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刘菊湘精神科医生: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郁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2022-06-01 14:57 作者:深圳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 我要投稿

刘菊湘

40余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刘菊湘,中共党员,深圳优眠临床部主任,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病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工作40余年,曾多次在北京医科大学、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天津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多次受邀赴国内外学习交流与研讨,就临床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擅长领域

擅长情感性情绪障碍、心因性情绪障碍、癔症性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恐惧症、强迫症儿童期情绪与行为障碍、适应性障碍、老年期情绪及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精神疾病进行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使众多患者获得康复,深受同行和广大患者认可好评。

行医格言:我要求自己对患者倾听、倾听再倾听,细心、细心再细心,作为医生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位患者。

相关统计学数据显示,女性出现抑郁、焦虑障碍等问题的风险是男性的1.6倍,其中尤以19~29岁以及50岁以上两个阶段最为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专家解释:主要区别于男性和女性的思考问题的思维,男性会比较偏向于逻辑思维,而女性则是情感思维比较超前,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会觉得压力比较大。

此外,女性在生活中需要担任的职务很多,家庭的大小事物,孩子的照顾教育,父母的关心尽孝,还有工作上的各种事物,在这些社会角色之间来回切换和扮演,女性的心理压力多大可想而知。

有哪些因素是目前我们不能忽视的呢?

1.男女性收入的不均衡

世界卫生组织在调查中发现:就业和社会资源的倾斜,大大增加了性别不平等和精神障碍的发生率。

2.不同的生活重心

《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指出:女性花费在无偿工作(家庭、志愿工作)中的时间,往往是男性的数倍。

3.更明确的身心挑战

围产期、更年期的身心双重变化,对多数女性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应激挑战。

尽管男性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时期,但是由于缺少生理的剧烈变化,往往在“意义”层面上表现并不明显。

4.更可能面对暴力

更多的躯体/性暴力,或者在某些地区存在的强迫结婚、生育的情况,都会提升女性罹患抑郁的风险。

这些环境/社会因素,兴许是我们对女性更易抑郁现象的一些解释。

所以,女性需要更加应该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下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女性保证健康的精神心理状态:

1.主动适应环境

调动主观能动性,对于自身环境进行主动适应和交互,这一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融入当下环境。在工作、学习环境不断变化的当下,面对突然改变的环境,采取适当的策略无疑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极佳手段。

2.适当回避挫折

回避并不是应对问题的积极方式,但是在处理心理问题方面,适当的回避仍然是必要的。充分了解自己情绪的脆弱点,对于可能发生的挫折予以回避,可以极为有效地避免过度刺激带来的心理问题。比较简单的例子是,对于经济问题较为敏感者,宜适当减少可能存在较高风险的投资。

3.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所得到的来自于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不管是对于男性还是女性,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适当寻求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帮助都是一种可以极大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手段。

4.关注自身心理状态

由于心理问题的隐蔽性,许多女性在发生心理问题通常无法通过自身察觉,得不到有效干预时,心理问题往往会持续发展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不妨及时自省精神心理状态,怀疑可能存在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刘菊湘精神科医生: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郁的原因终于找到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