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代的主题

2021-10-15 08:36 作者:翟东升老师  | 我要投稿

前一阵子与学界朋友餐叙聊天,谈起了时代主题的问题。

这个话题的来头不小,最初可以追溯到列宁。 

20世纪初,帝国主义体系统治着世界。在一战尾声,列宁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和帝国主义战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由此,“革命与战争”便逐步成为关于时代主题的一个经典论断。 

毛泽东同志继承了列宁的这一思想。他说:“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毛泽东同志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是继续革命,并积极准备应对帝国主义发动的世界大战与核战争。 

1970年代末之后,我们党关于时代主题的判断开始出现重大变化。第二代领导集体判断世界核大战一时间打不起来。小平同志提出:东西问题是和平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东西南北两个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之后,“和平与发展”在党的十三大上被概括为时代的新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对时代主题的界定,同对自身国情和世界政治经济趋势的一系列认知和判断,是一脉相承的。就自身的国情而言,国内的主要矛盾被界定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世界政治经济趋势而言,1980年开始英美带头搞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正是有了这种内外战略判断和政策潮流的同频共振,才有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我们今天的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吗?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化的各项指标开始走低。英国脱欧和特朗普执政,明确地宣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在其发起者和主导者那里已经被系统批判、反思和修正。考虑到新冠疫情背景下无限制量化宽松带来的资产价格暴涨和通胀压力,导致美国贫富分化愈加严重,未来必然带来更加严重的社会分裂和民粹主义,因此,一个合理的预判是源自美欧的逆全球化浪潮恐怕远未结束。 

党的19大上,党中央已经明确地将主要矛盾与时俱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具体到和平与发展着两个词。先说和平,过去两代人的时间我们的确享受了和平,但是整个世界其实并不和平,美国为首的西方不断地发动大大小小的战争,为全球数千万人带来战乱、动荡和生离死别。有人说,我们并非生活在和平的时代,只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度。而如今由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和霸权同盟的心态变化,中国周边的和平是否能长期维系,许多人可能已经不再像此前四十年那么笃定了。再看发展,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是缓慢的,有些国家甚至是倒退的。用世界银行的话说,排除掉中国数据之后,全球扶贫事业是失败的。换言之,中国初步解决了工业化发展的问题,但是除此之外几乎整个南方国家进展不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些学界朋友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时代的主题究竟该如何界定?(待续)

时代的主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