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私掠许可证的业务逻辑
特朗普自己说要从微软收购TIKTOK的交易中收一大笔“钥匙钱(Key Money)”,记者们让白宫发言人就此说道说道,她只能顾左右而言它,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这事儿挺好说的,关键词就是“私掠许可证”。所谓“私掠许可证”,就是近代史上欧洲各个王国在战争期间授权私人驾驶武装民船来攻击、俘获和抢劫敌国商船的正式公文。
战时,私掠船通常被利用来破坏敌国的海上贸易线。不少国家使用这种方法在不花费大量财政经费的情况下,建立起自己的海上武装力量,同时还培养了水手和军官。私掠船攻击敌船所获得的货物通常会在指定地点拍卖,其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归船长、船员和授权国(皇室)所有。这可能算是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发展模式的鼻祖了。
必要的时候,私掠船还会被征调为军舰参加战斗。例如1588年,英国著名的私掠船长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就作为副指挥参加了对抗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英西大海战。按照欧洲的故事和电影,据说此人把一半所获献给了女王,英国女王看到这么多金银财宝,一兴奋就与他留下了一段风流佳话,此毛贼因此洗白成为了贵族。当然,所谓1588年大海战英国大胜西班牙,只是英美的历史书上的说法,2007年我在西班牙开会时提到此事,西班牙的历史学教授们曾经当面纠正过我,他们认为16世纪的英国跟西班牙无敌舰队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英国海盗们趁着海上的大风暴,偷袭了混乱失散的西班牙帝国运送金银的护航舰队,抢到了一船贵金属,从此不断添油加醋吹牛成了个什么海上大决战。可见,我们搞世界历史的人有责任把我们教科书里许多东西重新捋一捋,把英美人三百年来对历史的涂抹修改美颜,认真地还原出他们的素颜来。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欧洲列强缔结了巴黎条约,同年4月16日发表巴黎宣言,以附件追加的形式废止了私掠权,但当时美国未批准此合议。直到1907年,含美国在内的列强在海牙和会中决议武装商船必须视为军舰造册管理之后,私掠许可证的历史才正式画下句点。换言之,美国是西方大国中最后一个废止私掠许可的国家。今年年初的时候,美军有中级军官曾经发表学术论文探讨对华政策,主张应该用私掠船对付中国的海上贸易商船。所以未来美国完全可能是第一个恢复私掠许可证的国家。
如今美国政府用国家机器迫使一个中国背景的民营企业把一部分核心资产限时转让给本国企业,特朗普觉得自己应该从中有所斩获,这完全符合私掠许可证的业务逻辑:这种许可证的颁发是要按比例提成的。我们中国人都是农民的孩子,比较老实规矩,一下子难以理解德雷克的子孙们的深厚文化底蕴。但是中国有句老话还是挺有道理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现在可以续一句:海盗的孙子好私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