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短笛代歌
塔尔寺
塔尔寺藏语称“兖木贤 巴林 ”意为十万 狮子 吼佛像的 弥勒 寺,坐落在 西宁 的 湟中 。为黄教六大寺之一。又为黄教创始人宗巴的诞生地。寺有三绝,堆锈、壁画、酥油花。
我们去过许多寺院,藏传佛教寺院还是第一次。心里难免有些激动。猜测,希望,习惯的思维定式,判断的方法全来了,最后和同伴交换了目光表示只看,只是中性的看,不加任何的评论,这不但是对塔尔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阳光斜撒在山坡上的塔尔寺。 八宝 宝塔, 小金 瓦殿,大金瓦殿,显露着庄严和辉煌。
一字排开的八座藏式白塔很容易让人想到里边装的一定是高僧的灵骨,然它们不是,它是一种赞颂,赞颂佛祖一生的八大功德,莲聚、菩提、四谛、神变、降凡、息净、胜利、涅槃。游客从过门搭而入后面对如来八搭,身穿藏服的信徒则不用,另有一条大路直到如来八搭,他们可以长驱之入朝他们的圣地顶礼膜拜。面对浩瀚的寺群你只有按图索奕,明信片式的门票上有不多的黑三角,穿红色僧袍的僧人手持黑色大剪剪去了门票上的第一个黑三角,入门见两侧铜制转经桶硕大上刻六字真言,它被一双双手转动,发出孜孜声响,不停的被心愿和心力转动,不想也没有敢去伸手转它,因为它不属于我们。能看着它转动就已经是缘分了。院内墙壁上有色彩鲜艳的壁画,画的是护法众神,整个回廊被色彩充满,天井内的光线极好。天井的二楼回廊四方挂着一些马,牛,羊的头和一些熊皮。院内鼓声阵阵,在正殿一角处,一藏僧跌迦持曲度怪异锤敲及面前立鼓,眼观双膝上的横卧式经书,嘴中念念有词,没有婉转,只有激烈的追赶。正殿内供奉着五大明王分别为,身王、语王、意王、智慧王、功能王。造像精美绝伦,眼睛从没有如此之近的看到这样的神。信徒们不停的做着身语意的手势,然后额头触碰锃亮的神龛。
在正殿的右侧有小门,不停的有人鱼贯而入,且神情凝重喜悦。近问放知活佛在内,自知无德无能退之,活佛住 小金 瓦不住大金瓦也更无从去解,在门口,见一内地汉僧手持白色哈达被手持黑色大剪藏僧阻于门外,任凭汉僧怎样解释就是不让进,一旁不停的有信徒合十而入,有不停的有游客持票被剪后入,只留下汉僧静立与门前。看了心里不是滋味,从上部到下部,从一切有部到小乘大乘,哎,忘了你来时的不加评判的立场了。
离开 小金 瓦后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仍然立于 小金 瓦门前穿灰色僧袍的佛弟子。
来了一批信徒。又来了许多批游客,到了塔尔寺上人的时候了,走在游客前面的是手持话筒穿藏袍的导游小姐,我们暗自庆幸,多亏了早到一步,否则真不知道与这么多人一道还能不能听到大殿内那清脆的催心上路的鼓声。
祈寿殿内的佛祖,迦叶和阿难的造像都是藏胎镏金,在很小空间里放置众多并不显得拥挤,因为它们是空的,是布胎制成的所以很轻,很容易安置,没有力学上的一些障碍,佛像的外型极为丰富又极具装饰性,信徒们把可能找到的奇石珍宝都镶嵌在了佛的身上。院子内的 石旁许多信徒在把纸币用酥油贴在一块长方形的青石上,且已经贴了很厚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谁也别想拿走信徒们的心愿,我又差点要继续和内地的福田联系在一起,看来心持中道实不易。
看见陈列馆觉得可以让门票剪上一刀了 ,哪里知道守门僧不肯剪,告诉我们说停电里边的塔尔寺文物看不见,见我和同伴执意要进也不便阻拦,然没有剪票,让人觉得不凡。用来看石窟的手电派上用处了,和在 榆林 窟一样,这里没有其他人。所谓陈列馆可以说是塔尔寺的家私,法器,跳欠,舞衣,唐卡,堆锈被感亲切。象牙,玛瑙,珊瑚,玉雕让人不可理解。在手电的弱光下漫步在法器的河流。身边总感到有个影子在跟着。光线很暗,眼睛不愿意忽明忽暗,跟在微弱光后游历这些曾被伟大的修持者用过的法器上,对于那些由俗人赠送的心愿品则连看都不看一眼,这种选择是自然的,完全无意识的。身边的影子终于出现了,是那个手持大剪的红袍僧,他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他一直在我们身后在黑暗的陈列室里走动,他完全没有必要不好意思,他的不好意思更让人平添几分敬意,这里可是他们的宝库啊,他当时完全可以因为停电而拒绝我们入内。真很感谢他,离开时候我想让他用剪子剪去票上的小三角,最终还是选择了朝他微笑。
大经堂内众多木柱立于昏暗中,天井上方射入的光线和四周点燃的千盏酥油灯辉映着。早课的僧侣们刚刚离开,禅座上刚刚还有几千佛弟子在与释迦佛同行,现在俗人们进来了,没有电的大经堂仿佛在预示着什么。这里是佛像巨大精美,三世佛中的 弥勒 佛不是坐着的,从未见过的年轻时候的佛祖,戴黄帽的宗咯巴,,班禅,小活佛一字排开,四下是摇曳的火苗,散发着酥油的芳香,在那金黄的背后是一个宁静恒常的世界。
久久不愿离去,思在也按乃不住,小活佛不在寺内在 北京 ,留在寺里的是格西。班禅的照片很熟悉,去 北京 后就 一直没有回过 青海 和 西藏 ,后来回到扎什伦布就圆寂了。在国外看来回不来的,宗咯巴是文殊转世,所以这里总有 狮子 吼,不坐的 弥勒 要站起,因为他是未来佛。
贤康在大金瓦殿左侧,有宗咯巴的头发 僧帽和历代活佛的遗物。宗咯巴父亲的额骨置于此。觉康在大金瓦殿的右侧,内有佛祖,迦叶和阿难的镀金铜像,坎前置七盆清水象征七朵莲花,清静庄严。
被誉为世界庄严的大金瓦殿梵语称赛尔顿是塔尔寺的中心,还有那棵十万 狮子 吼的神树,这次我们无缘相看,不是因为停电而是在修缮,正门被围了起来,唯一可以看到的是它的歇山式屋顶,屋檐下是鞭麻墙,中镶金刚时轮梵文咒和铜镜,全部屋顶是镏金瓦,殿背置大金顶宝溯,两边一对喷火焰宝饰,整个大金瓦金光四射,灿烂耀眼。
终于看见酥油花了。眼前是一组气势不凡的宗教画,构成画面的作品是酥油制成的,从牛奶中提取的酥油很不易制作作品,它是油状物,没有通常艺术材料上的特性,然藏传佛教认为用最纯的点心愿的灯油制成的心愿最能表达他们对佛的向往。直接接受这种艺术与参与此艺术的创作对僧侣的非语态修持是极有益处。宗教本来就是非逻辑的,吸引众生置身非语态,通过心通达彼岸是多么的令人钦佩。可怜的俗人可能为学上这样一门手艺而要奋斗一身了。
酥油花展馆四周是绿色植被,非常清静。它和馆内的清凉世界辉映着。看着我们手中被剪的所乘无几的票,看着鱼贯而入朝藏僧合十的信徒,我们笑了。
喜金刚学院是密宗的核心,只有修到一定程度的少数僧人才有资格进入。加之俗人对此理解的杂乱更让喜金刚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心里料想也不会对外开放。只好去寻找坛城。时轮坛城是研习,观瞻的实物。是密宗本尊坛城之时轮金刚道场的禅堂。它就在吉祥宫对面的山坡上。
门口没有僧,一张椅子上放着一把黑色大剪,这是可以进的标记,登上几级青 石台 阶后步入坛城,彩色约一米高的墙在大殿内围城,中央置 高台 ,有四门内有本尊座像。殿内设城从未见过,有点象 隆昌 寺大殿内的受戒台,四周墙壁是色泽鲜艳的壁画,绿度母被色彩烘托着,寺中见女像,与度母同修共达最高境界在佛教中也只有藏传佛教中有。也因为如此有许多人入门就修密的,只到宗咯巴宗教改革力行戒律,先显后密才逐步渐渐让藏传佛教走向辉煌。大脑又在想如果先密后显还会有僧人读书、苦修吗?扎仓门前的木杆肃立着,它的周围是红色僧人。是谁让他们修行,谁让他们在此等待,等待最后的度母,最后的飞行。
离开坛城在一段下坡路上我们把与释迦佛同行放在绿色的草上,五分钟后只有绿色映入眼帘。
知道对面红城是扎西康沙,是和班禅的行宫,于是便不想进了。
回到如意 八宝 塔前,我们开始拿出水来喝,眼里装着塔尔寺。
短笛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