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赚钱似乎变得更难—揭秘经济发展与赚钱之间的关系
最近创业社群很多小伙伴都会问我:为啥疫情结束以后感觉赚钱反而难了?
我想除了乍暖还寒,报复性消费过后的国民窘迫原因以外,还有大部分的人赚钱逻辑还停留在最原始的差价行为上。
当然,大多数人想听的是当下经济环境不好,钱不流通,故而赚钱较难等话语,无论这是否真实,都对你产生不了实际帮助,因为个人能力无法改变环境。
再说我也不习惯安慰他人。
接下来我会用两篇内容,讲解商业上的内在逻辑与盈利节点,希望对后疫情时代的你有所帮助。
就目前而言,中国财富发展浪潮中除了农耕时代与工业时代后,一共出现五个机会节点,踩中一个就能改变命运。当然更关键的是预判下一个。
01
创业1.0时代:以差价获取利润
那是一个只要你敢,就能赚钱的时代,购物消费开始爆发式增长,随便去香港搞点手表回来在深圳摆个摊,都能成为万元户。
不管是卖啥,只要你有卖这个行为,就一定可以赚钱,就像温州一家人的男主角一样,那个时代只要你敢承担“投机倒把罪”的风险,就可以赚到第一桶金。
那时根本不需要考虑人流量,产品差异化,品牌之类,因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只要拿出去就会被抢完
02
创业2.0时代:品牌时代,注重产品差异化
随着供需关系的逐渐平衡,创业风口进入2.0时代,讲品牌,看差异化,原因是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部分人有了存款,逐渐从物质需求过渡到一定精神需求。
从而对于创业者来说,要主打品牌势能,当时谁能掌握央视新闻的广告,谁就是超级赢家,小霸王、背背佳,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03
创业3.0时代:电商平台崛起
随着第一波尝试者拿到了红利,涌入创业领域的人越来越多,所有人都在开创新品牌。
哪怕人口在迅速增加,也抵不过品牌方的相互内卷,市场走向有了变化,供需关系失衡,卖货的比买货的多,国内正式走入买方市场阶段。
反观此时的线下门店,很多老板仍然靠着赚差价来赚钱,全部被淘汰,甚至颠覆实体经济也被冲击得四分五裂。
所以,不是这些个体户和实体店排斥电商,而是拒绝改变。拒绝接受3.0时代的商业逻辑和赚钱方法。
中国正式走入在渠道端做文章的阶段,产品已经竞争到白热化阶段,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
这时有了颠覆传统销售渠道的电商出现,经过非典催生的京东与淘宝,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宠儿。
那时候还有淘宝C店的生存空间,我在老家开个人店卖大米还能卖得出去,有些五常的散户顶着那么贵的快递费一年还能赚百八万。
到了这个阶段,凡事能从产品思维抽离到渠道思维的人,都能赚一桶金,也有很多老板,用单品爆破逻辑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
当然其中不包括我,因为我只赶上了末尾期,我进场的时候已经需要靠直通车买流量过日子了。
相比于前两个时代,这个节点就显得血腥了一些。
1.0时代只要你敢承担投机倒把罪就可以;2.0时代只要你敢投资做品牌也行;但是3.0时代真的是靠抢的,抢原有商业结构的利润,逼死了很多实体店的老板。
我当时关了手机店的原因就是淘宝卖价比我进价还低。
现在看来,2.0过渡到3.0是一场思维上的转变,与其说是实体店排斥电商,不如说是大多数人拒绝接受思考上的改变,骨子里是拒绝从一个时代跨入到另一个时代的。
从那时开始,市场就用行为告诉创业者一个朴素且难以接受的道理:想创业就不要跟趋势背道而驰。
没有固定的行业和产品,只有趋势才是正道。其他都会被大浪淘沙,渐渐蚕食。
04
创业4.0时代:自媒体时代,超级个体的崛起
当所有人都意识到改变渠道是盈利的重点时,普通电商玩家又死伤一片,原因是前有黄铮带孙彤宇布局拼多多,用社交+低价+资本玩法,四年时间在电商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后有抖音张一鸣用内容做兴趣吸引客户注意力,这个时代是超级IP时代,一个人卖货顶一个公司,前面有超级微商初瑞雪(辛巴老婆)。
后有小杨哥等直播主播,都是百亿量级的,这在之前的商业模式中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在这之前,谁能想到一个百分的主播团队就能超越五百强公司的销售额呢?
在传统线下模式中至少几千人才能办得到,我也是在这一个时期,正式吃了一波时代红利,先后通过社群营销与社交电商实现了一个小阶级的跃迁,让我这个井底之蛙爬到了井沿上看了看
05
总 结
以上四个阶段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赚钱的方式在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演变。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并未改变这个基本规律。
在回答为什么在疫情结束后,赚钱似乎变得更难的问题时,一个关键因素是许多人的赚钱逻辑还停留在疫情之前。
这就像用过去的地图在新的领域中寻找财富,自然会感到困难重重。
事实上,后疫情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新的机会,只是我们需要适应新的规则,发现和利用这些机会。
后疫情时代虽然为我们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机会。只有适应和利用这些新的机会,我们才能在这个变化中找到新的财富。
其实本质来讲,3.0与4.0没区别,重点是传播方式有点变化,从单纯的互联网传播过渡到+内容+喜好+互联网传播了。
因为国民需求进一步升级,这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在为兴趣买单而非单纯物质需求。
明天我会通过自己操作的“理疗馆”的案例,阐述5.0赚钱时代的底层逻辑,以及我对未来6.0时代的预判,咱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