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肆式青春》— 再见已经阔别的青春

2018-08-21 21:50 作者:信评动画  | 我要投稿

其实一直都有关注这部作品,但是在国外没办法第一时间在电影院看它,所以在今天它上线的时候,就选择了在第一时间把它给补了。

因为当时上映之后看到的风评比较负面,所以我还是用了比较低的期待度去打开了这部作品。但在我看完电影之后,意外的发现,这部动画,绝对没有那么糟!甚至,我相信,会有不少人和我一样,会在这个电影之中,收获到一点点的触碰,那点触碰,绝对算得上是惊喜了。

作品由三个不同的故事构成,分别讲述了3组人的故事,甚至3个故事里用的语言也都不一样。但即便如此,3个看似风格迥异的故事放在同一个作品里的时候,却述说了同一个心情,也是我标题所写的那句:再见已经阔别的青春。我相信那些会对这部作品有所触碰的人,感受到的,大概也会是八九不离十的一种心情吧!

分别说说3个故事。(下面算是有部分剧透,若非常害怕剧透的观众还请自行回避)

第一个:《一碗乡愁》。

这个故事我还是得优先的说说他的问题,那就是他其实并没有说故事,这一篇,是个散文。说散文有错吗?没有错。但是它一篇散文放在两个故事比较强烈的篇章之前,其实是会混淆作品的整体性的。再者,如果我们对比一样散文式的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就会发现,秒速五厘米的情绪与叙事之间的比例,大概算是7:3开,而这篇一碗乡愁的比例,大概是9:1开,甚至叙事的部分降到0都不为过。也就是说,即便如此散文式的秒速五厘米,新海诚都不敢完全舍弃故事,都还是分别在三段短篇之中蕴含着一个短小的故事,并用它来尽情彰显情感的输出。而到了一碗乡愁的时候,当观众在里面看不到故事,其实散文内情绪的爆发力,在动画的表现下,算不上特别的强。

不过你说他很糟糕吗?那倒不会。这个短篇里其实蕴藏的情感,绝对不亚于后面两篇的故事,甚至如果能够在那看似平淡情节之中感受到在那细腻笔触背后的情绪,在心中产生的化学反应,更是剧烈。散文围绕着一碗面来写,分别写了3个时期3个地方的同一碗面,吃的人也是同一个他,感受到的东西,却截然不同。在最后吃完城市里的面回到故乡和奶奶告别之后,主人公还是去找了他年轻时常吃的面来吃,而前后两次吃面的神情,却也已经截然不同。契机不知道是什么,可能是回到了那看似不远实则触不可及的故乡,可能是因为潇洒的与奶奶告了别,也可能只是心中的某个结被解开了。但最后的他,坦荡的吃下了那碗只属于他青春的面,即便样式已经大不相同,可是情绪,或许一下子就带回了那个时候。

两次吃面的表情对比

在城市里打拼了一段时间的他,在回到故乡的短短的那个期间,找回了对于面的记忆,和青春时候的自己再见了一次面。而这一次的会面,我想,已经给予了他不少的力量吧!


第二个:《霓裳浮光》。

这一篇的故事,是一个相对套路的现代都市剧,所以从一个诗情画意的散文篇章一下子跳跃到这样通俗的故事之中,对于观众的观看转变,是有一定的挑战的。好在的是,这个故事虽然通俗,但是表现的东西,却没有差距太远。

一样先说问题,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我认为在于粤配对我而言瑕疵感比较重,“演”的成分太高反而降低了故事本身的可信度。而这,对于一个比较写实的现代都会故事,还是会比较明显的影响观影体验的,也会增高观众入戏的难易度。除外,故事因为比较模板化,而在比较高度压缩的剧情之下很多地方显得太过美好,一样会造成些许可信度的问题。不过与此同时,故事很多地方的推进不是依靠熙熙攘攘的对白,而是巧妙的利用镜头和画面去带出很多细节,这样使得这个俗套的故事多了一层美感,也让故事的推进变得更加优美,更加的有意境,这才使得最后的情感能够得以发挥出来。

这篇讲述的是一堆父母过世的姐妹的故事。姐姐为了承担养家的责任,训练出她那不服输的性格,并凭借着其靓丽的外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模特儿。故事的核心,便着重的在叙说她和她妹妹之间的事情以及她在职场上遇到的故事,这里就不过多细说来剧透了。但为什么我会说这个篇章也述说着一样的心情呢?在于这篇故事的结局。虽然如我先前提到的这个故事比较理想化,但是却也只有理想化的收尾,能够体现出这个结局。在故事的最后,姐姐穿上红色裙子的刹那,她终于收获回了她小时候的灿烂的笑容。有一句我印象颇为深刻台词,来自于姐姐的经纪人:“都不知道谁才是姐姐了。” 这句台词出现的瞬间,再看到姐姐的笑容,搭配这样童话般美好的收尾,突然让我想到,姐姐因为父母过世,这几年承担了远超出一般人的责任和负担,配合她那倔强的性格,使她越活越累,越来越挫折。渐渐的,连在妹妹面前的强颜欢笑都已经失去,变成了满身是刺的榴莲,并在那之后摔得满身是伤。但是后来因为某些契机,她卸下了负担,找回了她最原始最自然的笑容,

小时候的笑容和最末尾的笑容

和前面一碗乡愁的主角一样,这篇的姐姐也在故事之中找到了她那阔别已久的青春,找到了最原本的自己,并因此得到了勇气,得到了力量,让她,能够继续在这残酷的社会中前行。


第三个:《纤雨初晴》

作为三篇里面篇幅最长的一个故事,说实话,它的表现也是最好的。它既不像一碗乡愁如此的意境,也没有霓裳浮光那般的通俗,它,就是一个把情绪和叙事的比例拿捏得很好的一个篇章。

这里说个题外话,这个故事扣除掉结局的话,其实故事像极了新海诚的《星之声》。尤其是最后那段录音隔了多年才被男主听到的那个场景,让我瞬间想起在星之声时男女主角隔了数个光年的距离,一个情感要相隔多年才能传达到的场景。但为了避免误会我还是得补充解释一下,我这里说像极了是指这个长时间传达心情的做法很像,故事到构图还是其他的所有东西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肯定不是抄袭。

这个故事的好,除了这种“届不到”的情感的故事让人格外惋惜之外,在于故事的叙事方法我认为相当高明。故事采用了两个时间线的来回插叙推进,用过去的回忆推进现在的情绪,从一开始让人感到莫名的男主,到最后一层一层狠狠的打在观众心灵的过去,然后在收听卡带时情绪堆叠到最高点,那种揪心真的是会在观众的内心慢慢发酵开来的。尤其故事的篇幅也足够长,这个情感的累积真的足够多到让人感动。

但是如果作品的结局是在这一幕戛然而止,那么这一篇的主题就会偏离前两个故事而倾向于新海诚那对于被时空所间隔所淡化的情感的感慨了。而巧妙的一点在于这一篇采用的是一个比较明朗的结局,这就让这个故事的主题,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听了卡带之后,男主果断辞职,并开了一间以他小时候梦想中的房子为地点的小型旅馆。而这样看下来,他就和前两个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在找回了过去的自己之后,得到了力量,坚定了自己的步伐,并勇敢的继续活下去。


在最后的彩蛋里,三个故事的主角出现在了同一个画面之中,搭乘着10点30分的班机,飞向那雨已经停止天空已经明亮的未来。这和一开始阴郁的氛围呈现了鲜明的对比。三个不同的故事,最后交织在了一起,并以一个非常明亮的结局作为结束,为我们这些观众,带来了不少的力量,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作品会能够让人有所触碰的原因了吧!


是的,正如我在这些文中所形容的,这个作品其实也有不少瑕疵,他也有一些地方能够做的更好,甚至,你要得到相同的触碰或许有更好更优秀的作品可以去看。但是,这些都不妨碍这个作品以整体来说,它算得上是优秀的,它也绝对是能够让人有所触动让人有所感悟的。也因此,我会毫不吝啬的将它推荐给别人,让更多的人,获得到与我相同的触动,甚至获得的,比我更多。


简单评分:8/10


ps: 虽然大部分主创是中国人,但是其实不少核心制作的原画师和动画师包括摄影美术都是日本方的人(应该就是新海诚所属的CoMix Wave Films),所以它是一个由日本负责最后的技术输出但是内核偏向一个中国故事的作品,整体制作表现其实我认为相当不错。当然我不知道有一些路人的虚化放到了电影院看会不会影响观影,但至少在我一架垃圾的笔记本里看表现是很不错的了!

《肆式青春》— 再见已经阔别的青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