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札记】《训诂简论》(陆宗达)

2023-03-03 12:52 作者:小僧の神様  | 我要投稿

一、什么是训诂 “训诂”一词始见于《毛诗诂训传》,孔颖达为之注解:诂训者,通古今之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实际上,“诂”和“训”代表了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诂”——解释“异言”(同一事物在不同时空下具有不同的称呼);“训”——说明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疏通文意。 黄侃从多义词的词义系统性角度理解“训诂”:在解释词义的时候,首先要推求它的本义,即推溯到本义或核心义,然后沿着词义发展的线索,找出它不同的引申义。 今天谈及“训诂”有两个涵义:①文献语言学的总称,界限不明。②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列的以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 二、训诂的内容 1、语义学:解释词义(基础工作) ①揭示词的概括意义;避免“辗转为训” ②解释多义词须注意词义的系统性 ③在概括义的基础上指出语境义/形象义 2、语法学:分析句读、阐述语法 ①分析句读,诗歌和散文是不同的;研究诗歌的句读,必须认识到音义之间的不对称。e.g.“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②虚词的解释 a、确定虚词的用法和作用 b、用虚词确定句型:抽掉虚词/增加虚词 C、对比古今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 e.g.“无”/“吗” ③特殊语序的分析 a、借助语序表示客观事物在主观感触上的先后 b、为了重点突出、紧接上文而颠倒语序 c、为了协调声律而改变语序 3、修辞学:说明修辞手法和特殊表达方式 ①比喻 ②隐语 ③惯用体例 ④省略 ⑤与省略相对立的情况: a、连类并称 e.g.“肆诸市朝” b、反义词对举 4、篇章学/“章句之学”: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 e.g.《诗经诂训传》《孟子章句》《楚辞章句》 5、保存在文献正文的训诂内容 ①以训诂形式出现的正文 ②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 三、训诂的方法 1、以形说义:e.g.《说文解字》释“向” 2、因声求义:e.g.《文始》(章炳麟) ①解决同音替代,求得本字 ②解决方言词的问题,求其变化轨迹 ③推求语源,解释成词命名的理据 3、核证文献语言:e.g.《说文解字注》 4、考察古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读书札记】《训诂简论》(陆宗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