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究竟为什么考不好?
高考结束了,我发挥得并不是特别理想,想必几天之后一定会有许许多多通过高考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来找小老师钱一报喜吧,我没有什么喜可报,我想说一说我高三一年的心路历程,以及从我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我们都是曾在这里共同战斗的战友,分享几点经验,希望我犯的错误大家不要再犯。
这一年来我最大的教训就是:
别辜负你的勇气。
别以为你勇敢了世界就会给你让道,如果这么想那可真是鸡汤喝多了。这个残酷的世界,会让那些有勇无谋的人以及那些有勇有谋却没有执行力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所在的学校是外国语学校,有外语类保送的名额,意味着你可以去一个高考很难考上的好学校,虽然只能学外语专业。而且还意味着同龄人在高三下半年在备战高考的独木桥上九死一生时,保送生可以拿着船票安逸地享受半年的假期。
当初,我的老师、家人,都劝我选择保送。但我还是选择放弃。
当时我在日记里写:
有人说,如果你选择高考,高考发挥失常,而又看到那些保送生都在更宽广的平台上收获了更精彩的人生,你一定会很后悔。可我觉得,如果我选择了保送,过了半年安逸的生活,而又看到那些放弃保送的人通过自己的拼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一定会更后悔,后悔自己在人生中最该奋斗的一年,选择苟且,为了所谓的稳定而丢弃“逢敌必亮剑”的勇气。
我敬佩自己当初的勇气,我也嘲笑自己当初的天真,天真地觉得我勇敢了世界就会给我让道,事实证明了我只是一个将要为自己有勇无谋无执行力付出惨痛代价的傻子。
或许你不会像我一样面对保送与高考这样的选择,但是高三一年,可能你真的要做出影响到将来一生的选择,关于选择,我很喜欢2017山西文科状元朱磊在《状元说》一书中写下的这段话:
现在我想说:“选择其实并没有什么对错。不如少一些过分的理性,纵容自己几次。在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功利性的考量而掩盖了几分真诚,那什么时候能无悔地倾听自己呢?”
我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因为种种原因动摇了自己的选择,第一次“离经叛道”,带给我的,是坐在高考考场上的一种莫名的坦然——就算结果不尽如人意,也无需指责任何人,包括自己。
人生就是在爱与恐惧之间选择,记得,选择你热爱的,而不要被恐惧胁迫。
我并不后悔我当初放弃保送的选择,我坐在高考考场上同样也收获到了那份坦然,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还会坚定地选择高考。有些选择没有对错,听从内心就好,即使有些遗憾真的可能是你用一生也无法弥补的。但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行动不能辜负当初做出选择时的勇气。
第二大教训:
你以为你是那1%?
小老师钱一曾说:99%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学习,对此,我深以为然。
但我还想补充的是,在那1%的人当中,仍然有99%的人,他们虽然知道怎么学习,知道怎样才能进步,但他们做不到,或者说,做到了,却不能长久地坚持下来。
这一年我写了大概30本左右的进步本,但最后敢说“刻在脑子里的”内容,真的寥寥无几,举个例子,我的化学改错本第一页就用红笔写着:配位键也是σ键!!!
当真打了三个感叹号,因为这么简单的概念错了不止一次,不巧的是,今年高考还真考出来了,不巧的是,我又错了。
高考考场上最大的遗憾不是你不会,而是你明明刚复习过可你就是想不起来。(其实说白了还是不会)
2017高考生物选修三考出来一个课本正文前面背景介绍的内容,就在那页,介绍了好几个科学家的成果及其意义,就在今年高考前一周,我翻开那页,心想:去年高考考出来了这个科学家,今年高考说不定就考这一页的另一个科学家呀,赶紧背一背。2018高考生物选修三第一题,果真如我所料考出来了,当我读完题的时候我欣喜若狂,当我拿起笔准备往答题卡上写的时候脑海却一片空白,那一瞬间的落差真的仿佛就是从天空中重重地摔了下来。我质问自己:你以为你是神?一周前背一遍就能记住? 那种遗憾真的是无法言说。
小老师钱一曾说,“败者败于太多轰轰烈烈的幻想,成者幸存于内心斗争中的寂静无声”,当真如此。
一个知识点要复习多少遍才能真正掌握?走马观花式的复习不仅不会给你带来进步,反而会给你带来遗憾,草草复习一眼,复习了又忘了,考试考出来痛恨自己没把它夯实,何苦?
不要让自己的复习变成假的复习。数学题之类的,堵住答案再在白纸上算一遍;要背的那些内容之类的,默写默写,不全写也要写个导图、关键点。不管怎样,最好动笔。看一看,读一读就想记住,完全就是在骗自己(至少对于我而言是这样的)
第三大教训:
有些问题,要是能早点追问下去该多好
小老师钱一给我们解答了一个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进步。
我们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呢?
进步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怎么才算进步呢?我真的进步了吗?.....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我认为真的很有必要追问下去,否则只是仅仅停留在“学习的目的是进步”这句话上,其实和不知道是一样的。
就拿我来说,一开始我就是处在一种“盲目”的状态。
刚开始我在群里的打卡,完全就是为了打卡而打卡,以至于做一个答案的搬运工——把答案从书上抄到进步本上,只是为了能快点多写几页。记录只是进步本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复习,记录的过程可以通过打卡来激励自己,可以一通猛抄写上他十几页拍照打卡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是复习这项工作是无法通过打卡来检验的,只有靠自己的自律自觉。想明白让你进步的内在驱动是什么,正确利用打卡。
不要重蹈覆辙,这才算进步。
同学去参加清华的保送考试,她说面试有一个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历史不断地重蹈覆辙,前人犯下的错误后人不断地再犯。我同学跟我说,从这个问题中,就可以看出清华所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就可以看出我们这些人格局的狭小。
我十分汗颜,我觉得如果是我,我连回答这个问题的资格也没有,现在回首自己的学习,真的就是在不断地重蹈覆辙,昨天犯的错误今天还在犯,一模犯的错误二模还在犯甚至直到高考都还在犯。每天嘴上喊的进步进步,你到底知道什么是进步嘛?
第四大教训:
理性看待成绩起伏
我的高三成绩起伏非常大,正式的大考,我在班里考过第二,也考过倒数第三。现在回过头看,我觉得那次倒数第三给我的打击带给我太多的消沉。不要让成绩的起伏给你带来太多的影响,就像戏子如墨姐姐在《颠覆认知 圆梦清华》中说:
现在的我对成功这件事有了新的理解,成功是一个随机事件,不是必然事件。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成功。但所有人都可以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提升自⼰成功的概率。
一次考好和一次考砸真的说明不了什么,真的。它只是用来淘汰掉那些骄傲自满的人和妄自菲薄的人。
最最大的教训: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想明白这点,前四条大可不必看,别人的经验不可能完全适用于自己,别人的经验不是你的救命良药,真正拯救你自己的,只有自己的行动。精明的学习者对于无意间看到的东西他们也会想办法迅速实践在自己的学习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愚蠢的人才会每天靠鸡汤来给自己续命,不想做题就去看各种鸡汤或者学霸经验谈之类的,看完之后感慨醍醐灌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现在我回过头来看我自己,绝大多数不想学习的时候,自己并不是需要什么东西指点迷津,只是缺乏努力罢了。做题做不下去的时候,逼着自己再多做一道题,比在练习册扉页抄些励志句子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