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足05-08,零落成泥碾作土

这一阶段的伊始——2005年,对于中国足球来说,看上去颇有些去旧迎新,欣欣向荣的意思。

健力宝曾经的教父朱广沪成为了新的国足主教练
范志毅等70前球星已全面退出
早早成名的健力宝一代也逐渐淡出,联赛新青年迅速上位
更年轻的陈涛、冯潇霆等国青在荷兰世青赛中风采熠熠,被称为超白金一代
似乎中国足球朝气蓬勃,辉煌的未来又触手可及了
04折戟世界杯预选赛8强门外的伤痛
只是小小的不小心而已
但是中国球迷和舆论都太在意运动员个体
忘了他们只是庞大车轮的单个辐条
而操纵整个车辆的,不是他们
国足2005:看上去很美的开始,又一个悲剧的开始
(1)
中国足球简直是一个哲学家
总是反复强调一些没有答案的哲学问题
譬如为什么我们总有一批好的年轻人
最后却总是让他们沉沦
譬如曲波,譬如张效瑞
而2005年,我们在荷兰世青赛上又出现了一批年轻人,几乎是国际赛场成绩最好的年轻人


为什么说几乎?因为1985年苏联世青赛宫磊、高洪波、傅博、高仲勋他们曾经打进了八强
不过85年那届参赛队伍少,从各场结果上来说,4场比赛2胜2负,进5个球,丢5个球;相比于05年4战3胜,进11失7球还是逊色不少
而他们的进球,现在看来还热血沸腾
然后看看那届世青赛的官方最佳阵容
门将:布卡迪(摩洛哥)
后卫:拉菲尔(巴西),塔伊沃(尼日利亚),托里斯(阿根廷)
中场:米克尔(尼日利亚),陈涛(中国),萨巴莱塔(阿根廷),马杜罗(荷兰),阿贝耶(荷兰)
前锋:梅西(阿根廷),阿利耶夫(乌克兰)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别人大批量成为巨星,远远把我们拉在后面?
是大染缸式的大环境吗?我不知道。
是中国所谓改年龄成风、以大欺小的政绩足球给你虚假希望吗?我不知道
(2)
当有些事看上去挺美
美得甚至超出人们的预期时,我们就需要警惕这些是不是真实的
就像05年,对于朱广沪和中国球迷来说,看上去都比较美好的
那时,朱教练以中超冠军教练(深圳队主帅)的身份入主国足,壮志满满
提出两个极具战略眼光的思路——
1) 国家队需要配备体能教练;
2) 中国队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不是韩国和日本,我们的对手在西亚。要求每年组织2次西亚的拉练,多去熟悉对手。
现在看来都算极具针对性

而且由于06年世界杯预选赛早早的出局
08年奥运战略是重中之重
当时的足协掌舵阎主席也明确保证朱广沪可以输3年,很有气魄
于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朱广沪决定全面展开自己的规划
“疯狗精神”+弹性很大的352阵型打底
疯狂约战国际强队,整个05年,战西班牙(0-3)、战爱尔兰(0-1)、战哥斯达黎加(2-2,2-0)、战韩国(1-1)、战日本(2-2)、战朝鲜(2-0)、战德国(0-1)、战塞黑(0-3)、
虽然胜少负多,但是表现的还很有战斗力

其中在第二届东亚锦标赛上,中国队首场在郜林被错罚下场、曹阳红牌遭逐之后,力战逼平韩国;第二场2-2憾平日本;第三场2-0稳胜朝鲜
这三场比赛有国人期盼已久的血性、而且还因不败夺得冠军,很是让球迷开心
05年就这样过去,除了年底西班牙拉练场面和结果都比较惨之外,其他看上去还都很好
甚至朱广沪还带领了一支混合编队赢得了东亚运动会的男足冠军
大家又充满了希望
只是希望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常常被打碎,稀碎稀碎的那种
或者说,某些希望只是我们自己的一种自欺欺人罢了——
譬如与强队的过招,有助于找到自己的问题,但是也掩盖了进攻乏力和技战术能力贫乏的问题,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样正常——毕竟面对强队嘛
或许又沾沾自喜?或许又开始自大?我们多么熟悉的流程和节奏啊
另外,说好的一年两次针对性的西亚拉练呢?
背后:极其吊诡的操作
朱广沪教练后来被人诟病的有这么一点
就是拼命地征调新人进入国家队,走马观花,前前后后多达百十人
仅仅05年9次集训就征调了81人
扣除外援,几乎意味着当时中超14强的主力球员中有一半先后入选过国家队
但我们翻一下05年国足名单,发现另外一个事实——
05年国家队真正出场的阵容比较固定,基本上后卫是季铭义、张耀坤、李玮锋,中场中路肇俊哲、邵佳一、郑智,李彦,两条边路用的人稍微多一点,但基本上也是孙祥、曹阳、徐云龙等联赛明星,前锋谢晖,李金羽,李毅;世青赛结束之后,又引进了国青的一些年轻人而已
真正在05年参加比赛的球员也不过三十来个
这两件事放在一块就很矛盾,为什么?
我一般不会用精神分裂这种恐怖电影里的套路去臆测人生
朱广沪教练更不会
其实,当时就有一些流言,说通过某些渠道
可以花钱进国家集训队
决定权也不在主教练这
一些队员,通过进国家队,可以跟俱乐部要更高的价格
就像现在在阳澄湖洗澡的大闸蟹一样
国家队,变成了一个生意场?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操作的人也不怎么会做生意,因为当时大家都说——国足身份不值钱了!
国足06-07:真刀真枪真对手,国足便真萎靡了

事实上中国05年的某些闪光
让人忘记了某些真相——严重缺乏的战术体系和高度保守的战术心态
关于疯狗精神?用朱广沪的原话就是——“上去就像是吃了疯药一样,先把队风整好。比技术?免了!比战术?差了!只有比这疯狗的精神!你看他们会不会怕?他们也会怕的。”
朱广沪或许是为了强调球队的积极性,毕竟上面人经常说的就是国足意志不行,但执行过程中真的变成用打鸡血代替技战术——把球抢下来往前场一扔,追吧!
这事,在面对强手时或许是正确的选择,但对谁都这样又变成了自我阉割
另外,重点强调增加进攻人数的3-5-2,在具体实施中基本变成了5-3-2,那两个承担进攻重任的边翼球员也集中在边后卫中间选择;而后期更是祭出了双防守后腰的4-5-1阵容
先退可守嘛,毕竟上面有人不满的就是保平出线的时候总出事
于是,06年亚洲杯预选赛中
中国主场2-0胜巴勒斯坦,两个中后卫杜威和李玮锋进的球
客场1-2输给伊拉克,陶伟进的球
主场1-0胜新加坡,邵佳一93分钟进的球;客场0-0平新加坡
客场2-0胜巴勒斯坦,毛剑卿和孙祥两个边路球员进的球
主场1-1平伊拉克,终于是前锋韩鹏进的球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和准备
中国前锋已经不会进球了,中国在亚洲鱼腩面前的统治力也所剩无几了,以前随便欺负的新加坡都能跟中国掰掰手腕了
此时大家开始广泛质疑朱广沪了,舆论也开始要求其下课
但据说被某足协大佬保了下来,据说是因为够听话,便于管理
便于管理?这句话信息量很大
而进入07年之后,球队内部的矛盾已经比较严重
特别是在热身赛输给泰国和美国之后
李金羽要求逐出国家队的害群之马的声明,以及直接接受采访暗示不喜欢全员参与防守的战术安排
将国家队的不和谐暴露出来
结果自己被视为不和谐的因素,和肇俊哲一起被排除出亚洲杯的名单之外
这里,朱广沪颇有向上面自证清白的方面——放心,国家队一定便于管理,我也绝不是护着嫡系的人!
但2007年亚洲杯成为了中国彻底沦为亚洲二三流的标识点
5-1胜马来西亚,2-2平伊朗,0-3输给乌兹别克斯坦
首次在亚洲杯小组赛未出线!

值得一提的是,朱广沪时期的中国队,在定位球防守上漏洞很大
在亚洲杯前热身赛1-4输给美国后,朱广沪还这样表示——“美国队的进球中有3个来自定位球,这说明我们在阵地战中的防守能力在加强。”
但在亚洲杯上,中国队就是死于定位球——全部6个失球,有5个是定位球
而这里,不得不说的始终占据主力中卫的张耀坤
在定位球的防守上只会看球,不会盯人
却是朱广沪时期的绝对核心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给别人那么多定位球机会?
在我看来,是两个原因——后撤过多,中场缺乏协同保护;体能不足,严重影响最后阶段战斗力。
总之,这是一系列错误联合造成的悲剧,但还不是最惨的
朱广沪的继任者,负责08年奥运大计和10年世界杯预选赛的杜伊和福拉多才是
简直是一锅煮糊的粥,而中国足球则变成了烧焦的锅巴
(五)国足08,一地鸡毛,真正走向谷底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
这是最为沉重的一年
沉重到就像那身上的伤疤,揭开就会疼
但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记住疼,我们反而会更清醒
这段晦暗阴沉的日子,如果用最简单的句子来形容,就是——
乱,乱到失控
如果说,国足曾经的遗憾,是源于见识、源于心理、源于能力、源于不专业
那么这一年的国足,就完全是胡来
主帅火并

2007年,亚洲杯失利的朱广沪十分迅速的被换下,上岗的来自前南斯拉夫的传奇球员福拉多
而推荐他来的正是06年成为国奥主教练的杜伊
这几乎就是很富中国特色的裙带关系上位啊,按照预想,应该是铁板一块,一致对外,甚至可以将国奥国足一起变成南斯拉夫自留地
但中国足球最不缺的就是想象力,甚至可以突破天际
在福拉多成为国家队主教练后没多长时间
杜伊就被任命为国足顾问以及国奥国足总教练,福拉多正式命名为执行教练
本来为了奥运战略,这样做也不可厚非,分工明确就行了
但中国足球多个性啊,偏不!
关于国足的指挥权归属谁,成了至今都无法解开的谜

杜伊对记者说,福拉多负责训练,我负责指挥
福拉多对记者说,我不是傀儡,我是国家队主教练
国足领队对记者说,下场福拉多指挥,杜伊建议,还强调两人关系和谐,亲如兄弟
于是,中国足球成功了迷惑了对手——你连我们谁指挥都搞不明白,怎么制定针对性战术
何止他们不明白,我们自己都不明白,球员都不明白
于是中国队阵型一会4-5-1,一会4-4-2,一会5-3-2
关于上场队员,有你的朱挺,就得有我的曲波,有你的周海滨,就得有我的刘健;换上你的李彦,就得换上姜宁
这不是比赛,这简直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分赃啊
但总体说来,杜伊因身份的原因,相对更为强势
这样加剧了混乱的局势
球员主帅火并
杜伊身上背的考核任务主要是08年本土奥运会
为了这一目的,他引进了不少国奥队员加入国家队
论资排辈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但,当时就出现过一场比赛某个队员的没能按自己要求排上场,杜伊直接拒绝参赛的事情
杜伊的这种行为,就大幅度打破了这一传统潜规则,自然引发反弹
在杜伊以总教练身份获得比较优势的时候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大部分国脚倒向福拉多这边
具体的形式就是有意无意的——办你难看
磨洋工、出工不出力、赛后买醉,中国球员的小招数淋漓施展

杜伊不得已大面积轮换队员,还不停向媒体诉苦
这更激化了矛盾,球队完全失控,最终不可收拾
真可谓越想得到,逾会失去
于是,最奇葩的一幕出现了
在2008年6月22日,中国1-0战胜澳大利亚取得世界杯预选赛20强赛唯一一场胜利后
国足领队先生领着队员在更衣室大喊“福拉多,牛*”、“杜伊,傻*”
而在现场的龙王一言未发
杜伊自然没有听到,因为他没有跟来
那么,是福拉多真的很牛,受队员爱戴吗?
大概只是因为恨杜伊更多一些吧
主管领导与教练火并
这里有个很诡异的情景
国足领队领着喊口号骂人,主管的龙王先生默许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那时,龙王先生一直掌管着国家队
领队先生是他的左右手
在朱广沪后期他们就极力安排杜伊成为国家队顾问,积极性十分高
包括国奥队主教练和国足总教练,都是龙王先生支持的
为什么最后那么激烈、那么旗帜鲜明的倒杜伊?
从后来中国足球扫黑所了解的信息
这个阶段,中国足球最为混乱和黑暗的时刻
甩卖国脚资格、收取贿赂是龙王先生和领队先生的其中一项罪证
而杜伊因为有着奥运会任务在身,对此颇为抵触
于是,杜伊就成为了他们的眼中刺

越回顾,越心寒
这哪里是国家队
这简直就是宫心计
在此情况下,中国队的成绩突破了下限
热身赛上见谁输谁,只有3-3逼平世界强队泰国敢拿来一说
世界杯预选赛6场正式比赛
中国队取得了3平2负1胜的成就,足足积了6分,平均场均积1分!
全力力保的国奥队,为杜伊又搭配了米切尔、殷铁生和宿茂臻等教练班子的情况下
以1-1逼平新西兰,0-2输给比利时,0-3输给巴西,勇夺一分
取得了02年就立下的国际大赛进一球、拿一分的宏愿

然后,然后就这样了
这十年已经过去很久
这十年,有遗憾,有痛苦,有不堪,我们都以为早已过去,其中的人祸也自有评说,触犯法律的人也受到了惩罚
但让人唏嘘的是,当时的微光竟然成为现在遥不可及的巅峰,当时的遗憾竟然被深深的怀念
因为,我们一直在滑落,一直没有达到真正的谷底
而曾经的被观众玩笑式喊下场的球员,也步了后尘,将国家队视为捞钱工具,最后锒铛入狱
只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从热血青年变成了冰冷的数钱机器,或许从被喊下场的那刻,他就已经心冷:“你们不在乎,我,自然更不在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最怕的是轮回
而比轮回更可怕的,是摆烂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不应该有这样产生异类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