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谈二战东线铁路运力

2020-06-18 10:57 作者:冰封之龙  | 我要投稿

在本人上一篇《简述战争中的后勤学——一个二战德国步兵营单位每天需要多少补给品?》文章中,嗨乌兰诺娃 读者为我补充了很多内容,如二战平均德国师级部队日均补给300吨等数据。在这里,本人借着上次交流继续谈一下二战东线地区铁路运输的概况。


战前情况:百废待兴的苏联铁路

苏联在一战之后,国内工业和人口遭受了重创。一直到1927年,苏联才得以从战前的废墟中爬了起来。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开始准备修整在一战和内战中被严重破坏的铁路设施。

菲尼克斯·捷尔任斯基(FD)型货运机车

本部分内容可以参考B站UP主 宁柳跨越的文章: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31421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成功修复并扩张了自己的铁路网,包括二战中极为重要的土西铁路(土库曼斯坦——西伯利亚)、莫斯科——顿巴斯运煤铁路,生产上万台蒸汽机车,运营里程从7万公里增加到10万公里,运营里程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苏联的铁路系统虽然庞大,但并非无懈可击。

首先,苏联铁路系统的轴重(axle load)并不占优势。所谓轴重,就是铁路车辆车身总重量除以轮轴数量(汽车轴重同理),它一般被用来衡量一条路对载重车辆的承载能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约瑟夫·斯大林式机车轴重到达了20吨,但很多战前铁路只有15-17吨轴重。所以,苏联铁路里程虽然巨大,但载重能力和通过能力并不占优势。

第二,苏联铁路系统的管理、信号系统并不占优势。以朱可夫的回忆录为据,二战初期苏联西部和德国接壤地区的铁路运力相当一般。

1941年2月底我和国防人民委员一起,对于国境沿线筑垒地域建设工作的进程,对于铁路、公路、土路和通信器材的状况,作了仔细的研究。

  Н·Ф·瓦杜丁将军、К·К·马兰金将军和А·М·华西列夫斯基将军详细地报告了情况。基本结论如下。

  白俄罗斯西部和西乌克兰的公路网情况很糟。许多桥梁承受不住中型坦克和火炮的重量,乡间道路需要彻底翻修。

  第一副总长Н·Ф·瓦杜丁向国防人民委员详细报告了各边境军区铁路的状况。

  Н·Ф·瓦杜丁报告说,“各边境铁路区很难适应卸载大量部队的要求。这一点可以从下列数字中得到证明。德国人通往立陶宛边境的铁路,其通行能力为每昼夜220列火车,而我们通往东普鲁士边境的立陶宛铁路,每昼夜只能通行84列火车。白俄罗斯西部和西乌克兰的情形也并不好些,这里我们的铁路线要比敌人的铁路线少一半。铁道兵和建筑部门在1941年内显然不可能完成需要做的工作。”

  人民委员回答说,1940年交通人民委员部根据联共(布)中央交给的任务,制定了西部铁路技术改造的七年计划。但是,目前除了改铺铁轨(苏联使用宽轨,而这些地区在波兰1920-1939的统治期间改成了欧洲的准轨),和根据装卸军队和武器装备的要求对铁路设施进行起码的改造工作外,什么也没有作。

  西部军区司令Д·Г·帕夫洛夫(即开战后即被枪决的那货),于1941年2月18日给И·В·斯大林、В·М·莫洛托夫和С·К·铁木辛哥呈送了一份第867号报告。他要求拨出大量器材,供修筑公路和土路之用,报告着重提到:

  “我认为,西部战场务必在1941年内准备完毕,要使建设工作拖延几年之久是完全不可能的。”

  红军通信兵主任Н·И·加皮奇少将向我们报告,现代化通信器材不够,通信器材的动员储备品和应急储备品也感不足。

  的确,总参谋部的无线电通信网只有39%的PAT型电台,而РАФ型电台及其代用品儿—AK型电台等占了60%,只有45%的充电装置。西部边境军区拥有的电台只有标准数的27%,基辅军区仅有30%,波罗的海沿岸军区仅有52%。其他无线和有线通信器材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战前认为,一旦发生战争,对于各方面军、内地军区和统帅部预备队的领导,将主要

靠邮电人民委员部的通信工具和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高频电话实施。统帅部、总参谋部和各方面军的通信枢纽部将从邮电人民委员部各地方机构得到所需的一切,但后来的情况表明,这些机构并没有做好在战争条件下工作的准备。

    关于地方邮电部门的状况,我通过部队演习和首长司令部野外作业是有所了解,那时借用过他们的通信工具。还在那时,我对于地方邮电部门有能力保证军队战时有可靠的通信联络这一点,就有过怀疑。  

  所有这些情况,导致了兵团和军团指挥员和司令部训练方面的一个主要缺陷,即缺乏

复杂的、变化迅速的战斗情况下善于指挥军队的能力。指挥员和司令部避免使用无线电通信,而宁愿使用有线通信。在战争最初日子里,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在根本不能使用有线通信的航空兵分队、机场网以及坦克分队和部队中,内部无线电通信也组织得不好。

  供战役和战略机关使用的地下电缆网,根本就没有。

  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整顿电话电报网、无线和有线广播网。

  同邮电人民委员部谈过这些问题,但是毫无结果。倒不是有谁认为这是多余的事,因为需要改善通信联络的组织,这一点是十分明显的。人民委员部实际上无力满足军队的要求。1940年底到1941年初为改进地方通信和某些城市同莫斯科的通信所做的工作,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

   С·К·铁木辛哥听完我们的报告以后说:“我同意你们对情况的估计。但是我想未必能采取什么重大步骤来马上消除所有这些缺陷。昨天我到过斯大林那里。他接到帕夫洛夫的电报后,命令转告他,虽然他的要求完全合理,但我们目前却不可能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二战初期苏联未能在战争爆发后对西线的迅速沦陷做出充足的反应,除了训练低下外,基础运输和通讯硬件不足也是硬伤。

战争中期:艰难行动的德苏铁路系统

由于战争突然爆发,苏联几个月内就沦陷了大部分国土,白俄罗斯,乌克兰全境沦陷,莫斯科以西的俄罗斯工业区(如库尔斯克,沃罗涅日)也全部被占领,仅有图拉,库宾卡等城市还在顽强防御。因此,苏联不得不做出战略撤退准备,将大量物资发送到己方乌拉尔山。有关于这部分内容,我在此文就提到过。

另外根据国外历史网站.axishistory.com的数据,在遭受严重破坏后,苏联搬迁到东部的工业直到1945年才恢复全部战前的生产能力。

https://forum.axishistory.com/viewtopic.php?t=203286&start=30

苏联各地区生产量变动表,最后两行是伏尔加河和西伯利亚,可见尤其是伏尔加地区产量迅猛增加了三倍
伏尔加河流域包括了斯大林格勒及乌拉尔山工业区,如著名的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
二战中苏军每年发送的军列变化,可见从42年开始,苏联军列发送量基本上都是战前的6倍,但民用发送量下降到战前的30-40%,战争期间总发送量也因为战争破坏而减半
二战苏联最常见的2轴铁路车厢,这种车厢如果以一般的15吨轴重计算,全车限制重量只有30吨,去掉车皮自重只能携带20吨的货物
苏联二战运营里程、平均车辆负载变化表,可见平均的货运列车1节车皮只装17-18吨

所以,因为战争的强烈破坏,军事生产和货运工作都受到了阻碍。如朱可夫在1942年莫斯科反攻作战中回忆:

1942年2月和3月,最高统帅部要求在西部方向上加强进攻行动,但这时各方面军的兵力和兵器已大大地消耗了。  

  总的来说,当时我国的资源极其有限。军队的需要尚得不到满足,距任务和形势的要求差得很远。事情竟弄到这种地步,每当我们被召回最高统帅部时,我们就央求最高统帅发给我们反坦克枪、SVT式自动步枪、10—15门反坦克炮以及最低需要数量的炮弹和迫击炮弹。我们把通过这种方式所得到的一切,立即装上汽车,运往最需要的集团军。

  弹药的供应情况尤为糟糕。例如,1月上旬,同计划的弹药供应量相比较,我们西方方面军实际得到的供应量是:82毫米迫击炮弹为1%,线膛炮炮弹为20—30%。而在整个1月份,50毫米迫击炮弹为2.7%,120毫米迫击炮弹为36%,82毫米迫击炮弹为55%,线膛炮炮弹为44%。2月份的供应计划一点也没有完成。2月上旬原计划提供316节车皮作战物资,结果一节车皮的物资也没有得到。由于火箭炮兵缺乏弹药,因此不得不把部分火箭炮兵撤往后方。  

  也许,很难使人相信,但当时我们不得不规定弹药的消耗标准是:每门炮一昼夜为1—2发(这种弹药配发量和中国八路军的状况差不多)。请注意,这还是在进攻阶段!方面军1942年2月14日向最高统帅的报告中说道:

  “正如战斗的经验表明,缺乏炮弹就不可能实施炮兵进攻。结果敌人的火力配系没有被消灭,而我军在向未被很好压制的敌人防御阵地冲击时就受到很大损失,不能取得应有的果。”  

  1942年2月底到3月初,最高统帅部决定加强西线作战的各方面军的兵力和兵器,但是已经迟了。因形势发展弄得惶惶不安的敌人已经大大加强了其维亚济马集团,并凭借预先构筑的阵地,开始对我西方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采取积极行动。  

  部队虽已精疲力竭和大大削弱,但仍然不得不艰难地克服敌人的抵抗。我们不止一次地报告和建议停止进攻,巩固已夺得的地区,但这些报告和建议都被最高统帅部拒绝了。相反,1942年3月20日,最高统帅又发出训令,要求我们竭力去完成先前交给的任务。

  3月底到4月初,西线诸方面军努力执行这一训令,粉碎敌人勒热夫—维亚济马集团,但是我们的努力未能奏效。

        最后,最高统帅部不得不接受我们的建议,在大卢基—韦利日—杰米多夫—别雷—杜霍夫希纳—第聂伯河—涅利多沃—勒热夫—波戈列洛耶戈罗季谢—格扎茨克—乌格拉河—斯帕斯杰缅斯克—基洛夫—柳季诺沃—霍尔米希—奥卡河一线转入防御。

  西方方面军在冬季进攻中仅向前推进70—100公里,但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部方向上的战役战略总态势。

因此,由于缺乏武器,苏联未能在42年初借助德国莫斯科战役的败退的势头快速收复国土,并导致了极为惨烈的热勒夫——维尔济马的消耗战。在42年初到43年莫德尔放弃这个区域的1年多时间里,双方共有上百万人倒在这个区域,消耗了双方大量的人力物力。

同时,处于占领区内的德国军队也没好哪去。受制于苏联的路基和德国不同的问题,德国铁路也必须转换标准才能在苏联使用。虽然德军得以把1000吨的多拉大炮搬到苏联克里米亚作战,但是现实中几乎每天都有游击队破坏德国人的铁路输送网络和桥梁。

德国二战产量最大的BR52蒸汽机车,战后东欧各国仍然在用

有关于游击队在二战对德国铁路网的破坏,朱可夫记述非常清楚:


  早在1942年,希特勒匪徒就将其在苏德战场上的陆军部队的近百分之十的兵力用来对付游击队了。1943年,为此目的动用了党卫军和保安队的警察兵团、50万辅助部队和作战部队中的近25个师。

在敌后活动的游击队大大促进了苏军在别尔哥罗德、奥廖尔和哈尔科夫附近的胜利。尤其是,他们在白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州、奥廖尔州和第聂伯河地区,进行了大规模“铁道战”。

1943年,游击队炸毁了11,000列火车,破坏了6,000台机车及近4万节车厢和平车,击毁了22,000余辆汽车和900余座铁路桥梁。这些活动的组织者是当地的地下党组织。

白俄罗斯在敌人占领军的压迫下,万分痛苦地渡过了三个年头。希特勒分子洗劫了白俄罗斯人民的一切公共财富,蹂躏了城市,烧毁了120万幢村镇建筑物,使7,000所学校变成了废墟。220余万和平居民和苏联战俘被杀害。几乎没有一个家庭未受到希特勒分子的残酷损害。但是不管遭受到多么大的苦难,白俄罗斯并未在敌人面前低头,白俄罗斯人民没有丧失斗志,从未停止过对占领者的斗争。

  当得知乌克兰的德军已被红军粉碎,并远远地向西败退以后,白俄罗斯的游击队即准备实施决定性的战役。1944年夏天,在白俄罗斯共有37万4千多名装备良好的游击队员在活动,他们组成了大型的游击队、游击部队和兵团。

   在红军开始进行解放白俄罗斯的作战之前的几天时间内,白俄罗斯游击队在共和国及其各州的党的机构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行动,以破坏铁路和公路干线、炸毁桥梁,从而使敌人后方在最关键的时刻处于瘫痪状态。

       粉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战役,是在游击队的紧密配合下进行的。在我军进攻过程中,白俄罗斯游击队在铁路和公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以破坏桥梁和重要的铁路建筑物。仅在7月份他们就颠覆了230列装载敌军和技术兵器的列车。游击队在德军后方道路上的积极活动,瘫痪了敌供给和运输部门的工作,使德军官兵的士气受到进一步的打击。

同时,双方还不断利用空军破坏敌人的运输线。苏联为了击败德国的铁路调度设施,甚至利用1943年搞来的美国RDX炸药制造了FAB-5000炸弹。该弹填充了3600千克RDX和铝粉的混合物,使用PE-8运输,一发即可严重瘫痪德军的铁路调车场。

FAB-5000

所以,现实中苏联和德国的铁路运输一直以来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在双方发起诸如“堡垒行动”、“巴格拉季昂行动”此类规模宏大的战略行动时,往往需要3-4个月运输弹药,人员和补充装备。

这样一来,我的文章中有关于师级部队进攻阶段一日消耗1000吨物资,和德国每日平均补充300吨物资的问题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因为每天受制于铁路和公路的运力,不可能把上千吨物资同时输送到前线作战,因此需要战前花费几个月时间,每天都向前线供应300吨左右的物资,积攒起来后即可在大规模战争中支撑一星期到半个月的全力进攻。

欢迎大家发表看法,也请喜欢我的文章的人点赞和转发!谢谢1


小谈二战东线铁路运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