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RF案例
准备一、创建DATA文件夹
准备二、修改namelist.input内容
第一步、运行静态地理数据
一、进入WPS文件夹
二、修改namelist.wps
三、生成地理数据
第二步、处理气象数据
一、将数据放入DATA文件夹中
二、链接数据
二、启动ungrib.exe
第三步、融合气象和地理数据
第四步、修改WRF中的namelist.input
第五步、链接WPS到WRF
第六步、运行WRF(时间较久,耐心等待)
WRF的预处理系统(WPS)
wps三个程序组成模块的作用
(1)geogrid:确定模式区域并把静态地理数据插值到格点。
(2)ungrib:从GRIB格式的数据中提取气象要素场。
(3)metgrid:把提取出的气象要素场水平插值到由geogrid确定的网格点上。
准备一、创建DATA文件夹
在Build_WRF下创建一个DATA文件夹用于存放要用的数据。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搞个名字,自己找个路径,只要后面合并的时候能搞清楚Linux的路径命令即可。
准备二、修改namelist.input内容
该文件路径:em_real文件下,文件内容:
&share
wrf_core = 'ARW',
max_dom = 1,
start_date = '2016-01-01_00:00:00','2013-06-18_00:00:00','2013-07-24_00:00:00',
end_date = '2016-01-01_18:00:00','2013-06-20_00:00:00','2013-07-24_18:00:00',
interval_seconds = 21600
io_form_geogrid = 2,
/
&geogrid
parent_id = 1, 1, 2,
parent_grid_ratio = 1, 3, 3,
i_parent_start = 1, 66, 55,
j_parent_start = 1, 59, 43,
e_we = 155, 235, 460,
e_sn = 135, 182, 400,
geog_data_res = 'modis_30s+10m','2m','3s',
dx = 25000,
dy = 25000,
map_proj = 'lambert',
ref_lat = 26,
ref_lon = 80,
truelat1 = 30.0,
truelat2 = 60.0,
stand_lon = 88,
geog_data_path = '/BIGDATA1/sysu_1/hzh/wrfchem3.9/geog'
/
&ungrib
out_format = 'WPS',
prefix = 'FILE',
/
&metgrid
fg_name = 'FILE'
io_form_metgrid = 2,
/
——————————开始运行wrf
第一步、运行静态地理数据
一、进入WPS文件夹
cd WPS
二、修改namelist.wps
这里建议直接通过记事本去修改。
该文件位置:WPS\namelist.wps
注意:改动的前提是大家按照之前帖子中的namelist.wps已做了覆盖
改动如下图
简单介绍一下:
其中max_dom = 1,代表嵌套层数为1。
后面的start_date和end_date代表了起始和结束时间,代表了2层,如果3层,后面继续加。
照理说现在设置的是1,只需要改第一列的时间,但是本人是本着改了2个更保险。
那为什么
start_date = ‘2020-07-27_00:00:00’
end_date = ‘2020-07-27_18:00:00’
一会儿跑的数据是从 '2020-07-27_00:00:00’到’2020-07-27_18:00:00’的。
修改完成后保存退出。
三、生成地理数据
在WPS文件下。
输入命令:./geogrid.exe
当出现下面文字代表成功
———生成geo…….nc文件
如果出现下面的内容,需下载对应的地理信息包。
成功后,输入命令,检查地理信息文件
ls -lah geo_em.d01.nc
第二步、处理气象数据
一、将数据(fnl)数据放入DATA文件夹中
根据namelist将对应的fnl数据放入DATA文件
二、链接数据
在WPS文件下。
输入命令:
ln -sf ungrib/Variable_Tables/Vtable.GFS Vtable
./link_grib.csh ~/(fnl的路径)/fnl
(./link_grib.csh ~/data//fnl_20160601_* ./)
——生成AAA/AAB/AAC/AAD文件
二、启动ungrib.exe
在WPS文件下。
输入命令:
./ungrib.exe
成功则出现:
——生成SST文件
检查文件信息 输入:
ls -lah FILE*
得到处理好的气象数据
这些文件在WPS根目录下。
第三步、融合气象和地理数据
在WPS文件下,输入命令
./metgrid.exe
——生成met文件
此时,WRF的预处理部分(WPS部分)完成了。
第四步、修改WRF中的namelist.input
跳转至em_real文件夹(后面的操作都是WRF\test\em_real下进行的)
cd ~/Build_WRF/WRF/test/em_real/
下面修改namelist.input,文件位置:
\Build_WRF\WRF\test\em_real\namelist.input
修改的是起止时间以及需要运行模拟几个小时的数据。一层所以只需要改第一列。
第五步、链接WPS到WRF
在WRF\test\em_real下进行的
ln -sf ~/Build_WRF/WPS/met_em* .
(ln -sf ../wps/met_em.d01)
./real.exe
——生成wrfinput_d01+rsl文件
查看文件:ls -alh wrfbdy_d01 wrfinput_d01
——————————————
若是运行WRF-chem
此时打开ANTHRO/src,运行化学模式,然后将结果拷贝至em_real文件
1. radm2_MADE.inp——生成排放清单的文件
2. 运行 ./anthro_emis < radm2_MADE.inp
3.拷贝cp wrfchemi_* ~/zy/em_real/
第六步、运行WRF(时间较久,耐心等待)
后面的操作都是em_real文件下运行
./wrf.exe
成功后会出现
这样,WRF算是跑完了,结果也成功了。
天河常用命令
yhi——查看可用节点
yhq——查看任务进程
后台提交(以wrf.sh文件运行wrf.exe)
vi wrf.sh——修改此文件 :wq保存并退出
文件内容:
yhrun -N 2 -n 48 ./wrf.exe
提交
yhbatch -N 2 -p bigdata ./wrf.exe
查看运行状况
tail -f rsl.error.0000
yhalloc——抢占节点
ssh cn3856(节点名)
yhbatch -N 1 -p bigdate ./wps.sh (后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