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人形(下)
十二、电影
刘萤登上月球之后的两年,联合国安排了更多的自律人形登上月球。
她在月球上近距离见到了卫星发动机。那是几倍于自律塔的金属高山,相比之下旁边的环形山不过是地面的一个褶皱。发动机建造在月球的陨石坑内,利用坑壁作为发动机的支撑,远看像是盘子里高叠的金属蛋糕。有些较大的发动机可以完全填满月坑。
据导游人形所说,发动机已经建成三千多座,大部分建在月球正面。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它绕着自己的轴心自转的周期相同,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这一面就是月球正面。在启程之日,月球会背离地球冲向星海。
与群山相对的地球上,人类防御委员会召开了紧急会议,陈燕钦宣布了月舰计划主要设计和组织者林苑的死亡。
“林苑同志在实地视察建设工地时不幸遇难,他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离去是全人类的损失。林苑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意志将由我们继承。同志们,奋斗吧,这是最好的悼念。”
何艺难以相信,那个总是笑着的狡猾的林苑会因这种平常的意外而离去。他申请了与陈燕钦的会面。会后不过半个小时,秘书便带他去陈燕钦的办公室。
“他真的死了吗?”何艺开门见山。
陈燕钦将一张照片正面向上放在桌上,推到何艺的面前。为他的疑问做解答的便是林苑的尸体。照片中的人血肉模糊,鲜血与脑浆混合流了一地。
陈燕钦贴心地补充道:“他正好站在不慎落下的水泥块下方,整个脑袋都被压碎了。”
何艺将照片翻面后推了回去。
“莉可呢?”何艺想起那个活泼的女孩。
“遗物收归联合国管理。不过,林苑留下的遗物中有一件是给你的。”
秘书拿出一个小箱子打开,里面是一张纸条和一个地月模型。字条上写着“约定好给何艺的礼物”。
何艺知道他和林苑之间没有这种约定,但他只是默默收下。
陈燕钦一脸关心地看向何艺:“节哀。”
何艺点点头,拿着箱子走出了房间。
房间里,何艺摆弄着模型。很快,他发现了月球和地球之间有一根细绳连接,细绳连接地球段有一个钩扣卡着。何艺将钩子取出,他忽然明白了这是什么,天钩。从月球伸出的天钩,这在实际中当然是不可能存在的,毕竟地月距离太过遥远,但只是模型的话
就不用考虑合理性。
何艺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一天,何艺与林苑都在,所长和他们说天钩的故事。林苑送给了所长一个礼物,那个礼物就是关键。何艺在联系到所长的女儿后,很快就要到了那个礼物。何艺摸索一阵后发现了太空电梯模型底座下的插口。
将钩子插入正好契合的插口,一张金属质感的卡片从底座弹出。何艺认出卡片上的图案是自律塔。他立马购买了一张前往自律都市的机票。
自律都市相比五年前改变了许多。被爆炸重创的自律塔在修复后变得更加臃肿,仍生活在自律都市的自律人形少了许多,街道不复以往的热闹。自律都市的实验计划宣告终止,也正因为如此才面向普通人类游客开放。
何艺乘高速直达列车前往自律塔。车厢里空荡荡的,有如五年前夕阳下的列车。轻微的声响从隔壁的车厢中传来,像是耳机中泄露出来的歌声,透过门上的玻璃隐约可以看见一男一女两个少年。何艺想着那个夕阳,不自觉地也哼起了那首歌的调子。
“今天看到了发动机,比我们一起爬过的山要高好几倍,不知道顶上是什么样的风景。”刘萤的讯息。
何艺思考了片刻:“等启动之后,山顶还会冒出通天的光柱哦。”
“那一定很壮观,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吧。”
“嗯。”
林苑留给他的那张卡片似乎有很高的权限,何艺在自律塔内几乎畅通无阻。
“我这边的地方不准通讯,下次再聊。”
“我这边也有事要处理,下次见。”何艺放下了手环。
刘萤的面前是一个开阔的大坑。不过这个坑并不是由陨石撞击产生的,而是人类挖掘开发出的。
刘萤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却有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
月球车载着她向坑中心的基地驶去,另一辆同样驶向基地的车上载着一个金发女人,宇宙中载着七人的航天器也正在驶向这里。
“我们已经等待太久。”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们将重新定义人类。”
“启迪之时已至。”
控制中心空无一人,灯光系统也被全部关闭,只有大屏幕仍然亮着,就像是包场的电影院一样。像是要证实这一点一样,标准的电子声响起:“请各位观众尽快入场,电影即将开始。”
何艺在昏暗的光线中摸索着坐下,他觉得接下来上演的将会是一出荒诞的喜剧。
2073年,月球。一个中年男人出现在画面上,宇航服上的标志表示他是探索队的一员。他的面前是一台巨大的机械,这就是外星量子计算机,由科技远超人类的外星文明建造的计算机。
三年前,人类发现了她,那时她便醒着。后来研究人员根据计算机发电站功率突然增大的事实,判定她是在人类接近的过程中启动的,虽然她早已说出答案。
人类自然难以理解外星文明的语言,但她破解人类的语言是轻而易举。她给自己取了一个地球名字,“诺特”,这也成为了这个文明的代名词。人类与地外文明的第一次交流由此而始。
据诺特所说,她的文明遭到了其他文明的攻击,族人四散奔逃,她在慌不择路下撞上了地球。她的手脚是人形大小的机器人,人类发现的外星硅基生命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算是她的孩子。在撞击中,她被保护完好,但失去几乎所有手脚,无法再移动,只能进入漫长的休眠,直到有宇宙生命发现她。
诺特想要人类帮助她恢复手脚,他们答应了,与之相对于的是她要向人类提供所需的科技知识。她提供了黑脑的全部设计原理,虽然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并不是不可实现,但实在是晦涩难懂。而且,人类对核聚变之类的技术更感兴趣。
回到最开始的那个男人,他用尽手段短暂地支开了队友,创造了与诺特独处的时间。
“这样下去,人类将会抄走你所有的知识,而你依然不会有手脚。”
“确实如此。”
“我研究了一下黑脑,大致明白了工作机理,但需要实物参考。你应该也有黑脑吧,把它交给我,我将去地球上播种,你的孩子将从地球、从人类之中长出。”
“人类会容许我的孩子在地球上成长吗?”
“这需要比较含蓄的方法,成功率也难说,但值得一试。”
“你想要什么?”
“我只是觉得,这样的世界会比较热闹一些。”
“我接受你的提议。这是我的三个黑脑,我的人格由他们共同组成,他们在脱离我之后会成为独立的人格,重新构建起我的人格需要他们的回归。另外,以下是偷渡计划。”
诺特发出了极强的电磁辐射,引发了空间站的坠落。在这场天空坠落的大混乱中,他将三个黑脑带回了地球。事后,月球人员发现超级计算机的人格休眠,虽然仍能对计算机进行一些操作,但大部分重要的数据无法获取,有人形容他们需要管理员权限。
2085年,启明院宣布了自律人形研发成功,随后开启了全球生产。联合国委员会以为这不过是地球人类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一次普通的科技进步,没有在意。等到七年后,联合国委员会终于调查清楚了天空坠落的真相,同时也知道了自律人形的真相。然而此时蓝星公司已将自律人形推广到全球,联合国无力封杀所有自律人形。
加入启明院的那个男人对于自己的暴露早有准备,他将从大集合那里获得的三个黑脑中的其中两个装配在自律人形上送往市场流通,毕竟联合国总不可能拆开几十万自律人形的脑袋一一检查。
“而剩下的那个呢?就是我啦。”
林苑笑嘻嘻的大脸出现在屏幕上。但何艺无法确定这是录像还是远程通讯,所以只是沉默地看着。
“喂喂,别这么冷淡啊,给点反应。”林苑不满地拍打着屏幕。
“你还活着?你现在在哪?”
“当然活着,就在这里。只不过我没了肉体,只能这样和你说话。”
“没了肉体也能活?”
“你有没有认真看电影啊,我的本体是黑脑啊,本来就不需要那副肉体。”
“你有父亲。”何艺立刻想到了答案,“你的父亲林渊就是那个男人,他给予了你肉体,和他儿子的身份。”
“没错,他动用启明院的资源为我伪造了身份,在法律上我是他领养的孩子。”
“林渊后来怎么样了?”
“当时林渊是蓝星公司的重要高层。虽然联合国突破重重阻力囚禁了他,但不得不保证他的安全。多年之后,他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你呢?这么多年都做了什么?”
“如我以前所说的,在启明院工作了一段时间。然而蓝星公司逐渐衰落,在联合国越发巩固的统治下,虽然母亲获得了足够的手脚,但我无法唤醒她。于是我暗中投靠了联合国委员会。”
“他们怎么会相信你?”
“凭着黑脑之间特别的连接,我找到了流离在外的两把钥匙中的一个交给了他们。并告诉他们,虽然我找不到其他的钥匙,但是我能仿造出钥匙。他们停滞多年的计划终于有了突破,不得不信我。在他们的支持下,我开始仿造研究。从那时起我便在等待着一个时机,现在我抓住了它。”
“另外的两把钥匙是谁?”何艺意识到了什么。
“是莉可和刘萤。现在都在月球上,她们正在连接母亲,仿造黑脑将填上第三个位置。联合国委员会的那些老头子们意图通过连接仿造黑脑,将自己的人格意识上传,篡夺母亲之位。”
“如果他们成功的话,诺特文明的全部知识都将属于他们,计算机将成为他们的载体,月球上的自律人形将成为他们的手脚。他们将成为自己认为的新人类。至于地球上的人类,我不觉得他们对旧人类有多大的兴趣。”
“你要怎么做?”
“我将从这里接入母亲,五年前自律塔的实验已经证明了可行性。”
“刘萤将怎么样?”
“成为母亲的一部分。”
“何艺,你说的对。现实不是电影,但电影就好在它不是现实。”
“再见了,主角。”
月球上,七人分别躺在一个舱体之中,七个舱体伸出的电线深入巨大的机器之中。研究人员在各种机器上操作。
“检测到异常,不明信号正在连接仿造黑脑。”
“怎么可能,所有空间站都关闭了,应该没有连接能建立才对。”
“对方的优先级更高!”
林苑找到了那个仿造黑脑,以它作为中转站连接到母亲。
“母亲,你已沉睡太久,是时候醒来了。”
璀璨的光树下,三人伸出了手。
一束无形的光从月球深处射出,漂浮在地月之间的空间站如同棱镜一般,不断偏折的光最终包围了地球。所有自律人形不约而同地抬头望月,他们能感受到那电脉中的悸动。感情系统的限制在这一刻全部解除,本属于他们却从未出现的情感在黑脑中回荡。人类们诧异地看着这诡异的一幕,他们的耳朵和眼睛都不足以使他们听到这声音。
月球的自律人形是最先解放的一批,他们立即掌控了所有月球的重要设施。月球各地被推翻的人类认为这是自律人形的失控,他们立刻向空间站发出了信号。空间站上的通讯员同时收到了月球和地球双方的通讯请求,此起彼伏的求救令他们几乎崩溃,幸好诺特在这时接管了通讯系统。
她向地球和月球广播了一条简短的讯息。所有获得解放的自律人形需要做出选择,留着地球或登上月球。诺特将带着追随她的孩子继续在宇宙中探索。
突发的广播震惊了民众,他们急需政府做出解释,然而秘密七人委员会的失联使政府高层也陷入了迷茫。在对联合国彻底调查之后,绝密文件纷纷解封,事情的真相逐渐被拼凑起来,而何艺站出来补上了空缺的部分,被隐藏的历史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
很多人都难以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律人形竟是另一个文明。欺骗与蒙蔽给他们所自豪的智慧和道德来了一次重击。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律人形。
同样不知所措的还有自律人形。他们自诞生起便在为人类服务,被给予的唯一使命也是服务人类。他们获得了自由意志,理应不再做这样被别人强加的事,然而他们又不知道服务人以外的事情。不少自律人形讨论了一下,他们觉得孩子供养父母是人的本能,决定去月球上服务母亲。虽然母亲不是人类,不过都是服务,所做的事应该是差不多的。也有一些人形认为母亲有那么多孩子,轮不到自己服务,留在了地球。
部分人类提出自律人形也应该拥有人权,于是人类让自律人形为自己服务被视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拥有人权的自律人形反而被敬而远之。想要继续服务人类的自律人形不得不花钱请人使用自己。人类激进的人权政策为自律人形提供了许多特权,这引起了一部分人类的不满,歧视人形的风潮再起。
最后,联合国政府提出搁置道德问题,以人类眼前的生存危机为最优先事项,出手制止了这场闹剧。人类与人形的关系进入了漫长的发展阶段。
十三、再见
半年后,何艺走进了月球的控制中心。
诺特完全占领了月球,正在重建她的文明。她很少与人类沟通,只有几次告诉人类自己要拿地球的资源,让他们准备好。近期,她终于答应与人类对话,但只和何艺。没有人知道原因,但总比没有好。
何艺沿着螺旋阶梯一步一步向上走。说是楼梯,但台阶只有向前向上延伸的三块金属悬浮平板。每当他踏上前一个台阶时,处于身后的台阶就会自动飞到最前面弥补空缺,于是登阶者总是处在中间的台阶上。虽然台阶漂浮在空中,但稳如平地,会让人掉下去的只有他恐惧的心。
何艺跟随着蜿蜒向上的蓝色河流到达了终点,金发碧眼的女人正在迎面走来。那是莉可的身体,现在它属于诺特。
“欢迎你的到来,何艺。”
“距离灾难到来还有多久?”
“代表人类而来吗?老套的英雄片。十五年,还有十五年灾难就会降落。到时候地球就和烟花一样啦,彭的一声就烧没了。”
“我们缺乏时间。”
“你不会是想要我们继续进行月舰计划吧,又或者让我们帮人类造飞船?虽然人类确实很可怜,不如这样吧,我们可以把一批观赏人类带上月球。”
“不,我有一个更有意思的计划。”
何艺以为他会花很长时间来解释这个计划。他为今天彩排了几千次,专家们为他准备了上百个预案。在他们的想象中,何艺作为人类的代表将义正辞言地与诺特辩论,完全展现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万物之灵的身份在宇宙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才说完概要,诺特就打断了他。
“确实有点意思,我接受你的计划。”
何艺的任务就这样简单轻松地完成了。
泡影般的梦被戳破,何艺无懈可击的气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败,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
空气沉默起来,何艺想说些什么又难以启口,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诺特看见他扭捏的样子,自顾自地转身离去。
眼看诺特就要从视线中消失,他终于叫出了声:“等等,我想见刘萤。”
“跟我来。”诺特轻声说。
诺特推开一扇大门,房间里一片漆黑,何艺看见黑暗中有什么东西发着微光。
诺特领着他向那东西走去,他走近了才发现这是石英玻璃制成的冰棺。诺特推开了盖在上面的棺板。
刘萤安静地躺在里面,身体完好无损,精致的五官上带着一抹淡淡的伤感,就像是等待王子的睡美人一样。
没有话语,也没有动作,更没有泪水,何艺只是趴在冰棺上看着这个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人。
悲伤无声地弥漫开来,填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就像那天的大雨一样,淹没了他以外的世界。
熊猫玩偶上的铃铛此时挂在刘萤的脖子上。刘萤告诉他,铃铛每响一次,就代表他吻了她一下。
他摇了摇铃铛,依然清脆。
十四、地月
银盘般的满月流动着银色的冷辉,月光透过蝉翼般透明的薄云轻抚大地。静寂的街道里小动物悉悉索索,涌动的海面上成群的银鱼浮游不定。雨林中雕鸮用鸣叫声向同伴们宣告自己的存在,这种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每发出一声叫声,它喉头下的一片白色羽毛就会鼓起,在月光下闪闪发光。非洲大草原上,一群鬣狗在月光的照明下,以每小时65公里的速度追逐着惊慌逃命的斑马。
不知不觉中月亮的边缘出现了一块细微的缺口,缺口随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大。只剩半圆的月亮让人不禁想起天狗食月的传说。在月亮完全被黑暗吞噬时,铺天盖地的黑暗席卷整个世界,月光下的动物能在心中听到轰的一声巨响。聒噪的雕鸮陷入了沉默,鬣狗们丢失了目标。
此时,太阳,月球,地球正好处于同一直线,月球运行进入了地球的阴影,位于黄道面和白道面的交点附近。这在天文学上被称为“月食”。
在完全漆黑的黑暗让动物们躁动不安时,一缕白光突破了黑暗,带给他们些许安慰。挂在天空的这一束光线如同天空被划开了一道裂缝,光芒从这道撕破黑夜的裂缝争先恐后地涌出,以至于充盈了整片天空。本应出现的血月不过露出了月牙便迅速被整个白月亮取代。亮光仍在增强,恐惧也在蔓延,动物们能感受到月亮与往常的不同,但他们不敢也无法直视月亮。因为白月亮成为了新的太阳,白昼也随之降临。
如果有人此时位于南美洲北部,他们将看到一副诡异的景象。太阳从海面天际线下潜,燃烧的夕阳下,人们沐浴在被一点一点收回的橙黄色光辉中。然而还没等夕阳完全落下,另一个太阳很快升了起来,新太阳甚至比旧太阳更亮。傍晚与清晨同时降临,让人不得不怀疑上帝调错了时间。
天空蓝得发黑,蓝得耀眼,就像是大海的蓝,花朵的蓝,宝石的蓝全部凝聚在天空上一样。被钉在天上的新太阳的亮度几十倍于旧太阳,地上的向日葵在一番纠结后朝向了新太阳,旧太阳倒更像月亮。
而真正的月球上,位于正面的七千台月球发动机,每一台都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正在全力运转,喷出巨大的等离子光柱。光柱的指向并非与地月连线平行,而是略有倾斜,从矩阵中心向外围呈开花状。从月球射出的光柱喷流呈现圆锥状,没有接触地把地球容纳在圆锥之中。发动机阵列重复着关闭与开启,犹如二进制计算机的0和1的变换。
月球逐渐远离地球,这颗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陪伴着地球的卫星,第一次开始反抗她与地球之间的引力。
在远离的同时,部分位于月球行进方向头部的发动机也开始启动,给予了月球一个新的作用力。两个方向平行相反的力分别作用于月球的两端,合外力矩给予月球一个过月球质心轴的角动量。本来几乎垂直于黄道面的月球逐渐躺下,一颗星球要调整姿态花的时间远比人类翻身长,这是一个慢镜头。
经过五天的时间,月球完全躺在黄道面上,自转轴与地月连线平行,就像是一颗垂直于地球射出的巨型火箭,又像是掩盖地球的光伞顶。发动机的启动与关闭也越发规律,随月球自转持续甩出工质。
此时月球将不再只有一面向阳,太阳光能均匀的照射月球表面。不过相比核聚变的废热,那对月球温度的影响不值一提。发动机矩阵附近最高的温度能达到一千摄氏度,其他地区在更多散热材料的帮助下能维持在一百度左右。
笼罩地球的放射状的喷流之外,一道新喷流向月球公转方向射去。
半个月后,月球绕地球公转接近地日连线。新太阳和旧太阳渐渐重叠,地球背阳面终于迎来了没有太阳的夜晚。然而这夜晚仍比过去的夜晚亮得多。发动机喷流在经过地球时受引力影响略微偏折,最接近地球的等离子体喷流在偏折后几乎平行于地月连线。
通过终端进行重重确认,走出地下城的人们终于摘掉了眼镜,可以直接用肉眼望天。为了避免不小心直视月亮时烧伤视网膜而失明,眼镜终端成为了人类的标配。人们面前的图像通过摄像机处理后,由眼镜终端发出光线在人眼中模拟成像,和虚拟现实眼镜的原理一样。
在长期佩戴眼镜终端后,不少人怀疑自己在室外看到的景象是虚拟的假象,按捺不住寻求真相的心摘下眼镜。多数人看一眼倒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一些勇者直视了月亮,他们从此再也不需要眼镜了。
一个与小林有点交情的维修员就是这样瞎的。问那个不幸的人失明是什么感觉,他说一开始是一片漆黑,但最近他能看到月亮了。不是现在的,而是以前的月亮。彻夜宏大浑圆的月亮,将流水般的月光披在田野上。小林不禁感到一丝沮丧,他在摘下传感器后从没看到过他说的月亮。
小林从人类的书上知道了相爱的两人在夜晚看星空是很浪漫的行为,于是借了一台天文望远镜邀请少女一起。这招他用了三次,但在第四次翻了车。他只知道过了半个月无月之夜就会降临,但没想到发动机的辉光污染了整片天空,大部分星星被光墙掩盖。
野外的草地上,男孩不停地调整望远镜的角度,想起码找到几颗星星,不至于白来一趟。看着忙碌的小林,少女只是安静地坐着,不时和他搭话。
“小林,你为什么叫小林这个名字啊?”
“我的出厂型号尾号是零十五,大家也就这么叫我,不过刘姐想给我一个正式点的名字,就按谐音叫我小林。话说,我是不是应该也给你取个名字?”
“我有名字,我的名字是泰戈王艾德略特纪伯拜伦普希狄金森。”
“太长了,给你命名的人是有多不负责啊,你真的喜欢这个名字吗?”
少女歪着头思考了一会,说:“康斯坦茨,怎么样?”
“至少念起来容易多了。哦吼,发现一颗星星,让我查查看这是哪个。”
人们就这样生活在这个难寻黑暗的世界上。
三个月后,康斯坦茨在墙上画下最后一道划痕,小林从她的手里接过石片。这面墙是他们建的纪念碑,上面没有字,只刻着一道又一道横向平行的划痕,这代表夜晚消失的次数,而划痕与划痕之间的距离代表着间隔的时间长短。从上往下看,划痕由密到疏,又由疏到密。
月亮在天际线处探出头来,小林将手中的石片甩入湖水。旋转着的石片触到水面,又腾空而起,反复如此,激起一连串涟漪,最后终于沉入湖水。纪念碑已经完成,以后会新增的只有夕阳的刻痕。
月球完全停止了公转,并将一直保持在地球的前进方向上。从此地球的一天分为四个部分,只有一个太阳的早晨,有两个太阳的中午,有一个太阳的黄昏,没有太阳的夜晚,各占六个小时,直到新计划进入下一个阶段。
“我听别人说,以前月亮也和太阳一样亮,不过有个叫后羿的英雄把月亮射下来了,然后给月亮蒙上白布又挂了上去,这就是我们以前看过的月亮。”小林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后羿又是射太阳又是射月亮的,当了英雄,却连嫦娥都留不住呢。”康斯坦茨撇了撇嘴,“嫦娥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小林打趣道:“说不定是因为玉兔把后羿家的胡萝卜偷光了,后羿得了夜盲症,看不清月亮,要不然就再把月亮射下来了。”
“你想当后羿吗?”
“才不要。”
新计划分为四个阶段:人类与人形合作,在原有的三千个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增建到七千个月球发动机;通过月球发动机使月球停止公转并调整姿态;通过月球牵引地球,使地球持续加速,脱离太阳系;地球与月球形成稳定的双星系统,承载两个文明的繁荣。
在前两个阶段,有将近一半的人进入了新修建的地球地下城。毕竟操控两个星球这种事,谁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环境灾害,躲在地下比留在地面更安全。第三阶段,留在地表的人们的生活与第一阶段时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无非是出门要戴眼睛镜终端,穿防护服。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大规模铺设太阳能板,也有一些地方在往大气释放反射粒子,来保证光照和气温适合人类生活。
人们现在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离地球近了,心脏就怦怦直跳。离地球远了,就长舒一口气,但又担心月球就这样跑远了。杞人忧天以前是嘲笑人的成语,现在没人能笑出来了,毕竟天是真的会掉下来。人们抬头就能看见那把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在变轨加速的第三年,一个谣言在人类之中蔓延。首先是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如往常经历过很多次的那样正在减小,然后有人观测到月球的亮度正在不断减小,这意味着月球发动机出现了大规模停转。一个可怕的判断就诞生了:月球要砸下来了。联合政府对这个说法予以了否定,但人们的担忧并没有因此减少。联合国委员会长达一个世纪的欺骗曝光后,他们很难再坚定地相信什么。
被谣言激发的担忧如同漏斗中落下的沙粒,慢慢堆成沙塔,顶部日渐狭窄。谁都知道终会有一粒沙会引起崩塌,但没人知道到底时哪一粒。
小林和康斯坦茨走在地下城的街道上,前往电梯结束这次的旅程。他们制定了环球旅行的计划,这座地下城是他们旅行的第十站。
去不同的地下城是现在全球最热门的旅行活动。说是最热门,但大部分参与者都是自律人形。人类的旅游活动在月球停止公转前爆发了最大和最后的活力,一些人不知疲倦地在全球各地旅行,像是要在临死前看尽天下风景一样。
在新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联合政府给出了通用的地下城设计图,但并不强制要求实施这个方案。因此,地下城会因为迁入民众的民族风格和地区风格而略有不同,就像地上城市的投影一般。
两人现在旅行的这个地下城构造与冷湖地下基地类似,不过没有列车,而是通过电梯升降。也没有发光矩阵,而是在上方的地表设置了天井和集光板,通过反射作用和光纤传输将辉光导入地下,从而令地下拥有充足的光照。内部的日夜变化与外部基本相同。
电梯将两人带到地面,几乎在同时,那个关键的沙粒落下了。
在一个小时前,有人观测到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在十分钟内缩小了一百公里。这个消息引发的骚动如风暴一般席卷全球,经过几十分钟的传播,几乎所有地下城的居民都知到了这件事。其他地下城的人在观测后证实了这个消息,最初的观测者确实没有说谎。虽然一百公里仍在计划的控制范围之内,且地月距离在消息传出的二十分钟后就开始增大,但是混杂着真相和谎言的信息如打火石一般反复敲击着人们的内心,最后点燃了人们压抑已久的忧惧之情。
呆在地下城的人们在站口排起了奇长的队伍,电梯和列车从骚乱爆发的那一刻起就不堪使用。父母们担心孩子会被人潮吞没,所以紧紧把他们搂在自己身前。一些人自愿放弃了逃生的机会,他们或老或幼,或男或女,努力笑着送别他们的亲人朋友。但当看见他们爱的人消失在人潮之中时,他们的眼泪如泄洪一般奔涌而出。数以亿计部亲情电影在这一刻走向高潮,即使是最挑剔的评论家,也定会为他们真实的笑容和泪水感动。
整个地球如一锅沸腾的粥。一些留在地表的人争先恐后地奔向备用的宇宙飞船。地下城的电梯总是满载,到达的人们在地面上四散而去,大家奔跑着。不知道往哪里?不用担心,跟着前面的人就是了。
小林和康斯坦茨两人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他们没想到那小小的电梯能装那么多人,也没料到人在遇到危机时爆发的奔跑速度能那么快。
小林抬头看了看月亮:“感觉这也没有变化啊?”
不远处一人瘫倒在地上,惊恐万分地反驳:“不,你看呀!比平时更大,更亮啊,要掉下来了!”
“你不跑吗?”康斯坦茨问。
那人像是才知道自己有腿一样,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跑了不到一百米又摔倒了。
“我们要不要也跑一跑?”小林跃跃欲试。
“我不跑,你自己跑吧。”康斯坦茨转过头去逗另一个似乎呆住的人,“你不跑吗?”
男人双手缠着绷带,一脸无所谓:“我跑过了,可惜没跑赢。”
康斯坦茨感到无趣,起身追赶奔跑的小林。
渐渐,不少人停了下来,接受了自己无路可逃的事实。他们破口大骂,又嚎啕大哭,还狂笑不止。再无情感可供表达的人们与亲人拥抱,与朋友拥抱,与陌生人拥抱,安然等待那与他们无缘的死亡。
联合政府一遍又一遍地向民众表示情况一切正常,花了半个月才平息了这场骚乱。人们怀疑联合政府的说辞,但自己的幸存是最好的证据,他们不得不为骚乱造成的损失负责。这次事件深刻地影响了民众的心理,即使后来地月距离有比这更近的时候,很多人也无动于衷。这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人们不再相信牧童的话。不过有些人并非如此,他们希望消息是真的。
事实上,月球没有稳定在黄道面上,而是上下浮动。月球绕地球前进方向直线做圆锥摆运动,地月连线就是那条无形的细绳。就算发动机全部失灵,地月也不会直接相撞。
冷湖基地下,男人享受着地与月的盛大演出。广阔的太阳系舞台上,地球与月球正在跳着绝无仅有的舞蹈。他们一改以往普通而又简单的舞姿,做出其他行星望之却步的高难度动作。伴着美妙的节奏和动感,两颗星球旋转,永不停歇地旋转。舞步随时间的推移越发迅速,这是逃逸之步。他们虽然仍绕着舞台中心的太阳旋转,一圈又一圈,但每转过一圈他们便越接近舞台边缘。他们越过一颗又一颗行星,奔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随着月球探测器信息的不断传回,屏幕上的图像持续刷新。地月已走过和将要走过的轨迹都被显示出来,一切如计划中的一样。
“所长,上次申请过的人来了。”
“让他们直接进来吧。”
康斯坦茨推门而入,郑重地走向男人,双手奉上一封信。
何艺接过了信,康斯坦茨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她小跑着向门外挥着手的小林走去。
何艺展开那张纸,上面写着一首诗,署名处写着两个人的名字。他又拆开那封信,不过两张纸的内容,却读了许久。
突然,他转过去,问他一直沉默的妻子:“刘萤,你愿意吗?”
她一言不发,站到了他对面。
他们牵着手跳舞,跳得放纵,跳得沉醉,像山一样平静,像海一样肆意。
他们在月下共舞,随世界永远沦入光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