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时光荏苒,追寻先人的步伐永不停歇
2022年7月31日,为了深刻的缅怀先烈,体会共产党人革命的艰苦,更为了走近历史,牢记使命,感受变迁,郑州大学“彩虹小队”返家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刘邓大军出晋东南上党地区,进入豫北地区时的司令部——马氏庄园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
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部20公里的西蒋村,1947年6月中旬,刘邓大军司令部设在此处。1947年6月22日的“鲁西南作战会议”就在此院的堂屋召开。此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跨过道道门槛,穿过重重院落,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引入眼帘。小小的一个庭院安静伫立,有着百年历史的龙抱槐占据院落四分之一的空间,树叶繁盛遮蔽大半院落,头顶上槐叶不断飘落,站在入口,我竟不忍贸然闯入,破坏这处的岁月静好。据说,当年刘邓大军进驻马氏庄园时正值夏季,庄园内少有遮荫纳凉之处,唯有此院的龙抱槐枝繁叶茂,使得整个院落非常凉爽,刘伯承与邓小平司令便决定居住在这个院落的东西两厢房。
怀着庄严之心踏入院落,步上层层阶梯,东西厢房的全貌也逐渐清晰。刘伯承司令和邓小平政委的住处陈设十分简单,一方老旧桌椅,一张简陋的床,仅此而已。房间角落摆放着的整整齐齐的扫帚和整理的一丝不苟的床铺,无一不彰显着所住之人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严明的纪律。这让我不禁想起我军一向发扬部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革命战争途中,战士们穿自制的草鞋赶路,不轻易收受村民赠与的吃食与衣物,不搜刮百姓的一分一厘;战士们身上的衣服破了,缝缝补补,有的衣服上甚至打了20多个补丁都舍不得换;在休整时,他们垦荒种菜,不仅实现了蔬菜自给,还节约出部分支援群众。难以想象,当时的战士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最终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才最终换来我们如今远离战争、衣食无忧的日子。
短暂平复激动的心情,最后我参观了此院的堂屋,即鲁西南作战会议的旧址。此次会议于1947年6月22日召开,传达了中央军委“达到外线去”的战略方针,部署了强渡黄河的作战计划,为千里跃进大别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自此吹响了南征的号角。回想起之前历史课上所学的南征过程,心里不免十分触动。南征又被称为第二次长征,路上艰险无比。战士们不仅要面对生活上没有粮食吃的困境,还要随时应对军事上敌人的围追堵截。一路上,山高路险,人烟稀少,缺医少药,断粮欠饷,但他们无畏无惧,勇往直前,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不惜奉献生命!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将这坚定的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在这之后,我将此次经历分享给了数名学生并与她们进行交流探讨。她们对我此次的参观活动充满向往,当我讲述在参观马氏庄园时的心路历程时,她们同样欣然赞同,感同身受。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快节奏的娱乐,人们的注意力很少为某一件事停留太久,然而中国共产党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时刻都是我们的精神图腾,任何时候提到它,人们都会饱含热泪。如今我们追寻先辈的步伐并宣扬带领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心中愈发热烈。
当今世界风平浪静的表面下掩盖着的是暗流涌动,无数的危机在暗处潜伏引而不发,作为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我们时刻谨记前辈的教诲。当我们身处此处,遥望你们的时代,精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亲爱的共产党先辈们,你们走向成功的路,同样也是我们走向辉煌的路。(通讯员 王悠 魏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