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oHS
2023-02-21 17:45 作者:世检18002500581 | 我要投稿
什么是RoHS

RoHS是由欧盟立法制定的一项强制性标准,它的全称是《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
(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该标准已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主要用于规范电子电气产品的材料及工艺标准,
使之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该标准的目的在于消除电器电子产品中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共6项物质,
并重点规定了镉的含量不能超过0.01%。
“RoHS认证”的概念解析 RoHS认证是欧盟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而推出的一项限制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法规
(在欧盟称为Directive即“指令”)。该指令于2003年2月13日正式发布,被限制的有害物质包括:铅(Pb),镉(Cd),汞(Hg),
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六项有害物质,
2015年又新增了4项邻苯二甲酸脂物质,被限制的有害物质增至十项,也称为RoHS2.0。 之所以称为RoHS,
是该法规英文全称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