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短评——风起云涌,唯有长安
今年的第四十七篇短评, “不找借口”挑战的…… 哈哈,没想到吧,“不找借口”挑战已经结束辣! 鸽了快一个月了实在是不好意思, 说好的不找借口结果却是把借口找了个遍, 我有愧! 所以现在是“不找借口”挑战失败后的第一期, (没有梗就创造梗) 送给马伯庸老师的这两本《长安十二时辰》, 也算是挺久没看国内作家的作品了所以这次找来看看~ 正好前不久又入手了不少书所以想着有机会多看看多分享~ 这次就不保证更新频率了,不过会一直更下去的~ 其实也就是和之前没什么两样~ 那么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这次要分享的作品上, 本书的名头其实还是在知道改编剧集之后才有所了解, 而为了避免改编的作品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影响, 所以也是选择先看了原著~ 最开始的依旧是友情提示, 以下内容可能涉及对本书重点情节的剧透,而且有较为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见, 我个人会觉得本书呈现的是一个很不错的精彩故事, 当然我也会建议对这部作品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先去看看原著或者看看改编的电视剧~ 有关作者, 马伯庸老师的名头我是早有耳闻, 但是近期为了主要准备这篇短评,查了资料才发现, 原来之前一直把马未都老师当成他,认错人了你说尴不尴尬~ 马伯庸老师的经典作品近些年被搬上大银幕的实在是不少, 除了这次要说的《长安十二时辰》, 还有《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显微镜下的大明》, 重点就是改编的这些作品质量看着都很不错, 所以对原著的质量也是挺有信心的~ 那其他几部还没开始看,不过本书确实质量上乘~ 有关本书的优点, 本书的话算是基于一定历史基础衍生所得的悬疑类故事, 起名的方式应该是参考了经典美剧《24小时》, 后者也是一部听说质量很高的剧集,有空可以补补~ 本书叙事的手法也和这个著名美剧差不多, 讲述的是长安城里一天十二个时辰之中发生的故事, 书中的章节也是按照时辰来分, 总的来说就是多条故事线在相同的时间线里推进,最后在某一个时间点交织在一起, 相互影响、前后呼应的情节设计~ 书中在很多设定和细节描写上确实足够巧妙, 单个的片段看着很有趣,遇到前后呼应的那种桥段更是过瘾~ 全书看下来情节非常紧凑,各种要素拉满~ 在开头抛出的悬念也确实有着足够的吸引力让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通过书中的很多细节设定看得出来作者在写作前是做了充分的研究调查的, 其中一些内容是不是真实的咱另说,但是看下来代入感也是十足的~ 书中布置的大部分伏笔最后处理的也都挺到位,最后幕后主使的名字出来的时候也真的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可能没有在某音上被编辑过多次的“长安崔器”名场面,但是有的情节看下来也还是能让人热血沸腾~ 那再来说一说我在看完之后会觉得可以优化的地方, 首先是过于充足的信息量, 因为作者在写作本书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所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每隔几页纸就可以看到一个新设定, 这种模式在一开始觉得还可以,但是一直到故事中后期还有新设定, 这多多少少会让人感觉到有点审美疲劳, 而且有的地方我会觉得可能没有那么的必要~ 其次就是本书看起来非常仓促的结局, 本书其实前面大半部分剧情上的呈现和展开都很不错, 也看得出来最后作者想整个大的,所以最后的情节着实有些惊人, 但是也有可能碍于篇幅或者出于尊重历史事实的考虑, 结尾稍微展开了一点后就戛然而止了, 这会给我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原来最后和反派对抗的是第四面墙而不是主角团吗? 最后是本书主角团之一张小敬那过于耀眼的主角光环, 他当过西域兵,当过不良帅所以很厉害我知道, 可是在书里把他刻画的就像一个战神, 东奔西走,和各路高手交战,来来回回忙活了一天, 不管什么顺境、逆境、绝境,最后都能有惊无险, 受过无数次伤,但只要不是致命伤,小憩一下就能好,呼吸回血法是吧? 全身上下最重的伤是自己给的我震惊住…… 一个残血状态能把一个几乎满血的同级别对手反杀这确实没想到, 主角获胜当然不错,可是看着多少有点离谱也是真的~ 其实一开始我还想说一说它书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不过考虑到本书的推理性质并没有那么的重,所以这个也就不算是个问题了~ 综合评分:8.5/10 虽然以上我的槽点可能比优点说的要多, 请各位相信这只是因为我这个人不太擅长夸奖,只是擅长吐槽罢了~ 本书用一个精彩的故事说出了唐王朝没落的本质和以民为本对于王朝的重要性, 大唐末期粉饰下的太平盛世就像一栋摇摇欲坠的望楼, 那光明下的暗流涌动从来不是外敌,而是内患~ 马嵬坡的红颜陨落终究化为大唐的千古绝唱~ 唯长安永存啊~ 考虑到看完本书的时间和完成这篇短评的时间隔的确实有点久了, 以上的内容可能也过于碎片化无法让你感受到本书的魅力所在, 所以在此我依旧是强烈建议各位有兴趣的话去看看原著或者改编剧集, 本书绝对值得一看~ 综上所述,预祝各位观剧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