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见了
随着三峡核岛的产业成熟,各种高耗能二氧化碳转有机物企业竟然出现了二氧化碳不足问题。
三峡核岛的附近的高耗能有机物二氧化碳合成企业的二氧化碳有两种来源一是垃圾焚烧,二是石灰焚烧(包含建筑垃圾)
垃圾焚烧厂通过垃圾焚烧产生二氧化碳,至于产生的有害性有机物则再进行富氧高温焚烧也就分解成二氧化碳了,经过提纯之后便输送至共产粮食淀粉合成厂,和高分子材料聚合厂,满足人民吃的和用的,这里就有个问题是人民产生的垃圾不够焚烧厂生产二氧化碳用的,于是曾经的垃圾填埋场变成了垃圾矿,许多位置偏僻的公园被挖开,周围人才知道原来这下面是个垃圾填埋厂,生动诠释了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曾经设计用来拉煤的火车皮已经用来运输垃圾到垃圾焚烧发电厂,这里已经告别煤炭了,火电厂成为了博物馆,煤炭石油除少部分被用来作为应急储备能源之外其他大部分已经作为化石保护起来了!山西从能源大省变为了考古大省 ,人类开启了对古植物化石的大考古。
垃圾焚烧也是发电的,三峡核岛也是发电的,能源是过剩的,但是本着勤俭节约的垃圾焚烧也是必须发电的,这么多过剩的电能则被用作水的电解过去的天然气管道系统被用来输送氢气,家家户户用的是氢气做饭,路上跑的汽车也是氢燃料电池。电解产生的氧气则被拿去富氧焚烧垃圾去了,氧气浓度一高,二氧化碳就纯了。
已经不需要用使用当燃料和造塑料了,石油停止了进口,原来的输油管道系统则被简单改造后输送压缩二氧化碳了,曾经把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是要交钱的(购买排放权)如今是要亏钱的(二氧化碳成了没有能量的石油)是个企业都舍不得排放这个可以卖钱的宝贝。
随着垃圾矿的进一步开采,垃圾供不应求的趋势开始显现,轰轰烈烈的垃圾献运动开始了,领导发动各地有空闲时间的居民在自己居住地附近考古发掘出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生活痕迹,那些在世纪之交扔在小山沟里面的垃圾,在各地农村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只是这几十年被上面的几层土覆盖住,似乎人类忘记了它们,考察发掘出之后,大型机械就将小山沟疏通了个彻底,从此这些小山沟再也闻不到奇怪的臭味了。
污水处理厂因为利益主动提高污水排放标准,这样污水里面的有机物分离出来就可以出售给垃圾焚烧厂了,污泥里面含碳量可是很高的!
在太平洋上有着一个垃圾“大洲”由漂浮在海洋中的垃圾组成,滨海垃圾焚烧与有机合成产业园建成之后,休渔期的渔民则去捕捞垃圾去了,海洋垃圾问题居然是这么解决的!
三峡核岛供能的石灰厂已经把各大石灰石矿山烧成了水泥!然后水泥在固化过程中会吸收大气之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水平很快就低到了工业革命以前的水平!人类不环保的工业就此画上了句号。石灰水泥由于严重的生产过剩则进入了计划共产按需分配,成为了继电能以后,第二种共产免费资源,在不浪费的情况下使用混凝土仅需交少许费即可,但浪费会被处罚。
从此人类踏上了环保工业道路,实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伟大理想实现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