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公子王献之的漫漫求医路
壹
·
鸭头丸帖

这件作品,有人说是王献之的真迹,也有人说不是。
不过即便不是真迹,也该是唐摹本,因为打宋以后,这件作品就是流传有序的。🙄
这件作品叫《鸭头丸帖》,现藏上海博物馆:
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吃货们别激动,这个鸭头丸讲的不是麻辣鸭头。
鸭头丸是药丸,因为里面最重要的一味药是绿头鸭血,所以叫鸭头丸。
鸭头丸有什么用呢?治水肿、利小便。
不知王献之是什么病症,但他对鸭头丸明显不怎么满意。🤔
贰
∶
肾气丸帖

或许正是因为鸭头丸不好使,所以王献之后来开始吃肾气丸,他觉得肾气丸还不错:
承服肾气丸,故以为佳。献之比服黄耆甚勤,平平耳。亦欲至十齐,当可知。
肾气丸是补肾的,也就是治疗肾虚。
而肾虚分两种,一种是阴虚、一种是阳虚。
肾阴虚的典型特征是五心烦热、舌红少津、失眠多梦;
肾阳虚的典型特征是畏寒怕冷、舌淡苔白、夜尿频多。
肾气丸是补肾阳虚的,由八味药组成:
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桂枝、附子。
去掉最后的桂枝、附子,就是补肾阴虚的名方——六味地黄丸。
这个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名医钱乙的方子,一开始是给小孩准备的,但今天吃的更多的是中年人。🤐
叁
∵
地黄汤帖

无论是肾气丸还是六味地黄丸,地黄都是不可或缺的。
地黄这种植物,你可能见过,这东西入药有生熟之分,熟地黄长于养血滋阴,生地黄长于清热凉血。😬

《肾气丸帖》里的肾气丸用的该是熟地黄,但《地黄汤帖》里的地黄汤或许是用生地黄:
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
喝地黄汤的是“新妇”,所谓“新妇”也就是新娘子,或许是王献之刚娶了个媳妇?
不管怎样,这个新娘子也有病,喝了地黄汤后,他的病情减轻了,但饮食睡眠都还不是很好。
这个地黄汤,或许类似于后世的地黄黄连汤。
地黄黄连汤,顾名思义,有生地黄、黄连,所谓黄连就是那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黄连,有镇心凉血的功效。
除了这两味,地黄黄连汤里还有防风、川芎、当归等别的药材,组合起来主治妇人血气症。
所谓妇人血气症,主要表现是发热、崩漏,发热就是气粗鼻干、五心烦热,崩漏是大量出血、淋漓不绝。
梳理至此,不禁为王献之的生活发愁,这人怎么总是和医药打交道啊?😧
回顾历史,王献之四十三岁就去世了,而他的去世不仅和医药有关,还和他的婚姻有关,这个故事就留待下次吧。
文字 | 挖坑不填咸鱼癸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咨询相关事宜
❤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