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明最后的脊梁:一座孤城抵抗数万清军,最后军民壮烈而死

2022-12-02 08:36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自此元朝正式宣布灭亡,朱元璋平叛掉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起义军队,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一个崭新的王朝被建立起来,而这个王朝将会是中国历史上最硬气的王朝之一。

朱元璋出身不好,这也让他的性格变得很奇怪,他十分看重老百姓的生活,因为他小时候就因为饥饿丧失了大批亲人。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他十分憎恨贪官污吏,对贪官污吏,无论贪污的数额大或小,他都不会轻易放过,我们历史上有名的拨皮抽筋,就是朱元璋发明的对付贪官的方法。

朱元璋的硬气以及高压政策,让明朝的官员风气比其他朝代都要正一些。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不用和亲政策来换取和平的王朝,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明朝的人对于国家尊严这个概念是很看重的。

1644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上吊自尽,自此,明朝宣布灭亡。但是明朝皇帝以及国都都不在了并不代表明朝的其他地方与军队不会继续反抗

清军入关后,着手开始准备收服中原各地,尤其是南方各省。为了不激起明朝子民的愤怒与反抗,清军南下时对外宣布不会更改老百姓原有的习俗,包括衣冠穿着,以及发型等。于是很多城池都不战而降,因为皇帝都上吊自杀了,做臣子的又有多少能力可以力挽狂澜呢?

起初清军刚入主江南时,确实遵守了自己的诺言,没有强制老百姓衣换发。可是没有想到,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先违背诺言,在夺下了江南数省后更改政策。发出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制命令,以此彻底消灭明朝留下的文化,让老百姓彻底臣服于满族的统治之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满族人又岂会知道中原汉族对于孝道思想的看重,于是在剃发令刚出台后不久,江南各地纷纷暴乱起来。各地原本就不满清军入主中原的爱国将士趁机揭竿而起。其中,小城江阴就因此出名了。江阴叛乱发生后,起义军很快就消灭掉了当地的清军力量,还活捉了知县。

起义军首领阎应元并不精通于带兵打仗,可是在他的带领下,江阴一城打出了大明人最后的气节。得知江阴叛乱如此严重后,清政府当局十分生气,于是派出了三百人的军队前去平息叛乱。他们太小看这次的叛乱军队了,他们派出的三百人甚至没有到江阴,就被全部歼灭了

这一战之后,清廷不再大意行事,他们认识到阎应元并非等闲之辈。确实如此,阎应元虽然不是什么兵法奇才,但他也读过不少兵书,有一点带兵之道。而且跟随他起义的战士大多都是曾经战场上遗留下来的明朝老兵,他们有着很高涨的抗敌热情,因此战斗力不弱。

第一次征战失利后,清廷派刘良佐率兵数万围攻江阴,这位刘良佐曾为山东总兵官,发起过大小几十次战役,但偏偏没有办法,打不下来,招降不降。清廷为早日取得战争的胜利,先后派出了数个王爷出战。

但仍然没有奏效,数万清军对该城进行了多次炮击和冲锋,但始终没有奏效。更重要的是,不仅没有效果,而且率兵攻城的将军王爷也多有死伤。江阴战役共进行了81天,在此期间,清军有3位王爷、18位将军死于江阴城,士兵战损数万人。

81天后,江阴终于守不住了,阎应元在重伤之后觉得胜利无望,跳湖自杀了,几个守城大将也都英勇战死。江阴百姓们在失去了主将后,依旧誓死不降,和清军在江阴的小巷里进行了巷战。但终究不是对手。

结语:此战过后,清政府极其愤怒,在占领江阴后,下令屠城,全城数万人最后被屠杀得只剩下了53个活口,场面可谓血流成河,极其惨烈,这座城在今后数十年里都不再有人敢接近了。在清军的极力镇压下,明朝军民一心,共同抗敌,表现出了一种极其感人的爱国精神。


大明最后的脊梁:一座孤城抵抗数万清军,最后军民壮烈而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