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搞明白申请“内幕”,名校offer不用愁

今年申请英国学校的人数增长“30%”,可谓是“最难申请季”,针对这一情况,英国高校提前关闭了申请通道。10月中,诺丁汉大学MSc Accounting & Finance 硕士专业,因申请量过大。已提前关闭申请窗口。。10月26日,英国伯明翰大学因为三个MPA专业因申请量过大,已经关闭申请。12月4日利兹大学MSC Law and Finance即将关闭是申请。伦敦大学学院在申请开放不久,申请者太多网站就直接崩溃了......

小趣也在网上看到相关的问题,关注度和回答都很高。小趣看着都觉得心痛,在留学圈那么久第一次认识到这个词“全聚德”(就是留学申请被全部拒绝的意思)。我希望看过我这篇文章的留学党不会经历这些。我们看看别人被拒的经历。从中吸取一些经验,避免自己犯错。

被拒经历1:
☺:说我一个朋友哥哥吧,本科北方某工商大学
☺:运气很好,上了不匹配自己能力的高中,高考560,还觉得自己只是运气问题,不是能力问题。
☺:GMAT考了四次还是660,天天挂在嘴边拿爱丁堡的某商科专业保底申请
☺:瞧不起港中深金融,觉得垃圾(然而港中深金融今年好像没招一个双非,来的好多保了厦大和对外经贸的研)
☺:嘴巴里天天就是“我到底是申美国30左右的BA,还是哥大的AA ERM康奈尔会计这种水项目呢?”(大家可以去看看UA、圣母、维克森林这种级别的BA今年有多难申请,也可以看看哥大的AA的申请人背景是不是真的那么差,了解到哥大ERM最近是不是真的招二本同学)
☺:他今年延迟毕业了。对了他还瞧不起港三的金融,觉得港科IM有点委屈他了。
☺:所以全聚德真的不是能力问题,很多人靠着梦想全聚德的。

这个就是典型的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定的学校申请难度较高。并且并没有深入了解该校的喜好,到底喜欢具体什么条件的学生。选择的学校有没有先修课的要求等等。

被拒经历2:
☺:老实说,糟透了。
☺:为了申请牛津,我进行了大量的准备,花了4个月全心投入到申请中,父母甚至花钱让我去牛剑实地体验。然后花了4个月准备面试,并与我的老师和学长学姐(也曾参加过牛津or剑桥)进行了12次的模拟面试。
☺:但结果是,在三十秒内,我阅读到了拒绝邮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梦想都破灭了。

这位学生经历了梦校破灭的30秒,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是这些准备不一定直击梦校的心。所以有一种努力叫做你以为的努力。花太长时间准备面试。不知道文书准备得怎样,如果连文书都没有准备好,面试的环节准备得再充分可能根本都没有面试的机会。

被拒经历3:
☺:我不仅有全悲剧的体验!!!!
☺:还有两年两次的全悲剧体验!!!
☺:本人英本商科一等位,均分75。第一个研究生在KCL读金融,均分68
☺:申请第二个研究生时,连续两年全军覆没,极度痛苦

经历了两年的挫败,小趣都不敢想这位学生到底经历多大的痛苦。这位学生从金融转到量化金融,虽然字面上好像是一类专业。但是量化金融是指通过数量化方式及计算机程序化发出买卖指令,以获取稳定收益为目的的交易方式。所以是偏理工科类的。所以这位同学其实是属于跨专业申请。申请难度比较大,而且量化金融的门槛也高,申请时需要注意更多的细节。

被拒经历4:
☺:申了6个学校,目前一个offer都没有........
☺:前几天心态一直很崩,觉得我也不别人差啊。本科学校和成绩也还行,估计作品集垃圾了.......特别是还有父母的压力,觉得花了钱却什么消息也没有.....难受
☺:现在想开了,没有就没有吧。说明能力不够呗,那就重新加工作品集,用这一年看看专业书,掌握更多技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精进英语,把口语说的贼溜!只要一直学习进步就不亏啊
☺:同时参加春招,也累积工作经验,学学人际交往关系处理什么的。总之不要停滞不前,就不算虚度光阴啦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是耿耿发给余准的:大不了比别人多活一年就赚回来了

小趣看到最后,看到很多学生都被拒出了好心态。这到底是应该开心还是无奈的事情呢?

我相信看完之后大家都不想有这样的经历,并且以现在形势来说,英国留学成为大热,今年申请人增长30%,小趣相信下一年的增长会更多。所以准备下一年申请的同学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大家应该都不想拥有“全聚德”的体验吧!

所以小趣为准备申请的英国的留学生准备了一场你不得不听的讲座。“英国留学上演被拒狂潮 你应该如何应对”弄清楚申请“内幕”还有防拒小技巧,听说你的英国名校录取率会提高50%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