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练字2小时收获只有10%呢?请注意这3个细节

2021-02-22 09:59 作者:墨点课堂  | 我要投稿



宁波范师傅因在墙上写字而走红

不用打草稿直接拿起刷子创作

运笔动作行云流水

每一字都胸有成竹

结构也是一步到位

果然高手都藏在民间啊


以前没有专门的字帖书,范师傅为了掌握字的笔画和结构,就拿出报纸琢磨上面的大字,笔画不到位就不断地模仿练习。


现在字帖的种类非常多,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字帖也很方便,可是很多人一谈到练习效果就会唉声叹气,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你忽略了练字过程中的一(亿)些细节。


你真的有好好看字吗?

你真的有好好看字吗?

你真的有好好看字吗?



01

“平正字”

不是真的又平又正



“平正”是点画结构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大家常说的横平竖直,但这里的“平”不是指一条笔直的线。


由于眼睛的错觉,如果写得笔直看上去会有点右倾,所以横画必须捎带斜势,但又不可斜得过分。


不同的书法家在起笔、行笔、落笔都有自己的风格,所以在临摹的时候一定要观察这些小细节,练成“心到眼到手到”的习惯。


大家仔细看示范中的“正”字,写最后一笔横时,起笔与落笔的高度是不一样,像起伏不大的“~”。



02

“斜正字”

傻傻分不清


《十三经集摹本》


“斜正”是指根据字形的斜正做不同安排,如“朋”字字形斜,“熏”字字形正,万万不可把斜正颠倒过来。


还需要注意的是“正”不代表笔画直,看“熏”字的横笔画虽是斜的,整体看上去却很端正。


这是因为字的重心是正的,我们不能光看单一笔画,结构才是撑起字体的核心力量。


苏轼《邂逅帖》

仔细观察“厚”和“胜”,同样都是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处理的方式一个偏斜一个偏正。



03

“宽窄字”

根据笔画决定大小


苏轼《寒食帖》


有些同学写单个字很好看,可写一段话却总差点意思。缺在哪里?缺在字体之间没有变化。


观察上面这张图,你会发现笔画少的字,刻意安排的窄小,以便给笔画多的字腾出更多的空间,宽窄变化让作品有疏有密具有动态感。


上面的动图是荆霄鹏老师示范,作品里“古”、“西”与“道”、“风”大小比例有明显的变化。


为什么有的人练字3个月,比你练字1年的效果还要好?


差距在于你有没有认真观察细节,有没有把这些规律进行总结。别人每天只练一个字但能够吃透90%,而你练习2小时收获只有10%的东西。


文中提到的这3个小细节,练字的时候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有意识的去练字,进步的速度才能更快!



为什么练字2小时收获只有10%呢?请注意这3个细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