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军医生:青少年叛逆、厌学、网络成瘾...... 或是抑郁症的前兆!

高海军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济南空军医院)。先后在国内多家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长期致力于综合应用药物诊疗、物理诊疗、心理疏导贯穿到诊疗全过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诊疗技巧,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及对药物过分依赖等问题,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困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尤其是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同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行为障碍的治疗。
行医格言:
尽心尽责,医术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疾苦。
关于青春期,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但其实,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然而,青少年抑郁远不止心情不好这样简单,它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生活各个方面的严重健康问题。
幸运的是,青少年抑郁是可以治疗的,家长也可以在其中提供帮助。
父母的爱、引导和支持对于抑郁症青少年的康复、让生活回归正轨大有裨益。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困境
事实上,无论来自何种社会背景,都约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会在13~19岁的某段时间中罹患抑郁症。
抑郁症可能会摧毁孩子人格的核心特质,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沮丧、绝望或是愤怒的感受。
很多逆反和不健康的行为与态度都可能表明青少年正在经受抑郁症的折磨。
以下是一些通常意义上的青少年“越轨”行为,实际上,他们是在试图以此应对痛苦的情绪。
学业困难:抑郁症可能会引起精力缺乏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

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成绩下降、注意力涣散、上课睡觉等问题的出现,还会增进孩子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滋生孩子的厌学叛逆情绪。
低自尊感:抑郁症往往会使青少年产生低自尊感,有自卑、自罪等心理,并有强烈的羞耻、失败以及无价值感。
网络成瘾:陷入抑郁情绪的青少年更偏向于通过上网来逃避问题,但是过度的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孤立,也让抑郁症变得更加严重。

暴力行为:受过校园霸凌或性格较为偏激的孩子,可能变得有攻击性或产生暴力倾向。
青少年抑郁也与一系列其他的精神健康问题有关,还包括进食障碍和自残行为等。
抑郁症可能会使当事者产生强烈的痛苦,并影响到平日的家庭生活,但家长仍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来帮助孩子好转。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果不经治疗,抑郁症是十分有害的,所以家长们不要只是等待着抑郁症症状自动消失。
如果你怀疑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就应当将你的困惑以一种充满关爱的、不带判断的方式和孩子提出来。
开始一段谈话时,可以先让你的孩子知道你观察到了什么样的具体的症状、它们如何让你感到担心。
和孩子谈论一些Ta正在经历的事情,并准备好真诚地聆听。
忍住问问题的冲动,同时明确地让孩子知道你愿意并准备好为他们提供任何他们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当发觉孩子的抑郁症状变得严重时,也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