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篇【顺应天时】

上一篇我们讲到,在最危险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要想成功,必须方法正确,而且还要顺应天时。那么,如何顺应天时呢?其实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体表现就是建立优越的社会制度,制度优越的标准就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比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领300辆战车,300名勇士,45000名戴铠甲的战士,在盟津(今河南孟津县南)与800诸侯会合,盟誓反商。大军渡过黄河之后,在牧野与商纣王亲率十七万大军决战。结果,两军一接触,商军前阵士兵突然倒戈,回身杀向自己的后队,商军阵营顿时大乱。
周武王乘势率领大军发动猛攻,突击部队直奔商纣王的指挥中心杀去,商军顷刻间土崩瓦解,兵败如山倒,商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国军队乘胜进击,攻占朝歌,商朝灭亡了。
从周武王下达总攻命令,到周国军队占领朝歌,仅仅花了一天时间,这太不可思议了。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还得从商朝最后一位君主说起。
纣王在牧野之战爆发之前已经在位三十年,而且有百战百胜的战争纪录。但是, 他非常残酷和冷血,喜欢听受刑人的惨叫中获得快感;再比如,他生活非常奢侈,极其贪婪,大肆地搜刮和占有民财。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激烈的反对,商纣王根本不知道收敛。更为严重的是,商纣王残害忠良,失去人心。
相比之下,周国表现出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制度优势。周国在制度上实行的是农奴制,商朝实行的是奴隶制,这种制度上的优势是周灭商的重要原因。
其次,周国的贵族非常节俭。比如,商王朝贵族祭祀时宰杀成百上千牺牲,周国人最高规格的“太牢”,也只用一牛一羊一猪。
第三,周国统治者非常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比如,周国严格禁止用人作牺牲,即使国君去世,也只扎成草人殉葬。
第四,周国人积极修德行善。比如,与商王朝贵族贪婪地盘剥百姓相反,周朝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非常开明,虽然设置贸易关卡却并不征税,山河湖泊不禁止人们捕鱼打猎,犯罪不株连亲属。
第五,重用有德性和才能的人。比如,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姜子牙。他七十多岁时,得遇西伯昌,终于有了施展雄韬大略的机会。在姜子牙的辅佐之下,周国迅速强大起来。
总之,周国之所以能够在一天之内就灭了商朝,关键的因素就是周国实行的是农奴制,商朝的奴隶制已经完全腐败。由于制度的优越,周国一天之内,就战胜了立国六百多年的商王朝。
可是,有人说周灭商是因为姬发代表上天意志,那么,天与人之间,真的有感应吗?这个问题,我们下一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