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近期更新说明以及对BB、国内某些格斗机器人综艺的一期杂谈
本来准备以动态形式来发表这段话,不过考虑到字数太多及看动态的人实在太少,我决定还是以专栏行驶谈一些东西吧 这阵子一直在思考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虽然说在开始转载BB比赛时就已经做好了和审核“斗争”的觉悟,不过很多时候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转的比赛被下架还是很憋屈的……
这个暑假我的原定计划是在8月份将几个人气选手,如Hypershock、Minotaur、Witch Doctor、Rotator、Sawblaze的比赛做成和以前那个墓碑比赛合集一样的形式的分集投稿,方便大家集中找比赛,回忆他们的那些经典比赛。并且有时间的话将墓碑比赛合集中部分低画质的比赛换源为高画质比赛 但现在问题是,上传的比赛极其容易被打掉,无论上传多少次都没有用,白白浪费了时间但没有成效,哪怕自行制作内嵌字幕的比赛,如“最近”的《Tombstone VS Sawblaze(熟肉)》也屡遭打击,其下架速度之快让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已经被官方盯上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既不敢贸然上传往期比赛,也无心制作新的熟肉视频,更担心由于对墓碑比赛合集的换源导致的封杀使之彻底被下架,前功尽弃
实话实说,在这个英语教育普及的阶段,大多数BB比赛的内容大家仅凭听力也能意会个七七八八。其实无需我大费周折地找BB原视频的源字幕拿来翻译,大家基本都能理解比赛讲的是什么。(说起来以前也有人质疑我为啥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翻译工作哈)那些让大家难以理解的部分,大多是Frauq报幕时使用的俚语及玩的梗,Chris和Kenny解说时的某些抽象比喻。而这些东西与比赛内容并无直接关联,甚至Chris和Kenny关于机器人的介绍还时有错误……比如在Tombstone对战Free Shipping时他们曾经解说墓碑此时使用的刀片材质为1050钢,但事后Ray Billings在SNS中说明过,自己只有过尝试使用1050钢做刀身,并未实际投入运用😅
顺带一提,我曾经翻译过的这场比赛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下架了,并且由于储存稿件备份的U盘丢失,想要重现可能得全部重翻了😇
咳咳,回归正题,难道Chris和Kenny的解说比起国内某些综艺的解说真的好了“一万倍”又或者专业了许多吗?我觉得不然,BattleBots之于国内某些综艺,硬要说的话也只是“更像赛事的综艺”罢了。我们更喜欢BattleBots,无非基于以下几点: 1.赛制相对有趣,前期多集比赛的赛制安排颇有体育竞技比赛的小组赛感觉,并且有主赛吸引眼球 2.没有所谓的“明星参与”,节目重心仍在机器人和选手身上,并不会带给观众“我们在看的是明星而不是格斗机器人”的误解,在赛制上“似乎”更为合情合理,至少正赛不会有什么1打2这种**赛制,也没有所谓的“战队”对抗 3.不会在播放比赛的途中插播一些意义不明的镜头慢放或回放,保障了比赛观看的连续性 4.解说人员确实自身素质更硬一点,但更多的,英语确实缓解了很多人的“母语羞耻感”(注:并不是说我本人崇洋媚外,而是确实存在对于不少人来说有些相对刺耳的话用母语说出来更难以下咽的这种现象) 5.(暂时在高量级)确实BattleBots的选手整体实力要略高于国内 但这些优势同样带来了问题: 1.激烈的小组赛会大幅削弱选手的状态,大量备件及维修亦是负担,使BattleBots更加像是一场马拉松,同时,多台1-3、2-2、3-1的机器进入淘汰赛的决定权在主办方,很有可能出现因为选手人气而导致的“黑哨”,典例为20年2-1的P1未能进入32强,而1-2的Hypershock进了。从赛制上要说专业,感觉仍不如Robogames的双淘汰赛制更加公平(虽然后者也有其弊端) 2.对选手待遇也没有那么好,且节目组也需要像立“人设”一样刻意选择性地放送部分信息。三冠王Paul就不喜欢这些“被修饰的比赛”,呼吁提高选手待遇,嘛毕竟大量级格斗机器人运动确实很烧钱(当然,并不是说国内综艺不存在类似现象)
今后打算
今晚准备再传一次,重新尝试“补元法”能否奏效然后再作考虑。如果仍然不能过审,那我也不一定能一直坚持与审核“分庭抗礼”。毕竟现在大多数都是电脑审核而非人工,作为肉体凡胎的UP主的我肯定耗不过这种硅基生物……如果能保持安定,那么我会继续考虑上传合集、制作翻译,以及在8月月底投稿一份墓碑混剪;倘若不幸失败,那今后我的更新会更不定期,或许也只会不定期更新些新一台220g机器人的制作进程吧…… 不过更多的,我希望大家能给我提供一些接下来投稿的意见,现在我确实挺迷茫的😭比如说我制作翻译的初衷是让大家能更方便地观看比赛,但对作为翻译者的我看来说,这项工作耗时耗力,可能还真是吃力不讨好,唉,有机会下次要不也试试机翻润色制作外源字幕呢? 但愿接下来的投稿能涅槃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