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众测精选】拓品G5:“声价比”突出的“随身钢炮”

2022-10-17 00:32 作者:耳边小公举  | 我要投稿

在蓝牙技术未完善、便携器材体积还不够小巧的年代,诞生了许多将解码耳放和入门级播放器搭配使用以提升音质的“捆绑党”烧友。当下,各种“小尾巴”器材、蓝牙解码耳放器材的便携属性十分亮眼,而传统形态的便携解码耳放则在使用功能、声音表现各方面实现飞跃式发展,依旧保持着强盛的HiFi生命力。

近期,拓品推出了全尺寸的便携解码耳放G5。这款器材在九月份登陆国砖吧众测活动,让烧友们感受到了如今便携解码耳放器材的实力。


参加众测活动的5位烧友对G5进行了详细的试听体验并作出分享。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大家对这款解码耳放一体机的评价如何吧。


@一个不被占用的:


声音方面我想先对G5进行一个概括,这是一台声底很干净且控制力不错的大推力素质流解码耳放。一方面来说,他中正、一本正经的声音很适合用来做尺子;但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是为了满足日常更加舒适悦耳的听音感受,就需要玩家在搭配上动动脑筋,或许“互补”的搭配能有更好的效果。

G5+Advar(中增益):Advar是当下比较火的动圈入耳,在原线原套下声音均衡且兼顾耐听性,尤其对器乐音色的呈现十分动人。在原始组合下与G5搭配,Advar的声场优势展露无遗,分离和定位都很精准,但整体风格稍显寡淡,有较强的线条感。而当我换上Nyx银线和aet08耳套(个人比较喜欢这套的流行表现)后,最明显的提升来自于密度以及两端的延伸,填充了原线下由于声场拉伸而稍显单薄的声音形体。NFCA耳放模块的加入让这枚动圈能充分释放潜能,其一大特点就是极低的失真,能更好地还原声音本性,同时做到收放自如,有很好的瞬态和动态响应。但较强的速度感不完全是好事,G5对细节处理得干净利落,残响的存在感较弱,在听弦乐时确实没有粘滞,但玄学一点来说就是少了点空气感,爽快是爽快,但久听乏味。同理人声也会显得有些呆板,有些偏干声的感觉。

G5+R70X(高增益):R70X阻抗高达470欧,一般的播放器难以伺候好,但好在R70X底子并不差,各种搭配下都不易出恶声。G5拥有不俗的驱动力,就我个人而言平衡口高增益且音量打到11点左右就能达到足够的声压。身材虽小,水平不低,高增益并没有带来诸如躁动、控制力不佳的缺点,G5还是能较好地撑起R70X的声场空间,并且能分出层次,没有糊在一起。G5的驱动下,R70X声音会更加直白中性,整体风格会回归监听类型。高阻大耳对于G5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其声音素质自然无法与2k多价位的一体式台机相比,但若是驱动一些易驱的大耳并不见得会有明显的差距,G5充沛的能量储备和良好的控制力让你基本不用担心能否驱动的问题,而更多应该考虑搭配的选择。


原文链接:

https://tieba.baidu.com/p/8040293817


@poluozero:


G5到手之后,我玩得最多的就是G5的纯耳放模式,毕竟纯耳放模式会更能呈现NFCA本身实力的原貌。G5本身的推力相当可以,跟台式的DX5几乎一致。而且G5本身的高中低增益分划合理,对于驱动不同类型及阻抗的耳机有着很好的适应性。

就声音来说,G5的声音偏理性,清晰度及准确性确实不负“科学HiFi”的名号。不过这样的声音风格有着两面性:往好的方向考虑,就是更能呈现前端以及耳机原本的风貌,原汁原味;但不好的地方就是比较挑配搭,需要花心思去调校才会有好的声音。

在音乐风格类型配搭方面,G5更善于表现器乐以及大编制的作品,反而人声演绎就需要细心调校才行。同样是配搭封闭大耳,我认为G5显然更适合用来搭森海塞尔一些,后者相对华丽的音乐风格能够最大程度上消减G5本身的严肃,而G5的良好素质又能让音色更上一层楼。

不过G5本身不光善于推大耳,得益于它精细且合理的增益分配,在中、低增益档位下,哪怕是推一些低阻高敏的动铁耳机也并不无可。NFCA耳放本身也不只是指标漂亮,事实上即便在高增益档位下,G5输出的声音也依然很纯净,底噪几乎是不可闻。当然,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G5本身在电磁干扰屏蔽方面做得相当到位,毕竟这对于以捆绑为主要使用场景的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原文链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IJTJT6V0553DBCD.html


@阿困猪:


我对G5的音色做一个总体的评价:我认为它的声音是比较中正偏冷的,整体的空间塑造感很强,声场跟一众尾巴或者低端播放器比,还是甩开了很大的差距的。总体低频的量感会偏少,人声方面有一点点距离感,没有太多的音染,表现直白。高频扎实,但是还谈不上顺滑,有一定的打磨空间。另外总体的解析出色,线条感很好,背景很黑。

USB解码功能是我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占比最高的。首先用G5搭配凯音的单动圈耳塞Fantasy谈谈它的声音。给我的感觉是,USB解码下的声音,声场拉得很大,空间感基本上达到了五千价位的DAP的水平,整体的声音非常干净。凯音的单动圈耳塞Fantasy只需要在低增益下的一半音量就可以出现不错的素质。它给到的低频量感不多,总体声音显得很丝滑,同时它也把Fantasy的中频喂得很饱满,但是偶尔某些歌曲下会出现一些齿音。动态跟一众小尾巴相比,也更为优秀。

为了在测试其本身的潜力,我测试了Muse HiFi的平板振膜耳塞POWER和G5搭配的表现。本身平板耳塞更难推好,因此也对前端有一定的要求,而POWER在G5驱动下也被制服得妥妥贴贴的。确实,在G5下的POWER也和它的名字很像,会显得比较富有能量感,总体的动态很大,瞬态响应也很好。但是个人感觉POWER引以为傲的高频并没有太出彩,还有一些提升的空间。

另外,我还搭配了飞傲FA9,作为一款多动铁耳塞,本身其总体的声音跟拓品G5还是比较搭的。瞬态响应非常好,结像非常清晰,空间感也很好,没有特别明显的边界,加上其不过分突出的人声,以及超强的解析,使得它发挥了不俗的实力。当然,个人认为拓品G5搭配中频偏饱满的塞子,可能两者的搭配,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除了Fantasy之外,我还推荐山灵的ME800,在平衡口驱动下,人声醇厚感情适中,声场很规整,保留了山灵独有的那一份温润自然。


原文链接:

https://tieba.baidu.com/p/8052376598


@kinglzr:


G5自带三种不同的输出模式,再加上三档增益进一步排列组合,对应不同曲目和耳机用户可以随心选择模式与增益,极大程度地丰富了这款产品的可玩性。USB解码高增益模式下,平衡输出搭配拜亚T1二代这款阻抗高但灵敏度不差的旗舰大耳,高频饱满却不失清亮,延伸度得以进一步拓展,器乐与人声的分离度不错,中频人声柔顺细腻、低频下潜恰到好处,温暖和煦的声色让人久听不累,能渲染出恢弘大气的声场表现,亦能对音乐细节细致入微地予以刻画。这款旗舰大耳的实力被调动个七八成水平也算是不负众望。

待USB解码搭配更易驱动的和声力Poseidon后,再搭载泽锋灰袍巫师升级线,器乐表现力较原线提升更加明显。高增益下,充沛的信息量充斥着耳廓的每一个角落,宽广且规整的声场,高亢有力的高频,富有层次感且纤毫毕现的结像,一气呵成连贯输出令人满意,恢弘大气的氛围感难掩细节的精细刻画,无论是小提琴、古典吉他或是钢琴作品均能实现真实还原,器乐表现与之前表现相比更显成熟与恢弘大气。这套搭配对细微变化的反映清晰明快,总体宽松,泛音丰富,层次分明。饱满的低频伴随极强的下潜能力,充沛的残响将整体的气氛烘托到栩栩如生。展示作品冲突时的场面不是人仰马翻、乌烟瘴气的散漫表达,而是气势恢宏、张弛有道的传神演绎,让我们能够较为充分地体验大编制作品的独特魅力。解析的提升与分离度的拓展在Poseidon与G5平衡模式下优势尽显。


原文链接:

https://tieba.baidu.com/p/8045283164


@第一人称:


拓品G5在使用功能性上很丰富,虽然蓝牙真的很方便,但是要表现机器完整的听感特性,笔者还是选择了Type-C连接PC使用。

拓品G5在同价位具有较高的素质,以推力大、解析出色、声音干净扎实、背景黑为主要特色。音色表现为中性略暖,均衡耐听。在搭配上,耳塞方面,G5以其高推力的特点,在中增益下即可驾驭大部分耳塞。不过对于风格十分明显的耳塞,在风格上的搭配问题笔者认为还是需要试听。大耳机方面,G5可以完美驾驭易推的低阻抗大耳机,对于高阻大耳机声压级基本可达到,一部分也可以听。不过G5也可以看做一个分水岭,它搞不动的高阻大耳机还是妥妥地上台吧。

虽然,不同于传统HiFi播放器,拓品G5和小尾巴一样需要搭配手机和电脑使用。但在2000价位段的传统播放器市场已经基本被小尾巴类产品抢占的今天,作为一款可以全场景使用的便携式蓝牙解码耳放的拓品G5,笔者认为其对于HiFi发烧友,较之小尾巴意义更大一些。因为其对于传统的捆绑党与手头有着高阻抗耳塞与大耳机且正在寻求一款可便携设备的烧友来说,是一部从随身入门到过渡台机这段旅程中不错的选择。


原文链接:

https://tieba.baidu.com/p/8044420534


对于拓品G5解码耳放一体机,烧友们有什么看法,或者有哪些想要了解的信息呢?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哦~


【众测精选】拓品G5:“声价比”突出的“随身钢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