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华主任阐述:孩子小耳畸形家长该怎样引导
目前,有关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初步发现了患者及家属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对患者的治疗及心理状况的研究是一个从术前书中到术后的连续、综合的过程。
耳畸形儿童中不少孩子都有胆怯、不爱说话、不喜欢与人交流等特点,甚至一些成年耳畸形患者,患上了自闭症。
郭志华医生看诊
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孩子,往往会通过其行动、言行等表现出来,下面梳理了耳畸形儿童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九大症状,家长可一一对照,如发现相关信号,应及时应对。

孩子大一点还会因为感受到自身畸形、遭受同伴的嘲笑而怪罪母亲,把痛苦发泄到母亲身上。因此,小耳畸形不仅仅是孩子本身的疾病,父母同样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郭志华医生看诊
如果父母特别在意,想方设法遮盖有病的耳朵,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少一个耳朵很丢人,很难看。如果父母不在意孩子少一个耳朵,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对待有病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
目前耳畸形矫正方法分为:肋软骨造耳和生物支架造耳。采用肋软骨造耳需要孩子满足六周岁,身高1.2米,才可进行手术。
采用生物支架造耳可以把孩子做手术的年龄缩短到四岁半、体重在35斤以上就可进行手术,胸围超过60cm。
一般的家长很少去和孩子谈心,也很少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与情感世界;家长们应该对孩子做到生理和心理兼顾,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与孩子交流,帮助他们排除心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