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差”也和认知障碍有关系?
学业不良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涉及医学、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正因如此,在对学业不良的概念、成因、分类、特征、教育等方面的解释与研究上,各学科或专业常常各执一词,使得这一领域变得相当复杂,充满了矛盾与分歧。

一.什么是学业不良?
“学业不良”这一术语人们或许相当陌生,但如果说到“差生”,人们就比较熟悉了。“学业不良学生”与“差生”涵义接近,说的都是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然而,“学业不良学生”的提法比“差生”相对较为积极,而且含义也更为明确,还可避免人们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带有消极情绪。因为学业不良只是暂时性的,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改变。
学业不良是一个全球性、全方位的现象。它不只在我国存在,世界各国同样有此现象;它不只存在于学前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中,在成人的学习中也存在,即使是著名的科学家,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个时候也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学业不良。
天才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曾经被认为是不正常、智力缺陷儿童。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直落在班级的最后。父亲曾把他作为笨蛋看待,爱迪生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个笨人。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读小学时也被认为是最差的学生。教师把他说成是不可教育的,并建议他的父母安排他参加工作。
伟大的天才爱因斯坦,一直到3岁还不会说话,小时候说每一个词都非常吃力,一直到7岁,爱因斯坦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因此,不管在多么熟悉的场合,在说话前,他总是先闭起嘴巴想一会儿。儿童时期的爱因斯坦,各门功课也不怎么样。他对数学非常生疏,其他学科也没有什么特殊能力,尤其在英语的学习上困难非常大。他这种语言上的困难一直持续到成人时期。对他来说,写作一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他的书写交往能力很差。他在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时说,他很少通过词来思考问题,只有在问题解决以后,才试图通过词把思考的东西表达出来。

二.广泛的定义
第一:学业不良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即其智力测验的分数(智商)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严重困难,具体地说,在某门或几门课程的学习中有一些特殊的缺陷。
第二:学业不良儿童可能在某些特殊能力或学习技能(如解决问题、听、说、语言、注意、记忆、写作、计算等等)上有一定的缺陷;有认知功能、言语障碍、思维能力差的孩子,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甚至是影响学业。
第三:上述这些能力的缺陷并不完全由于生理或身体上的原发性缺陷(如盲、聋、哑、身体残疾或视力问题等)所造成,与情绪障碍、教育与环境剥夺有一定的影响;第四,这些儿童要达到一般学习水平(及格水平)或达到教育大纲所要求的水平需要额外的督促与辅导,有的甚至需要特殊的教育与帮助。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