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情节小说用矛盾推进方法的一点总结

2023-07-03 00:30 作者:家养白梨  | 我要投稿

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也就没有故事。小说本身也是作者为解决自己与外界认知矛盾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以情节为主要构成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揭露矛盾,一般是人物间的矛盾,人物与环境的矛盾,以此凸显出社会的矛盾。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最好的小说应该是复调小说。我完全赞同。一个真实的世界是聒噪纷扰的,有不同的声音,没有一个意志能凌驾于所有人物之上(人物通过行为逐渐团结从而达到的社会或集体共识意志另当别论。),小说世界应当是一个交响乐。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虽然分配到的笔墨不同,但作者必须认识到人物的出发点都有它的理由,是人物基于它自己的理由做出的行为,而非这个行为将为主角的下一秒行为提供背景服务的需要。 环境的重要性在于,演奏交响乐必须要求有基本的器材。作者发挥的空间在于利用好这些材料表达出足以配得上的情感。有的作品的场景横跨宇宙上下,诛天灭地,但所讲的矛盾很鸡毛蒜皮,那么给读者观感就像在北京人艺看荤段子。而有的作者水平足够,可以用简单的器材,小小的背景反映广阔的时代面貌,竹石之奏不逊金玉之声。这当然是可以的,但那必须是返璞归真后的境界,并且所表达的内容绝对不会太广泛。也就是说,这时候体现的往往只能是老作家思想的高度深度,而做不到广度。这些作品也往往并不以情节取胜。 创作者必须对笔下的环境有所理解,才能进一步理解角色是如何从中生活和成长。角色只要有生命,它就必然遇到矛盾,它就必然要合乎小说逻辑地去解决矛盾,采取相应的行动。这种行动可以以外在行为表现出来,譬如林天满通过武力改变部长选举结果,使其符合自己的愿望,解决了自己与督查部的矛盾,然后引起新的矛盾。也可以通过心灵行为进行,如岑双茗采取退步自隐,向内探寻的行为。然而,人物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存在一直无选择的人物,那样就是重复,在无意义地浪费字数,读者从中不能得到任何新信息。岑双茗要解决自身与外界的矛盾,要么动用起身体和精神的力量,去完成或改变某些事,要么走向自我毁灭。但是角色的自杀除非符合全书的主题,否则不应该作为解决矛盾的选择,因为这是一种偷懒。 外在矛盾与内心矛盾是同个方面的不同选择,二者在互相解决的过程中不断转化。岑双茗思考得再多,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也只能是一个“哲理性”的人物,这样的人物也是经典形象之一,但最后一般都会变成作者本人的传声筒,借口说出该书的真正思想内涵。一旦岑采取行动,它就必须面对现实的矛盾问题,从而反过来改变它的内心思考结果。而林天满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也必然不得不面对形而上的问题,它已经有一些更深的思考,但还没有追问。因为新问题还没有成熟,因为她还没有解决前一个矛盾,那么产生更大更复杂的新问题的条件也就不会产生。

情节小说用矛盾推进方法的一点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