸,甘于平庸。
阿宵是我这个阶段的理想主义。
如她所说,除了死亡,真实世界里本不存在所谓的再起不能。
新的一年,我希望你也能拾起些专属于自己的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