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型供应链模式的建立之如何确保生产流程正常开展4
响应型供应链模式的建立之如何确保生产流程正常开展4
在前一篇文章中,晓闲介绍了生产管理流程中的几种管理制度。在今天的文章中,晓闲会接着介绍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中的其他管理制度。
一、生产流程
1.生产管理制度
A.管理制度
e.车间日常管理制度
车间日常管理制度是指公司或者生产部门对生产车间的各项管理工作所设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这个管理制度规定了车间日常管理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具体管理要求。
对于生产车间而言,其日常管理涉及到了门禁系统的管理、洁净室或者洁净厂房的管理、物料进出车间的管理、人员进出车间的管理、进入车间的人员着装的管理、着装清洗的管理、洁净服等物品管理、车间整理和清扫管理、车间人员行为管理,等等主要方面。
为了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管理制度,晓闲将会介绍一些对于企业或者生产部门而言比较重要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
上面那些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对于公司来说都比较重要,因此,晓闲只挑选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些管理制度和要求进行介绍。
门禁系统的管理是生产车间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制度。
门禁系统的管理要实现对非授权人员进入生产车间的管理,非授权人员进入车间时可能会存在非授权人员未经许可接触或者使用了仅可以被专业人员触碰的物料,防止不同车间房间的气体或者粉末等非正常泄露的风险,以及防止微生物泄露的风险。
概括而言,门禁系统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来自于人的风险的管理以及来自于车间房间中的微生物和物料扩散的风险的管理。
一般而言,对于门禁系统的管理要求通常有如下几个:
其一、进入相应车间房间的人员应当通过门禁系统刷卡方可进出;
其二、重要生产车间房间的房门均应该安装门禁系统,以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
其三、生产车间房间应当要求进出的人员做到随时关门的要求;
其四、生产车间的门禁系统应当要做到随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且如遇到停电等问题时,依然能够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如遇到门禁系统故障的,应当能够及时解决问题,以保障门禁系统的正常运转;
一方面,这样可以避免人员无法正常进出而产生的人员在封闭区域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继续发挥非授权不可进入的限制性管理功能。
洁净室或者洁净厂房的管理是整个生产车间正常管理最关键的一个方面。
洁净室以及洁净厂房是很多生产企业一定会配备的生产资源,在芯片行业、医药行业和保健品行业,洁净室以及洁净厂房都是很多生产型企业的标准配置。
洁净室以及洁净厂房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持产品的生产环境尽可能干净、清洁以及无微生物污染的风险。环境中天然存在着微生物、颗粒悬浮物、灰尘等等,它们的存在容易导致货物在生产过程中遭到灰尘、微生物等的污染,而导致产品不合格问题的发生。
对于企业来说,所生产的产品的技术要求越高,洁净度要求越高,那么,生产车间的管理要求也就越高,芯片生产对环境的洁净度要求非常高,而医药行业的产品的洁净度要求次之,而保健品行业的产品洁净度最低,因此,通常而言,芯片生产的洁净厂房的洁净要求最高,其次是医药行业。
以晓闲以前所工作过的生物药行业的生产车间为例,其洁净厂房有很多房间会被定义为A级和B级洁净室,而保健品行业可能更多的是D级洁净室。
对于医药行业的A级和B级洁净室,在洁净室的日常管理中,洁净室房间的悬浮粒子和悬浮微生物要经过非常频繁的监测,监测空气中的悬浮物以及微生物有无超标的可能,且要定期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灭菌处理,做到洁净室的空气中不存在任何微生物的芽孢。
人员着装管理以及车间人员行为管理是生产车间日常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这里主要是对进入车间的人员的相关要求。
对于有洁净室的生产车间而言,人身上所带的一些物品以及人的皮肤表面都存在着一些可能导致对产品品质产生影响的物质。
比如: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人手上的皮肤所携带的微生物、灰尘和汗液,鼻腔和口腔中的分泌物,以及人头部的飘落物(如头发、头皮屑等等)都会影响产品品质,会导致食品被这些物质所污染,因此,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就需要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管理,避免食品生产所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最终产品不会受到来自于人的污染。
一般的,对于具备洁净室条件的生产车间而言,通常会要求进入车间的人员做好相应的着装准备,比如要求员工穿戴头套,戴上口罩,穿上连体服,身着专门的鞋并套上鞋套,而对于可能会触碰产品的人员,它们还应该时刻戴着手套工作。
通过这些做法,以保证人与产品以及产品所用物料之间是完全隔离开的。此外,在进入洁净区时,进入者还需要做好手部清洁,通过清洗和消毒,以保持手部的干净和灭杀相应的微生物。
而车间人员行为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管理要求。人员在生产车间玩手机,随便倚靠在墙壁上,随便坐在地上,等等,这些行为都是进入车间人员的行为的一些大忌,这些行为都会导致企业的战斗力涣散,容易让公司的客户对公司产生不信任感,此外,这样的行为有可能会导致产品生产出现异常,而导致不合格品的产生。
以上管理要求仅仅是车间日常管理制度中的其中一些重要方面,其他方面同样也很重要,但由于篇幅有限,后续不再继续介绍其他的车间日常管理制度的要求。
f.工厂和车间日常巡查制度
工厂和车间日常巡查制度是企业加强对生产工厂和生产车间隐患检查和排查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价值度非常高。
对于企业而言,工厂巡查和车间巡查的侧重点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工厂巡查侧重于关注整个生产工厂中所发现的比较大的风险源,侧重于宏观面上的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要注意的工厂风险包括:工厂厂区高空作业风险检查、流程审查和资质审查,工厂厂区检修、改造以及厂房改造、施工和设备安装的安全风险排查以及对应的流程审查和资质审查,厂区火灾、爆炸、重物坠落等事故风险排查,环境污染事故和风险排查,厂区人员安全风险排查(如是否正常佩戴安全帽),厂区行驶车辆的行车安全风险排查,厂区人员的异常行为风险排查和监督,等等方面。
而车间巡查的侧重点在于识别生产车间和厂房中的人员违规作业、设备故障、进入车间的员工的违规行为的风险识别。
在对生产车间进行巡查时,巡查人员需要注意这些方面:
检查进入车间人员有没有按照公司的流程制度要求进行着装穿戴,人员进入车间时有没有按照流程制度要求进行手部清洗和消毒;
检查进入车间的人员,在进入对应等级的车间时,有没有取得相应等级的授权许可;参观人员进入生产车间时,有没有相应的公司生产部人员时刻陪同;
监察进入车间的人员有无将禁止带入车间的物品带入车间,比如车间外部带入的未经消毒的办公用品、手机、打火机等等物品;
监察车间中各个带门禁的房间门有没有做到进出人员就关闭的要求;
监察生产车间所使用的设备不存在带病作业的情况;
等等。
工厂和车间日常巡查制度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管理约定:
承担巡查责任的部门以及人员岗位职能:规定哪个部门以及哪个岗位负责巡查;
制定了巡查的流程和制度:这份文件会规定负责承担巡查责任的部门要开展工厂和车间巡查时,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流程和制度进行巡查;
比如,这个制度有没有规定巡查部门在进行工厂和车间巡查前应该获得什么样的授权,或者需要做何种记录。
规定了巡查的周期和频率:约定巡查部门应该至少开展多少次巡查;
规定了巡查发现异常的处理流程:如果巡查人员在巡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异常的,巡查人员应该如何做;
比如: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工厂某处出现冒烟或者出现火苗等问题,巡查人员在巡查工厂时,发现厂区有人不戴安全帽。
对于前一种发现火灾等安全隐患的情况,由巡查人员本人去处理可能是有风险的,因为巡查人员可能不能清楚地判断火苗或者冒烟问题的真实原因,如果贸然去处理,有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而对于发现厂区内不戴安全帽的行为,巡查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指出这种问题的危害,要求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改善。
规定了巡查记录的记录要求:规定应该如何记录巡查结果,何时记录巡查结果以及如何保存巡查记录,等等方面。
g.工厂和车间访客管理制度
工厂和车间访客管理制度是企业对非公司员工进行入厂和入车间管理的一种管理制度。
工厂访客管理制度主要是管理非公司员工在进入工厂厂区前后的行为和结果,这个制度一般并不涵盖非公司人员进入车间的管理授权。
而车间访客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非公司员工进入工厂的生产车间前后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进行了相应的管理,这个制度并不涵盖非公司员工在进入工厂后而进入车间前的管理制度的要求。
因此,用一句话概括,可以将工厂和车间访客管理制度描述为:前者约定了人员进入工厂的管理要求,而后者约定了人员进入工厂后随后进入车间的管理要求。
从制度的管理要求的严格程度看,进入工厂的访客管理制度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而进入车间的访客管理制度的要求则相对严格很多。
那么,晓闲先来说一说工厂访客管理制度。
一般的,工厂访客管理制度主要是规定了访客人员在进入工厂前应该做的一些事情,以及在厂区内不能做的事情,比如约定访客人员不能在厂区内抽烟,也不能携带香烟和打火机等物件,也约定了访客来访登记和进厂的要求,比如访客人员要想进厂,就需要获得公司员工的同意,可能该访客需要经公司员工同意后,保安人员才会放来访人员进厂,也有些企业要求,访客人员进厂必须要有被访问人员的陪同以及该人员登记签字访客进厂,也有约定访客人员进厂必须获得被拜访人员所在部门的人员陪同,等等要求。
此外,工厂访客管理制度还会约定好访客人员在进厂应当注意自身着装的要求,以及还可能会规定访客人员在厂区内行走的具体要求,等等方面。
而车间访客管理制度则更多的是关注访客人员进入车间参观的严格要求。
一般的,车间访客管理制度规定了多个重要方面,晓闲列举如下的管理措施:
来访人员进入车间的要求:应当由被访问部门的员工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请,车间参观申请通过后,来访人员访客进入车间参观,且访问人员应当获得门禁系统的门卡,在权限容许的范围内只进入到权限恰当的车间中参观。
规定参观陪同人员的要求:会规定车间访客人员进入车间时,应当有相应的公司职员全程陪同参观,不可让参观访客独自呆在一个具体车间中。
规定了访客人员在车间中的行为准则:会规定访客人员在进入车间后可以发生和进行的行为,比如可以在参观的车间中正常走动;也会规定访客人员在进入车间后一定要做的行为,比如在进入车间时要将手机存放在合适的地方,参观人员在进入车间后按照具体要求进行洗手消毒以及按要求着装;也会规定进行访客人员发生的行为,比如禁止该人员未经许可触碰设备,等等。
规定访客人员的着装要求:访客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后该如何穿衣。
规定来访人会员权限分级管理:对公司的生产车间的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权限等级,获得的权限等级不一致的,则不能进入该区域,访客只能进入对应权限的区域。
此外,还会规定访客来访的记录要求:规定企业如何做好来访人员的访客登记记录以及规定登记记录如何保存,等等。
以上内容为晓闲关于访客管理制度的理解。
在下一篇文章中,晓闲会继续介绍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后续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