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剧情】【磨损】又究竟为何?

游戏原神中反复强调【磨损】这一概念,那么【磨损】在原神中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为了分析这一点,需要从词汇含义分析、具体案例分析,这两个方面分析。在此,需要提前的说明的是,这篇专栏是对假设进行验证的思路,而非直接从案例分析出结论。
一、【磨损】的词汇含义分析
谈及磨损之前,需要明确一个创作者理念。创作者借用一个已经存在的概念时,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概念拓展,但本质上也必须是有极大的重合度的。比如,魂系列,引入了灰烬、柴薪、传火的概念,现实中的柴薪确实可以点燃烧火,用来延续火焰的,同时灰烬作为柴薪燃尽后的产物,自然无法继续延续火焰了,魂系列将这一特性也用到了故事背景中,但是同时也作出了一定的延伸,增加了灰烬的不死性,增加了灵魂的概念。
回顾【磨损】,磨损由【磨】和【损】构成,磨为消磨,为因;损为损耗,为果,合并在一起,即为因消磨而损耗。在现实生活中,磨损的具体含义为,机件或其他物体由于摩擦和使用而造成损耗。显然,原神中【磨损】并非物理层面的,而是特指精神层面的,那么,用语言表达即为,事物或人因为随着时间流逝,或者种种经历的消磨,从而使得心性、认知等等产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一般指的是不好的变化。正如“岁月磨平了棱角”,因为人的种种经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性格会发生改变,人的认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甚至部分记忆都会因为时光流逝而被消磨。
二、【磨损】案例分析
2.1 不被【磨损】之人——琴
实际上最早提及【磨损】这个概念的,正是琴的拾枝杂谈。如下图所示的这段话,给出了两个信息,1、磨损基本上是精神层面的;2、背负过多之人更容易磨损。
这两点,基本完全符合之前的假设,背负过多之人,往往心理承受更多的压力,比如琴身上即肩负着家族的使命,又肩负着蒙德人的期望,还肩负着骑士团的荣耀。
为什么琴在拾枝者看来从未被【磨损】?琴在外人看来,是个什么样的人?一心只为守护蒙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没错,是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自从琴继任骑士团代理团长一职以来,从未更改,这就是所谓的【不被磨损】。
不过,真如拾枝者所言,琴没有被磨损么?同样的,从琴的传说任务可以发现,戴因懂个锤子琴,琴的内心绝非戴因所想象的坚定,她也有她的迷茫,也会感到疲惫,不过,琴虽然被消磨,但并不算被损耗,最终作出了她的选择,成为一名蒲公英骑士。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让琴看上去永远保持坚韧,不被磨损呢?同样琴的传说任务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她的偶像温妮莎,她追随前辈的足迹,并以此为使命坚定自身。

2.2 承受【天理】【磨损】之人——若陀龙王和钟离
首先,钟离的传说任务《匪石》再次强调,任何生命都会在岁月长河中损耗、变质,承受着【磨损】,完美符合了前文对【磨损】的阐释。
对于钟离而言,他承受过许多磨损,比如魔神战争中故人的逝去,比如为璃月万民消灭水生生物,比如亲手封印若陀龙王,这些种种经历都在消磨着摩拉克斯的心性。为了“正确”之路,不断放弃,不断失去,这是包括摩拉克斯在内众生所承受【磨损】。需要特别指出的,这里的正确之路,实际上未必是真的正确,而只是心中所认为的正确,被【磨损】之后,正确之路也会发生改变。正如3700年前,摩拉克斯认为自己引领璃月是正确的,而如今摩拉克斯认为自己见证璃月人自身的成长才是正确的。


钟离的传说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将【磨损】的原因,归结为【天理】。虽然,目前原神中【天理】到底是什么,尚未明确,目前唯一出现与天理有关的事物,就是将主角击败的天理维系者。【天理】究竟是天道循环的自然法则,亦或是只是玄幻小说中类似于主宰或是天道的个体存在?这在下一部分关于影的分析中展开分析,暂不多提。
而【磨损】究竟能造成多大影响呢?在若陀龙王身上有所体现,阿鸠和昆钧,与其说是米哈游文案中的善性与恶性,倒不如说是人性与灵性,一体两面,皆为若陀龙王,只是因为人们开采矿产,破坏地脉,让若陀龙王的灵性占据了主导,为了保护自身的力量源泉,开始对人类施加破坏,最终被摩拉克斯所封印。而在长久的封印中,挚友摩拉克斯亲自将其封印一事,逐渐被放大,进一步导致若陀龙王的【磨损】,结果若陀龙王被恨意主导,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自愿被封印。

那么摩拉克斯真的被【磨损】了么?实际上摩拉克斯不愧是仙人中最坚强的灵魂,他的本质一直未变。正如钟离所说,他是人类的神明,理应见证人类的历史,无论是否卸下岩神一职,钟离始终还是那个关心着璃月的摩拉克斯,以其血肉铸就璃月繁荣的摩拉克斯。钟离与其说是被【磨损】了,倒不如说磨而不损,只是思维发生了改变,正如琴选择了蒲公英骑士,而非狮牙骑士一般,钟离选择去见证璃月人的成长,而非引导璃月人的发展。
2.3、欲抵御【磨损】到达永恒之人——影
目前出现的三神,显然相较于巴巴托斯和摩拉克斯,正如前文背负过多之人更容易遭受磨损,巴尔泽布是被【磨损】得最为厉害的。失去友人,失去真,这就是影的一次重要【磨损】,而影被【磨损】之后,作出了新的选择。影开始质疑以前的道路,并最终选择将精神寄托于一心净土,杜绝了一切与他人交集,以此来逃避磨损。
那么,影成功躲避了【磨损】了么?消极避世,显然可以减少种种经历,从而减少被【磨损】的可能性,比如失去友人、被世俗欲望所影响。常言道,偏听则暗,在无限的冥想中,甚至连偏听都办不到,自然就更加容易走向极端,更加容易被【磨损】,最终在近十年内,作出了【眼狩令】的决断。而雷神影作出这一决断的依据,则是人因为愿望而失去的,远比获得的更多。在常人看来,反抗军和幕府军之间的斗争,是无意义的厮杀,对双方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应当废弃眼狩令;而在被【磨损】的雷神看来,这些因为愿望而斗争,因为愿望而厮杀,因为愿望而失去,所以更加证明了眼狩令的合理性,更加证明愿望是不利于永恒了,为了稻妻的未来,更加需要眼狩令,让众生不再有那么深的执念,那么重的欲望。正如钟离所言,【越是强大的力量,被【磨损】以后带来的危害越大】,正是因为雷神影因【磨损】作出的决断,导致了稻妻民不聊生,血斛之花遍地绽放,为了守护稻妻,而破坏了稻妻。所幸,作为天命之人的旅行者出现了,携众生的愿力战胜了无想的一刀,让雷神作出了让步,有了改变的可能。

那么,回到另一个附属问题,【天理到】底是什么?正如BV1kb4y1m7e7 雷电将军的角色演示,【唯有永恒才最接近天理】,意味着在雷神 影眼中,天理这一概念是超越永恒的。那么,再回过头来,天理更加偏向于自然法则,还是一个主宰者呢?
显然,唯有自然法则可以超越永恒,凌驾于万物之上,不随物逝,不因物改。韶华白首,转瞬即逝,唯有天道永恒,循环往复,不曾更改。这种【天理】显然符合雷电影对于永恒的追求。
反之,如果【天理】只是一个拥有强大力量的主宰者,或者他施展的神威,只需要更强的力量就可以消灭,谈何永恒呢?雷电影要是真觉得一个强大的主宰者超越永恒,一方面,雷电影为了追求永恒则应该追求更强大的力量,而不是放弃神之心,以不变来谋求永恒,这与故事逻辑相违背;另一方面,影的格调将被这种思维无限拉低,这和有奶就是娘,基本处于一个级别的思维水平。
故而超越永恒的天理,必然是凌驾于万物的自然之理,影响万物循环的自然法则,而绝非一个有意识的主宰者,或者只是这个主宰者施展的神威。
2.4 总结
所谓【磨损】,即为因岁月流逝而遗忘,或因经历有感,从而导致心性、认知等等发生不好的改变,是【天理】平等地加诸于万物的自然法则。背负过多、变故过多之人,容易被磨损,而精神坚韧,心智稳固之人,则不易被磨损。
三、额外的说明
3.1【磨损】是并非针对长生种,而【天理】也并非有意识的主宰。
我看过不少关于磨损的分析,显然是将【天理】作为玄幻小说中的一个个体,主宰者【天理】对万事万物降下惩罚,让他们会被岁月【磨损】,失去智能,尤其被拓展成了【磨损】是【天理】这个主宰对其他长生种的刻意削弱。在钟离的传说任务第二章提及,摩拉克斯分出力量让若陀龙王等人,让他们抵制磨损,如果从直观角度分析,确实很可能【磨损】就是【天理】这个主宰对其他生灵降下的惩罚。
实际上,崩坏3也有类似于主宰的存在,那就是【崩坏神】,但崩坏3的文案组,借奥托之口,巧妙地将【崩坏神】摆脱了自然法则这种真天理的存在。崩坏神只不过是一个掌握比较强力量、知识等等伪物而已。那样,无论【崩坏神】是死是活,就算他被击败,也并不会影响整个在虚数之树和量子之海之下的世界运作。
然而,要是结合上下文, 以及其他涉及磨损的地方,还得出这个结论,还是有点离谱的。文案中已经反复强调磨损是针对所有生灵的,甚至还提及背负过多之人更容易磨损,显然磨损与生物的寿命无关,而是对所有生灵的公平考验,与人物的心路历程相关。只不过,水滴石穿,除非像影这种自闭的,长寿者自然经历也更加丰富,也会遭受更多的变故,自然要经受更多的磨损考验。
还有温迪是为了躲避磨损才消失,也是脑补过度,温迪最近的一次消失,显然是有据可查,那就是数百年前与魔龙杜林的斗争,特瓦林因为此次战斗而受伤陷入沉睡,而和特瓦林并肩作战的温迪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若是为了避免与人接触来减少磨损,那么游吟诗人这个职业怕不是最不妥当的了。实际上游吟诗人的身份目的,正是为了与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当权者是否让蒙德人过得幸福。风神虽然信奉自由,遇事诶嘿,但同样也关心蒙德人民,否则也不至于每次蒙德巨变,都恰巧有他的身影。实际上,也从来没有听说过风属性的神之眼停止发放,风神一直从高处注视着提瓦特众生。

那么,又将如何分析上图的两句话呢?
这就需要以魈为案例,显然作为五位最为强大的护法夜叉,他们一直承受着污秽对精神的【磨损】,最终五位夜叉,三死一失踪,就在魈险些被污秽侵蚀神志的时候,一个摸鱼的风神及时出手,让魈恢复正常,这就是所谓的用力量抵御【磨损】。然而,显而易见,并没非所有的【磨损】都可以用力量压制,倒不如说用力量可以压制的,反而是异数,只是这些与污秽战斗的仙人神魔的特例。芸芸众生的【磨损】,大多为本身心性认知的变化,无从外出借力。
3.2 一点吐槽
这篇专栏虽然说是分析,但显然也算是一种对剧情的期望。米哈游的文案刻意神化磨损这一概念,显然是为了突显文案的格调。但米哈游的编辑一直存在一个问题,为了自身目的而淡化逻辑,这个是大多数日本动画也存在的问题。比如崩坏3的第二次崩坏,为了突出塞西莉娅的强大和魅力,直接把奥拓的智商降低为负,做出了相当不合逻辑的操作。
所以万一未来,原神的编剧真的把天理变成了崩坏神,磨损只是为了折磨众生,让众生浑浑噩噩的手段,也丝毫不意外。但对此,我只能说,自降格调,令人失望。实际上,原神编剧显然也在将磨损和磨难混用,磨而不损岂能等同于因磨而损?
另外,其实在知道稻妻的主题是永恒的时候,大抵就猜到了会是经典的二极管永恒法,即永恒=不变,因为要描绘出一个符合逻辑,且充满斗争的永恒,难度实在太大,需要的文本也太多了,别说米哈游的编剧,诺贝尔文学奖作者来也不行。
不过米哈游的编剧,也确实能在某些地方别出心裁,符华不能成为律者,但律者可以成为符华。在塑造雷电将军角色的时候,也是如此,既然经历了数百年数千年世事浮沉的雷神,不可能成为二极管,那么就让雷神成为单纯的自闭武夫,相较于思考,更倾向于用武力解决问题。有空的话,专门写专栏谈谈地图设计,剧情设计,没空就算了。
稻妻最大的坑,应该就是神之眼的发放准则,影点明了神之眼的发放与神的意志无关,与人的【渴望】有关,以及……
如果按照散兵的说法,天空岛是将神之眼的拥有者作为消耗品,那么显然天空岛是不会单独停止雷属性的神之眼的发放,那么近几年的变故中,能影响到雷属性神之眼发放的就只有眼狩令,而知道眼狩令的则是拥有神之心的八重神子,是否是八重神子选择了停止发放雷属性神之眼?那么冰之神收缴神之心,是否意味着冰之神要组建神之眼大军,反攻天空岛?
实际上,稻妻剧情还有另一个关于神之眼的坑,神之眼包含了拥有者强烈的愿望,而失去神之眼,则失去了愿望,这显然是【磨损】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神之眼是否能够固化愿望,让拥有者更加不会被磨损呢?比如菲谢尔,如果没有神之眼,或许她早已被【磨损】,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小女孩,而因为神之眼的出现,她却可以继续保持中二的姿态,继续扮演她的断罪皇女,让奥兹成为自己的发言人。
四、拾枝者杂谈式结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天理】之下,神魔仙鬼也好,人类蝼蚁也罢,并没有任何分别,众生都承受着【磨损】的考验,在屏幕前的你我,亦复如此。世事纷纷扰扰,又有几人,能够保持初心,不被【磨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