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言会不会速糊?
休息了几天,随便写点什么找找状态。
首先不给结论,因为我也不知道。
艺人会不会迅速糊掉,往往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他(她)的事情是不是突破了主流社会的容忍底线。
二:对于不那么底线的情况,就要他(她)是不是受到了足够多的关照或者“关照”。
第一点是没有悬念的,比如吸毒嫖娼了,那就是没的洗,也没有什么别的什么意味了。
第二点,其实就是看势力的选择。所谓人嘴两张皮,反正都是理。具有强烈道德感的群众的趋向往往是跟着主流的态度在运行的。别不爱听,这是实话。
当然可以正气凛然的说:失格偶像必须糊,从小就不学好,这种偶像会带坏小孩,强烈支持封杀之大快人心净化网络环境。
当然,也可以这么说:小屁孩懂个啥?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有啥可炒作的?浪子回头金不换,人家现在不是好好的么?为什么不能让人变好呢?
明白吗,各位?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占据舆论,到头来都会赢得一片喝彩。
道德感强烈的人们其实是没有固定的是非观的。
假如,喻言是一个女流氓。
(我可没说她就是哦。)
那么,如果这个所谓的女流氓糊了,是不是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也许会,也许不会。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那些没有被揭露伪装的男女流氓们还是会继续鬼混。只要他们还没有失去伪装的庇护,就仍然还可以道貌岸然着。
人们是绝对势力的。对于失势者当然要痛打落水狗,而且是绝对正义的样子。正所谓破鼓万人锤。
那么,我是不是这样的人们中的一员?
是。当然是!
如果喻言被当做是一个女流氓而且迅速糊掉了,那么,会给人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
那当然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真相隐藏住,一定要更虚伪一些。
然后,流氓们就变得更加虚伪。
我们已经看到。道德说教几千年,却并没有让人性有什么改善。除了让流氓们越来越擅长于隐藏和欺骗。
人们对于弱者的鄙视从来未曾改变,却总是需要一个至少在表面上正确的理由。
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人真的在乎道德。却没有多少人会承认。道德在道德氛围中持续的崩坏。这已经是一个死循环。
暴露的流氓被打掉。这就促成了流氓群落的优胜劣汰。进化的流氓越来难以被发现,甚至已经学会了正气凛然。甚至,流氓们会正气凛然的用道德来教训人们。然后,人们就分不清什么才是道德,然后,就不认为还存在着道德。
我们强调着道德,却陷于这“道德”的困境很久了。
所以,我并不认为喻言被当做女流氓被糊掉,一定是好事情。
那么,喻言会不会糊掉呢?
这仅仅是关乎于利益的加减法,与道德毫无关系。
假如,这道德感并没有上升到利益层面的话。
玩明白的聪明人们高喊着道德,却在心里嘲笑着彼此的幼稚。这奇妙的情境难道不是真正的高手过招?我想,越是这样的人,就越是能立于不败之地。
聪明人不会犯错。这样,在一个聪明人遍地的世界,除了复制正确,谁都会动弹不得。
不善良的人也可以混得很好,只要他(她)懂事。
我想,要求善良也许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默认别人是好人,那么,发现他(她)没那么好就会不高兴。
如果默认别人是坏人,那么,发现他(她)没那么坏就会愉悦。
那么,防止别人变得更坏的正路子,也许只是别让他(她)坏的那么过分,而不是对于一切坏的暴露都给予激烈的反应。
毕竟,面对真正更坏也更狠的角色,道德敏感的你也许会哑口无言。
或者,你会歌颂其道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