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传奇选手退役看哭网友,但他得的这种病,1亿中国人也有...
今天报姐想要和大家说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很多关注电竞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了,一代传奇Uzi宣布退役。Uzi相信不关注电竞的同学也多多少少听说过大名。
别的不说,他退役以后外媒的报道也铺天盖地,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他的微博上,Uzi自述了退役的原因,是去年查出了二型糖尿病,身体条件不允许他再战斗下去了。
“再见了我的青春”

Uzi是1997年生的,今年应该只有23岁。这个年纪患上二型糖尿病,真的算年纪很小了。但至少目前来看他还年轻,还有充足的时间去改善饮食与生活。
报姐知道,关于糖尿病,或者其他高血压高血脂这样的话题,很多同学都不爱听。我们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现在是享受生活的年纪。这些关于身体的忧虑可以等到30岁,或者40岁以后再去考虑。
每次爸妈给自己转发有关健康的文章,基本也从来不会打开…直到有一天,发现糖尿病的危险与自己息息相关。
报姐也不喜欢像爸妈一样唠叨疾病和健康,但糖尿病在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上升到了社会未来的一个问题。
希望Uzi的退役,可以是给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个警醒。

(图源:biospectrum)

糖尿病在我们国家泛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
报姐这里引述一篇今年4月份刚刚发布的数据,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全国调查。

研究人员花了两年时间(2015-2017)调查了全中国75880名18岁以上的普通人。这些实验对象来自全国各地,涵盖所有的省事,包括了城市与乡村人口。研究人员对他们身体与糖尿病有关的各方面进行了数据收集
结果发现,其中有12.8%的人患有糖尿病。也就是说,我国的所有成年人里面,每10个就有1个现在正患有糖尿病,总人数超过1亿人。

(图源:RFI)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糖尿病是一种传染病,它挤进史上最可怕传染病前五强了。
更可怕的是,在这12.8%的人里面,只有6%的人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剩下的6.8%的人,连自己得了糖尿病也不知道。换句话说,中国超过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还在继续自己不健康的饮食作息,直到病情加重不得不去医院的那一天。

除此之外,有35.2%的人处在“前驱糖尿病Pre-diabetes”的阶段,这些人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未来就极有可能发展成糖尿病。
根据纽约时报:25%的前驱糖尿病患者将在三年内患上糖尿病,大部分则会在十年内患上该病。

(图源:boston magazine)
这种糖尿病和前驱糖尿病的患病率真的是惊人的。我不知道正在读文章的你是怎么样的健康状态,但如果你已经自觉是亚健康,生活作息不规律,吃东西不平衡的话,那么你就是糖尿病高危群体。
另外,作为东亚人,我们的基因天生就比其他种族在糖尿病这块有劣势。英国糖尿病机构的一份报告就提到:糖尿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白人,以及25岁以上的亚洲人口中。

(图:英国国家医保——为什么亚洲人有更大糖尿病风险)
这一点在近些年已经得到了无数科研机构的认证,也已经找到了让我们有劣势的具体基因。
根据柳叶刀论文的一组数据,我国18-2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了4.5%,差不多每20人就有一个。
下图:2014年的数据:“最新的全国调查数据显示,18~29岁年龄组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5%,30~39 岁年龄组为6.6%”

另外最近刷微博,看到看到有网友说最近发现中国糖尿病突然增加,因为隔离期间连续三个月把饮料当水喝。

很多网友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身边人得病的经历▼



对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大家要知道两个概念:血糖和胰岛素。
血糖也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我们吃饭以后,一部分食物转化成葡萄糖通过血液进入各个器官进行供能。而胰岛素则是帮助血糖进入各个器官的重要物质,如果胰岛素生产不足,或者胰岛素失效,那么血糖就没法进入器官,而只能一直在血管中游荡。
其中一部分高血糖的血液会转变成尿液排出体外,这也就是糖尿病的名字来源。

(图源:medicinenet)
糖尿病主要分两种,一型和二型。一型糖尿病是先天的,患者天生就没法生产足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过高,所以从很小开始就必须进行治疗。从英美发达国家的数据来看,一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10%左右,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二型糖尿病。

(图源:tricountry )
Uzi得的糖尿病就是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通常在成年以后发病,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与患者的遗传、环境都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科学也已经确定长期糟糕的饮食和作息,尤其是吃饭高糖,高碳水,会大大提高患病几率。长期高糖的饮食会导致胰腺生产胰岛素的压力大增,最后导致胰腺没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身体产生了胰岛素抵抗,让胰腺产生的胰岛素失去作用。
结果,就是血液中血糖含量急剧增加。

因为血液是影响全身的一个器官,高血糖就会开始影响全身上下的所有器官。
尿液与血液中的高糖分能产生非常利于细菌繁殖的环境。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泌尿器官可能会遭到感染、瘙痒。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外伤,就更可能出现伤口严重感染,不易愈合。
血糖会在人眼睛前沉积,导致视野越来越模糊,最后失明。

因为身体器官没法获得足够的血糖,患者时刻会感觉疲劳、昏昏欲睡。但身体依然需要能量,所以会开始消耗体内的脂肪来获得能量,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暴瘦的情况。
而糖尿病到了晚期,身体长期遭受高血糖血液的侵蚀,结果简直就是惨不忍睹,这里报姐就不多阐述了。为了避免这种结局,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终生进行治疗。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数据,美国糖尿病患病率只有10.5%,略低于上面提到的调查报告中中国的情况。
糖尿病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发达国家的疾病,因为发达国家物资丰富,人民才会过渡摄入糖分。

(图源:fiscal times)
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糖尿病概率就已经超过(或者持平,取决于不同调查)了美国,可以说是极不正常的。
按研究所说,我们亚洲人在这方面天生就有劣势,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来维持自己身体的健康,来维持我们全社会的健康。
可不要最后我们还没变成发达国家,却已经有了发达国家的毛病。

关于如何健康饮食和养生来预防糖尿病,其实应该这么做大家自己心里都明白:不要熬夜,少喝奶茶可乐,少吃甜食,多吃蔬菜,多运动。
再说下去,耳朵都要出老茧了。
《闻香识女人》中,阿尔帕西诺有一段经典的台词:“每次当我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都知道哪条是正确的道路。但我从来不走,因为我知道那条路太难走了。”
谁都知道要怎么做,但那样真的太难了。

报姐写这一篇文章的本意,不是教大家怎么做,而是要大家有这个意识,我们真的已经在一个需要警醒的境地之中了。然后去主动地了解、学习健康生活的方法。
不要觉得自己没到中年,没到30岁就不用考虑这些事情。哪怕你只有18岁,这都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