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5.15 叶适

2023-05-30 10:3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5、叶适(1150—1223)


  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i]人,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官至工部和吏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他力主抗金,并建树劳绩,反被诬附合韩侂胄起兵有罪而罢官。晚年在水心村讲学著述终生。

  叶适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统一的气所化生的。“一气之所役,阴阳之所分,其始为造,其卒为化”。[ii]反对理学家主张宇宙开始有一个神秘的太极。“易有太极,近世学者以为宗旨秘义”。[iii]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叶适强调事物的道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不认识事物就不能得到“道”,“非知物者,不能至道”;同时指出认识“道”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非知道者不能该物”。[iv]反对理学家离开客观事物空谈性命道德之说,“性命道德,未有超然遗物而独立者也”。[v]叶适指出:认识是“内外交相成”。[vi]判断天下义理的正误,必须以详尽地考察天下之事物为根据,“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vii]叶适提倡“功利之学”,主张“通商惠工,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抑末厚本”,[viii]即反对轻视工商、只重视农业的政策。对朱熹宣扬“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ix]的思想,他批判说:“此语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x]他又揭露理学思想是以思孟儒学为主、兼容佛老思想,他们“自坐佛老病处”,却标榜“我固辩佛老以明圣人之道者”,实在令人可悲![xi]叶适肯定“凡天下之可言者,皆两也,非一也”,是正确的。但认为“道至于中庸而止矣”,[xii]表现出形而上学的性质。著有《习学记言序目》、《水心文集》、《水心别集》。


注:

[i] 今属浙江。

[ii] 《水心别集》卷五。

[iii] 《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周易》四。

[iv] 《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七,《皇朝文鉴》一。

[v] 《水心别集》卷七,《大学》。

[vi] 《习学记言序目》卷十四,《孟子·告子》。

[vii] 《水心文集》卷二十九,《题姚令威西溪集》。

[viii] 《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九,《史记》一。

[ix] 《水心文集》卷七十四。

[x] 《习学记言序目》卷二十三,《汉书》三。

[xi] 《习学记言序目》卷五十,《皇朝文鉴》四。

[xii] 《水心别集》卷七。

《哲学小辞典》5.15 叶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